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八十九章參宿四的碳閃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從這張照片中,韓元可以輕易的看到遍布在核心外的流蘇帶和泛著暗橙色的高溫等離子體。

  對于一臺以紅外光為主要觀測波段的外太空望遠鏡來說,凡是能散發出紅外光的物體,都逃不脫它的觀測。

  對于一顆大質量且處于生命晚年的恒星來說,雖然噴出高溫等離子體氣體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數量多到眼前的參宿四這般,就不正常了。

  濃密的高溫氣體,表示眼前這顆恒星正在經歷劇烈的活動。

  這可能是一場超大規模的恒星活動,從那些流蘇帶來看,可能是一場遍布整顆恒星的日珥爆發,這的確是有可能將大量的恒星物質拋出去的。

  不過韓元的直覺告訴他,這可能沒那么簡單。

  對于一顆恒星來說,質量和年齡不同的恒星,有著不同的內部結構。

  拿太陽來舉例,簡單的來說,最里面的是核心區、包含的物質的密度比鉛高十倍以上,這里進行著我們所認知的恒星聚變,包括合成反應等。

  然后往外依次是輻射區、對流區、光球區、色球區、日冕、太陽風......

  這是一顆普通恒星的大致結構,參宿四也類似,只不過它的各層結構要更大而已。

  在這樣的結構基礎上,所謂的日珥反應,只不過是一顆恒星‘色球層’上所產生的一種非常強烈的恒星活動而已。

  而絕大部分的日珥,都存在于物質非常稀薄的日冕中。

  這意味即便是日珥活動再強烈,其噴出的物質相對于整顆恒星來說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但通過眼前的這張照片,通過對圖片中大致范圍的高溫等離子體簡略計算,韓元發現,如果真按照圖片里面的數據來計算的話,其遍布于參宿四四周的超高溫等離子體物質的數量,幾乎達到了參宿四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左右。

  百萬分之一,聽起來很少很少的,但對于一顆恒星來說,已經很多了,正常的日珥活動根本就不可能損失如此之高的質量。

  一場遍布整個恒星,超規模的日珥活動,每次噴射出來的物質,也不會超過億億分之一。

  且其中絕大部分噴射出來的物質,會在恒星本身強大的引力作用下重新落回到恒星表面,不會出現眼前這種幾乎能籠罩整顆恒星的模樣。

  所以韓元覺得這籠罩了整顆參宿四的高溫等離子體星云,并非超大規模的日珥活動或其他正常的恒星活動造成的。

  至于具體是什么原因,他心底是有猜測的,只不過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如果能證實的話,這可能是距離地球最近,最為璀璨的一場宇宙奇觀了。

  帶著這個疑惑,韓元開始從照片上尋找其他的證據。

  很快,第二部分的蛛絲馬跡,就被他發現了。

  對于一顆大質量的恒星,走到生命的末期是,或者開始猛烈爆發形成超新星前,并不是不可能沒有預兆的。

  內部熱核反應失控的過程會導致光輻射猛烈增加,內部結構急劇變化而猛烈噴發氣體,這些都是符合邏輯的。

  而通過零號紅外光外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照片證實了這一點。

  經過對照片的不斷放大后,在這張參宿四的核心區域,韓元終于找到了一丁點的線索‘一塊亮度異于周邊的地帶。’

  通過中央計算機分析計算出來的光譜數據,可以確認這塊‘亮度異常地帶’的光譜原色。

  它來源于碳聚變,俗稱‘碳閃’。

  對于一顆恒星而言,它的質量越大,其核心受到的引力也就越強,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內核的溫度會變得非常高。

  而巨高的溫度會使這塊處于‘瀕死’邊緣的恒星引發碳,氧,的核聚變反應,并生成鎂,硅,磷,硫元素等。

  其中碳的核聚變反應速度極快,這種反應出現后,正常情況下會在0.01秒至0.9秒內瞬間閃過。

  但也有維持較久的,而這種碳核聚變現象在天文物理的專業領域內稱作‘碳閃’,也正是韓元觀察到的信息數據。

  由于碳聚變,也就是碳閃的速度相當迅速,僅僅存在于秒數范圍內,所以要拍攝到它是需要一定的運氣的。

  碳聚變,碳閃這種活動,一邊只發生在大質量的恒星內部。

  如果要從外界觀察到他,不僅需要拍攝時機,也需要碳閃的規模相當龐大,需要碳閃的破壞力能將恒星的外殼擊穿,才能讓外界觀察到。

  所以說需要相當好的運氣才能觀察到,而恰好這張照片,這個運氣韓元擁有。

  當他將自己的推測說出來時,直播間里面的嘩然一片。

  碳閃?碳聚變?

  碳閃,這讓我想到了氦閃,某大眼珠子里面的書又稱呼為‘蘿莉獅子吼’。

  不了解,不清楚,我只知道氫聚變,氦聚變這些東西。

  窩在這個直播間內,每天都感覺自己的知識好匱乏,匱乏到我想哭,根本就聽不懂這主播在說啥。

  主播說,碳閃需要擊穿恒星的外殼才能被觀察到,這表明碳閃的破壞力極強啊,會不會炸掉整顆恒星?

  有可能,碳閃就是引發一個大質量恒星超新星爆發的原因之一。

  這么說參宿四要炸了?

  興奮.jpg,快點炸!炸了說不定能看一場煙花。

  現在在城市想要看星星真的太難了,絕大部分的星光都被地面的光和塵埃掩蓋了。

  你爆任你爆,只要爆炸發出的伽瑪暴不會朝向地球就行。

  朝著地球也沒事,反正所有生命一秒鐘內就被秒完了,大家都一樣,毫無痛苦。

  參宿四要是炸了,那天會是熱搜第一吧?

  讓汪頭條來,宣布明天開演唱會,然后明天參宿四就會炸的。

  汪頭條:勞資招惹你了?

  還有一個雨神啊愛尚,兩最不可能立起來的人設,是越立越穩!

  上次雨神來西疆,西疆還真尼瑪下雨了。

  直播間內,觀眾議論紛紛,討論不斷,參宿四發生了碳閃,可能導致它超新星爆發,這對于普通觀眾來說是一件值得討論異常興奮的事情。

  畢竟以人的壽命幾十年對比起宇宙百多億年的壽命來說,連一個呼吸都算不上。

  而在這短短幾十年的生命中,有可能看到一朵宇宙中最絢爛的煙花,怎么說都是值得的。

  相比較之下,各國的專家雖然同樣興奮,但考慮的事情就更多了。

  盡管之前就已經算出了參宿四的磁極和地球有著二十多度角的偏差,超新星爆發形成的伽馬射線暴并不是對準地球的。

  但超新星爆發這種事情,誰又能說的準呢?

  說不定因為某些外部因素,或者參宿四的內核在坍縮的過程中出現了意外,導致伽馬射線暴改變了角度也是有可能的。

  畢竟參宿四離地球的地球,實在太近了。

  六百四十光年的距離,很遙遠的一個距離,但對于宇宙來說,地球和參宿四就是鄰居。

  假如你鄰居家里起火了,你肯定也會擔心火災燒到自己家里來。

  這是很正常的想法。

  對于參宿四的活動,韓元也有些擔心,不過韓元擔心的并不是參宿四超新星爆發形成的伽馬射線暴對地球造成威脅。

  他擔心的是參宿四爆發后形成的中子星對地球的威脅。

  以參宿四的質量來看,它在進行超新星爆發后,大概率會形成一顆中子星,小概率會形成黑洞。

  這取決于它的爆發形式。

  如果是碳閃這類恒星活動導致它爆發的話,百分百會形成一顆中子星。

  但如果是它內部的鐵核因為‘電子簡并壓力’不足以支撐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質量的話,它會從核心開始坍塌成為中子星或黑洞。

  如果是形成黑洞,那么對于地球的影響并不大。

  六百四十億光年的距離,以參宿四的質量,形成的黑洞干擾不了太陽系。

  但如果是中子星的話,對于地球的威脅會提升好幾個檔次。

  因為中子星里面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分類,如脈沖中子星、磁星等,韓元擔心的是脈沖中子星。

  雖然磁星的威脅也很大,但它的形成需要達到太陽質量的三十倍,這樣的恒星在超新星爆發時才可能形成。

  而參宿四的質量,只有太陽的二十倍,所以它形成不了磁星,只能在中子星和黑洞中選一個。

  脈沖中子星是一種特殊的中子星,它以極高的速度進行自轉,最快的可以達到每秒一千轉以上。

  而這種高速自轉會導致中子星的磁場兩極噴射出巨大的脈沖能量束,它噴發出每秒約三十次的脈沖頻率,可以持續閃耀數百萬年。

  更關鍵的是在這種磁暴過程中,脈沖中子星經常爆發伽馬射線和x射線,并噴出高能量的粒子。

  盡管這些伽馬射線和x射線在規模上遠小于超新星爆發形成的。

  但架不住數量多,爆發次數頻繁,且離地球太近了。

  六百四十光年的距離,對于宇宙空間來說,真就是緊挨著的鄰居。

  這種極其頻繁的伽馬射線和x射線以及噴出高能量的粒子,如果角度合適的話,對于地球是有極大的影響的。

  或許有人會說,參宿四的磁極不是和地球有著二十度的角度差嗎?隨便它怎么爆,也不會影響到地球。

  這話說的沒錯,但問題在于,高速自轉的脈沖中子星,是會產生星體角度差的。

  它就像一個巨大的不倒翁一樣,在自轉的同時,磁極在以一定的角度不斷偏差。

  而這個偏差,是基本能覆蓋地球的。

  這才是韓元最擔心的事情。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