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九十一章戴森球?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看到照片上的東西,韓元整個人愣了一下,隨即倒吸了口涼氣,與此同時,直播間里面再一次炸開了鍋。

  臥槽!這是什么?

  六邊形的人工建造物?

  戴森球?

  這絕壁是人造的,天然的不可能這么規整,中間還有孔洞!

  是戴森球嗎?

  我感覺不像是戴森球,戴森球其實就是個死命題,戴森球的表面積要多少?有這么多的資源建造這個東西,可控核聚變它不香嗎?

  可控核聚變也是需要氘氚氦三等材料的啊,地球上根本就沒多少這些東西,甚至整個太陽系中的氘氚氦三都用不了一千年。

  感覺當初提出戴森球這個有些太理想化了,而且太陽系應該找不到這么多物質做戴森球,如果真的要做就要能去別的星系找物質,但是沒有戴森球就沒有那么多能量做動力到達其他星系,所以感覺有點坑。

  那眼前的這個是什么?大型星體結構?這么明顯的人工構物都看不出來嗎?

  戴森球這東西,高級文明不屑,低級文明搞不了,需要的資源實在太多了。

  主播主播,你說一下唄,戴森球這東西有必要造嗎?這圖片里的東西真的是戴森球嗎?

  一個個的,都在否認戴森球,你們可知道當初提出戴森球這個理論的是誰?弗里曼戴森啊!他獲得過倫敦皇家學會休斯獎、物理學會普朗克獎、歐本海默紀念獎等各種世界級獎項的著名物理科學家,他提出的推測,比你們這種啥也不懂的靠譜多了好嗎?

  直播間內議論紛紛,突然出現的六邊形人工造物驚呆了所有人,觀眾人數也一路飆升,直接破億。

  工作室內,韓元根本就沒空理會這些彈幕,他正在細致的觀察眼前的這張圖片。

  這是一張紅矮星的拍攝圖,距離地球10.7億光年,是一個和太陽系差不多的單恒星系,叫格利澤1061星系。

  區別在于這個恒星系的恒星是一顆紅矮星,而太陽系的恒星是一個黃矮星。

  之所以拍攝這顆紅矮星,是因為它符合生命誕生的條件。

  在紅矮星格利澤1061恒星的附近,有著三顆行星,其中兩顆處于宜居帶上。

  當然,這個所謂的宜居帶,比地球距離太陽要近很多。

  因為格利澤1061是一顆紅矮星,從它的光譜數據來看,表面溫度只有兩千五百度到兩千七百度左右,遠低于太陽表面的五千五百度。

  如此低的表面溫度,按照人類對于外星生命的推算,其宜居帶自然要更加靠近恒星。如果將格利澤1061星系換算成太陽系,那么宜居帶應該位于水星到金星的中間。

  在這個區域,行星才能接收到足夠多的恒星輻射,進而促進物質流動,演化成生命。

  不過相對而言,其實現實中各國尋找系外生命,一直都沒有將目光放在紅矮星上。

  因為紅矮星的宜居帶離主星很近,那里的行星很大的概率會被恒星的引力“鎖住”,導致行星的一面總是朝著恒星,另一面總是背著恒星,就像月亮的一面始終背著地球一樣。

  這種情況會使行星兩個半球的氣候極其惡劣。

  其次,由于恒星和行星離得非常近,而且紅矮星的耀斑會使行星處在x射線和紫外線的輻射之中,這對生命的發展和演化是非常不利的。

  更關鍵的是,行星距離恒星太近,行星的大氣層還很有可能被耀斑等恒星活動剝蝕掉。

  除此之外,紅矮星的壽命雖然非常長,

  但它們在形成的時候也要經歷很狂暴的過程,那時恒星的活動很劇烈,它周圍的行星倍受炙烤和侵擾,這樣的環境被認為很難保存其上的水,沒有水,生命存在的希望就渺茫了。

  盡管在銀河系中,紅矮星的數量占據了恒星數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擁有更高存在生命的可能,但人類在尋找系外生命的時候,也幾乎很少將注意力放在紅矮星上過。

  當然,這是對于目前各國的認知來說的。

  而對于韓元來說,紅矮星附近是的確有可能誕生生命的。

  在一顆紅矮星的附近,即便是行星運行被恒星的引力所鎖定,周圍的行星也并不是沒有辦法讓自己變得宜居的。

  假如一顆行星的大氣中存在少許的二氧化碳,大氣中的熱量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持,它們還可以分散開去,從而環繞整個星球,形成一些溫差和適應的風暴,足夠交換物質了。

  另外,加入一顆行星的質量足夠大,那么在面對恒星的一面還有可能形成永久性的厚重云層,這種云層能反射很多恒星發出的光,從而使氣候變得涼爽一些。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行星有另外的一些辦法使自己變得“宜居”。

  比如某些行星的大小和質量介于一到十個地球之間,uu看書有很厚的大氣層,其中50是氫和氦。

  而來自恒星的紫外線輻射和行星本身朝向恒星的某些運動有可能將這種行星的原始大氣層蒸發掉,只留下大氣層之下的巖石表面,這種星球就有可能演化成既有巖石表面又有豐富液態水的世界。

  當然,這些東西并不足以證明紅矮星就能誕生生命,真正的證據來源于他腦海中的系統。

  在之前,韓元得到了中級材料知識信息,其中有一種生物材料,就是取自一個紅矮星系中某一顆行星上誕生的生物的皮。

  那種材料具有相當高的耐高溫、耐腐蝕、極強的韌性、硬度等各種性能,從此可見紅矮星附近的確是可以誕生生命的。

  所以在零號外太空望遠鏡升空后,在尋找系外生命的時候,韓元選定了三個目標。

  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比鄰星系是肯定有的,另外兩個目標一個是距離太陽系十點七光年的格利澤1061星系,是一個紅矮星星系,它擁有三顆行星,兩顆位于宜居帶上。

  另外一個則是極度類似于太陽系的恒星系,是距離地球二十四光年的西塔xj32恒星系,它擁有者同是一顆黃矮星的恒星西塔xj32,有著十三顆行星,其中有四顆處于宜居帶上。

  本來韓元寄予厚望的是西塔xj32恒星系,畢竟從觀測數據上來說,它更適合生命的誕生。

  但沒想到西塔xj32恒星系沒有找到相應的信息數據,反而在格利澤1061紅矮星系發現了驚人的東西。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