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8章 謙語傳媒終于上線了

無線電子書    歌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是的,楊謙的歌下架了!

  早在星期一的上午,初代群里的粉絲們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像羈星辰、紳士龜等死忠老粉們都在群里激烈地討論。

  江燊睿沒有冒泡,主要是因為他正在準備期末考試,手機都沒帶去學校。

  不過,羈星辰他們不算太慌,因為楊謙的歌雖然下架了,但下架的原因他都在各大音樂平臺的評論區置頂公告了。

  這是非音樂平臺簽約歌手的弊端,沒有專門的超管幫忙采用技術手段進行公告,只能自己來,效果上肯定沒有直接的橫幅通知來得有效果。

  像小魏副導演就沒有注意到,她還以為楊謙是被封殺了。

  當然,這誤會沒有存在太長時間。

  柴江有楊謙跟李光民的聯系方式,很快就了解了實情。

  楊謙是主動下架之前自己上傳的音頻,因為以前的伴奏制作得太簡單了,現在李光民正在帶著楊謙重新制作完整的編曲,同時也會對歌曲的人聲部分進行重錄。

  這樣的做法,在粉絲群里引起了比較大的爭論。

  很多人都不覺得楊謙有必要一下子全部撤回全部的正版音源,這使得他們現階段想要聽他的歌,要么只能看他以前表演的視頻,要么只能去盜版網站去下載他的盜版音頻。

  也有不少人覺得楊謙沒必要這么在意早期歌曲的質量,動不動就重新錄制。

  畢竟在他們看來,楊謙是一個不斷發展、進步的音樂人,他會不斷地推出新歌,就好像一樣,大家都是期待你的新書,誰會在意你有沒有花時間去修改以前發布了的呢?

  但楊謙自己在意。

  楊謙跟老師商量決定要重制這些歌之后,就全部下架了他和戴羽妮兩個人之前上傳的音頻,同時他也向粉絲們給出了接下來的工作計劃。

  春節之后,楊謙將會以一個星期一首歌的速度,重新上架這些舊歌。

  不過,不包括像《想把我唱給你聽》、《當你老了》在內的那幾首楊謙將會選入他和戴羽妮兩人同時推出的兩張專輯里的歌。

  是的,楊謙也給出了們盼望已久的第一張新專輯的制作計劃。

  這個事讓們激動地在群里炸開了窩。

  甚至關于新專輯的討論,都蓋過了他們對楊謙下架歌曲的聲討!

  “終于要出新專輯了,淚目!”

  “謙哥寫了十幾首歌這么多了,終于知道要出新專輯啦?”

  “楊謙,你知道我這幾年是怎么過來的嗎?”

  最后一句是紳士龜這個大叔叫的,夸張的成分比較多,但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楊謙們期盼到要拿鞭子上門鞭笞他的心情。

  江燊睿是晚上回到家拿起手機才看到的這個消息,最想催更的他當時就想跳起來猛跺地板:

  “天啊嚕,楊老師要出新專輯,我們這是提前過年了嗎?”

  可惜,很快羈星辰這些大叔們就一盆冷水澆了過來。

  “沒這么快,提前過年是不可能的,歌曲重新上架都得等過年以后!”

  “楊老師自己在公告上面說了,預計新專輯上架的時間是七月或者八月,要看到時候的錄制進度。”

  “關鍵是要等妮爺畢業,楊老師他自己的專輯可能很快就錄完了,妮爺的還要再等一等。”

  “為什么要等妮爺?不能楊老師錄完了先發嗎?”

  還是有憨憨在群里問。

  “肯定要等妮爺啊!楊老師都說了,兩張專輯,一人一張,而且選的歌都是哪些你們自己看看,明擺著是要聯手秀恩愛的,分開來一前一后發合適嗎?”

  戴羽妮和楊謙在一起的事在的群里根本不是什么秘密,而且大家也早就知道他們兩個遲早會在一起的,只是在好奇什么時候才會正式官宣而已。

  他們沒有官宣的時候,群里還會討論和擔心楊謙會不會為了自己的娛樂圈事業,一直拖著,耽誤了人家女孩子的青春年華。

  幸好,他們所喜歡的楊謙不是這樣的人!

  而且圣誕節之后,都沒等網上視頻流傳出來,就有加過戴羽妮微訊的紳士龜把戴羽妮的朋友圈截圖到了群里,證實了他們在一起的消息。

  而后他們看到視頻流傳出來,也轉到了群里,群里諸多潛水的妹子紛紛表示羨慕嫉妒恨。

  江燊睿發現之前在南海島認識的周咚咚小姐姐也在其中,她甚至還將視頻轉到了自己的小破站主頁,贊嘆地說:

  “會寫歌會唱歌的男生真的是魅力無敵,楊謙老師為了表白居然還寫出了英文歌,是個女生都招架不住啊!”

  江燊睿懂了…

  咳咳,說回到專輯上面。

  剛回來還沒仔細爬樓的江燊睿看到他們說的,才后知后覺地發現,原來他的楊謙老師不是要發一張專輯,而是要發兩張啊!

  雖然另一張是戴羽妮唱的,但這有關系嗎?

  楊謙給女朋友制作的專輯,肯定都是他自己寫的歌!

  一張專輯的歌曲數量大概是10首,或者12首,多的話也有可能是15首!算上楊謙說的那些“老”歌的話,兩張專輯還是得要準備大約二十首新歌!(注1)

  “大約二十首新歌,這么多,半年時間,楊老師能搞得定嗎?”

  江燊睿有些擔心。

  “問題應該不大,之前半年時間,楊老師都寫了快二十首歌了,這還是在他天天要去當實習記者,工作很辛苦的情況下做出來的。”

  “以楊老師這樣高產的狀態,應該問題不大!”

  “現在他不是不用當記者了嗎?可以把時間都投入到音樂上面。”

  “話說,楊老師好久沒有唱現場了,怎么回事,沒有表演邀約嗎?還是國內那些綜藝節目有眼不識泰山?”

  群里的討論又開始跳到了另一個話題上面。

  楊謙的現場是被很多人稱贊過的,很多現場錄制的視頻也證明了他現場演唱能力不弱的情況。

  但楊謙的現場著實難得,很多人想看都沒機會看。

  “不是說楊老師到羊城了嗎?要不誰有關系的,聯系一下妮爺,讓她叫楊老師在羊城整一個livehouse的表演吧!我拉朋友一起去看!”

  戴羽妮現在聽楊謙的,已經基本上棄用了她建群的這個扣扣號,也將群的成員限制在了這幾百個老范圍內,不接受新的加群請求。

  如果以后有什么活動組織,戴羽妮才會重新登錄這個扣扣號,向他們發布。

  所以,這個群就只是變成了這些老的交流陣地,大家都舍不得離開而已。

  但還是有人能聯系得到戴羽妮的,比如還一直留在群里的向天歌,也比如加了她微訊的紳士龜、江燊睿等參加過兩次活動的老粉絲。

  看見群里粉絲們熱鬧的討論和訴求,江燊睿就忍不住編輯了一條長長的微訊,跟戴羽妮提出建立楊謙的官方微播賬號的建議。

  不一定是楊謙自己名字的賬號,可以是他和戴羽妮的,或者是以他們以后公司名字為昵稱的官方認證的明星資訊賬號。

  主要是能夠比較官方地對外發布楊謙和她的行程安排、演出安排等信息,不至于讓他們這些們像沒有家的孩子一樣,找不到了解楊謙和她的官方渠道。

  現在微播上倒是有一些不知道什么人建立起來的“楊謙全球后援會”賬號,陸陸續續地轉發著一些楊謙相關的視頻,但很明顯,這些賬號,都是那些到處招搖撞騙的粉頭們注冊的。

  這年頭,粉絲應援已經成了大家深惡痛絕、官方封號禁止的腦殘行為,楊謙也是不想搞粉絲經濟,不想對粉絲們造成什么誤導,才讓戴羽妮把粉絲群的運營工作給停了下來。

  江燊睿也擔心這些人會做出什么損害楊謙名譽的壞事,所以才想讓戴羽妮建這樣的官方賬號,即便是不發布生活隱私的信息,一些工作上的安排還是需要對外通知!

  不然,像楊謙忽然下架這么多歌,連一個通知的渠道都沒有,很多沒看評論區的粉絲們都茫然不知所措。

  戴羽妮覺得他提的這個建議很好,當晚就拿去跟楊謙商量了。

  弄一個官方宣傳、公告的渠道,楊謙沒有意見,而且借著這個機會,他還跟戴羽妮把公司的名字給討論了出來。

  “謙語傳媒”!

  很簡單,就是取了兩個人名字中間的兩個字、其中一個字用諧音組成的公司名字。

  寓意不算深刻,但勝在朗朗上口。

  比什么“戴姑娘和木先生”好上很多。

  戴羽妮的動作還很快,沒幾天,謙語傳媒有限公司就注冊好了。(注:現實中應該沒那么快,平行世界嘛…)

  然后藍V認證的“謙語傳媒”也正式上線,作為初代官博小姐姐,戴羽妮一口氣發布了三條微播。

  第一條是介紹謙語傳媒的,旗下兩名歌手楊謙、戴羽妮。

  正好,他們之前拍給櫻桃音樂節的定妝照可以用上來。

  第二條是轉載了之前楊謙發布在各大音樂平臺評論區的公告,這個倒沒有什么。

  當然,最受們關注的,還是她發布的第三條微播。

  “工作照楊謙正在跟李光民老師學習,一起討論制作《再見》的編曲,《再見》的錄音工作已經緊鑼密鼓地在開展著了!年后回來,全新的兩版《再見》將會與大家正式見面!

  等下楊謙還要去排練兩首歌曲,為月底的粵省部隊春晚做準備。又是兩首原創曲目,一首粵語歌,一首國語歌,愛國主題非常好聽!雖然大家看不到粵省部隊春晚,但年后這兩首歌的音頻也會上線各大音樂平臺,敬請期待!”

  照片是楊謙和李光民老師在錄音棚里討論、比劃的側面照,吸引力不大。

  但微播的信息量很大!

  雖然“謙語傳媒”剛剛上線,還沒有被很多人了解到,但群里的小伙伴們卻是一直知道,并且等待著的。

  戴羽妮剛剛編輯第一條微播,群里的們就紛紛關注了這個賬號。

  然后第三條微播剛剛被發布出來,評論區的們就炸開了。

  “楊謙老師什么時候寫了兩首愛國的歌?我們怎么不知道?”

  “楊謙老師太有排面了吧!被部隊邀請去唱春晚!”

  “啊啊啊,為什么是在部隊里唱歌,羊城搞的春晚沒有邀請我們楊謙老師嗎?”

  “對啊,要是在小蠻腰唱歌,我都可以去看了!”

  “絕望,部隊春晚,去不了現場,還沒有視頻…”

  “問問妮爺,看她能不能去現場看,拍點現場的視頻啊!”

  “就別為難妮爺了,部隊里面是能夠隨便拍視頻的嗎?”

  “還是等歌曲上線吧,哎,以楊謙老師的速度,不知道得等到多久…”

  當然,群里幾百位,還是有人眼睛比較尖的。

  “臥槽!李光民老師?楊謙怎么請到了李光民老師來幫忙制作他的歌?這個真的厲害了!”

  (注1:半年寫二十首歌,對于一位優秀的創作者來說,問題是不大的,關鍵是歌曲的質量好不好的問題。

  這里小寒得拿周董作為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之所以說他,主要是這個故事比較出名,其他音樂人類似的故事貌似還沒有傳出來過。周董出道那時候還是挺坎坷的,大家都知道,因為得到吳宗憲的賞識,他加入了吳的公司干了好幾年,每天給人寫歌,還沒人愿意唱,《蝸牛》就是那時候寫出來的。后來吳跟他說,10天之內寫出50首歌,就可以幫他從中挑出10首來制作專輯。周董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要求,而他的首張專輯《Jay》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那被挑出來的十首歌里面,就包括了前段時間忽然火起來的《反方向的鐘》…

  當然,舉著個例子,只是說楊謙想要在半年時間內推出兩張專輯,難度是有,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像周董這樣的天才確實是鳳毛麟角,但也不是沒有,像李宗盛、譚校長、JJ這些高產又高質量的音樂人在樂壇的每個時期都能見得到!

  現在的內地樂壇應該也有,小寒也期待能夠看到毛毛等新生代的創作型歌手的沉淀和持續發光發熱,也希望大環境能對他們友好一點。)

高速文字章節列表

無線電子書    歌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