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七十八章:組裝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工作間內,韓元借助投影儀和繪圖筆開始繪制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圖紙。

  在得知這一消息后,華國高層直接集結了國內所有研究可控核聚變的機構來一起學習。

  不止華國,其他國家的態度也一樣。

  嗯,非洲除外。

  非洲的絕大部分國家里面居民依舊在悠閑又忙碌的用自行車運送著香蕉、木炭、棉花等貨物,六年多的時間直播,對于他們來說彷佛沒有什么意義一樣。

  當然,改變也是有的,那大概就是不少家庭都能用的上電了吧。

  因為華國在逐漸拆除西疆地區太陽能光伏發電場。

  之所以拆除這些光伏發電場,一方面是可控核聚變技術出現了,另一方面是對環境的影響有些大,而西北區域的生態環境又比較脆弱。

  當然,拆下來的鑭化鎵硅太陽能薄膜發電板自然不可能浪費。

  畢竟這些東西當初也投入了不少資金,再加上才使用了三四年的時間,可以說是九成新。

  所以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出現后,華國果斷的將這些發電板賣到了非洲,換取了鋰礦、金礦等各種天然礦藏的開采權。

  這可以說是雙贏的事情,既讓非洲‘朋友’用上了電,也拿到了自己需要的資源。

  特別是鋰這種東西,目前在全球市場上,可謂是最為火熱的資源材料。

  無論是電池、還是合金材料,亦或者是即將到來的可控核聚變技術,都需要大量的鋰金屬。

  需求緊缺,再加上存量少,價格和熱度自然就節節攀升。

  可以說如今鋰金屬已經取代了石油,成為了新的工業命脈。

而鋰金屬礦富足的非洲區域,自然成為了各國爭搶著‘幫扶’的對象  時隔兩三天,韓元再一次坐回工作室,但這一次直播間里面的觀眾不僅沒有跌,反而在暴漲。

  盡管絕大部分的普通觀眾都看不懂他繪制出來的圖紙,可大伙依舊看的津津有味,討論的熱烈。

  手繪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結構圖和零件圖,牛逼!我愿稱主播為最強大腦!

  一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最少也有上百萬個零件吧?這要一個個的畫出來,得畫到什么地步啊。

  給我畫,可能一輩子都畫不出來,給這個主播的話,大概一個月?兩個月?

  給你畫,人家生產零件的廠商都不敢照著你的圖紙進行生產!

  樓上你看不起誰呢!

  主播主播,別光顧著畫啊,講解一下你畫出來的零件有什么用啊。

  別講了,別干擾主播干正事!他早一點畫完,我們的電費就早一秒降價,你是不知道現在踏馬的有多熱!

  哈哈哈哈,命都是空調給的。

  西瓜空調,沒你我怎么活啊。

  我算了一下,按照主播當前畫比較復雜一點零件圖紙大概五分鐘左右一張,稍微簡單一些的圖紙兩分鐘一張速度,綜合起來一個小時大概可以畫二十張。

  而按照主播一天工作十五個小時的時長,一天可以畫出來三百張,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算一百萬個零件,如果全都畫出來,需要三千三百三十三天零三小時三分鐘!也就是九年的時間。

  臥槽!光是畫圖就需要這么久的嗎?

  怎么可能要九年,主播這次直播都只有三年的時間。

  這次畫不完,還有下次,下次畫不完,還有下下次_

  直播間里面有閑得無聊的觀眾計算了一下韓元繪制圖紙的速度,然后大家頓時就都被嚇了一大跳。

  韓元看到了這些彈幕,笑著搖頭道:“哪里需要那么長的時間,畫圖畫九年,到時候黃花菜都爛了。”

  “一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沒有百萬個零件,如果不算其他的發電機組之類的東西的話,也就是八萬三千多個零件而已。”

  “而且就算是這八萬三千多個零件,我也不是需要全部都繪制出來的,里面有很多結構相當重復的,這些我也沒必要一個個的都繪制出來。”

  說著,韓元操控了一下中央計算機,調出來一張圖片,圖片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整體結構圖。

  操控放大,韓元指著反應堆中心區域扭曲的有些像從莫比烏斯環一樣的結構道:“比如第一壁的結構,就是一塊塊的加馬鎳合金材料拼接而成的,大部分是長方形,而少部分則帶著一些扭曲弧度,這樣的零件,在內壁內部有上千塊。”

  “而這樣的結構,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里面不止一處,像磁控緊箍、磁場超導線等等,都是大量且重復的結構。”

  “這些結構,我不需要將其每一處零件都全部細致的繪制出來,只需要繪制一些關鍵的部位就夠了,而其他的,可以通過計算改變參數進行復制就可以得到。”

  “至于需要多長的時間。”

  韓元想了想,接著道:“按照我自己的預估,繪制完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大部分零件結構圖,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時間。”

  “而后續對重復的零件改變參數進行復制處理需要十天左右,差不多也就是一個月左右。”

  “一個月左右完成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零部件結構圖繪制,那個時候,大型3D打印工廠差不多也生產出來了足夠的工業機器人可以供我使用了。”

  韓元簡單的說了一下接下來的工作安排,便接著繪制圖紙了,對他來說,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建造也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至于網友說的講一下每一個零件的作用,他大抵是不會去做的。

  因為這太耗費時間了。

  而且即便是他不講,研究可控核聚變的專家也不會理解不了這些零部件的作用。

  畢竟他用的可控核聚變是從彷星器的基礎上改變而來的,而彷星器,應該是目前各國研究僅次于托卡馬克裝置的核聚變技術了。

  只要圖紙繪制的比較詳細,再結合他之前的講解,還是能弄明白的。

  特別是華國,是世界上是對可控核聚變投入最大的國家,公開報道目前已知的大型核聚變實驗裝置就有二十九個,也是最多的國家。

  第二名是米國,二十五個大型和聚變反應裝置。

  至于第三名,不提也罷,第三名是老毛子,已知的大型核聚變實驗裝置,僅僅五個,連前兩名的零頭都不夠。

十年前的上三常之一,如今隨著時間過去已經徹底落幕了  半個月的時間眨眼就過去了,韓元一遍繪制著圖紙,一邊利用數控工廠里面的數控設備將已經完成編寫了的圖紙其加工出來,然后讓X1型工業機器人搬運到反應堆廠房里面去。

  之所以不用大型3D打印工廠進行處理,是因為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大部分零件對于材料的性能要求極高。

  目前的3D打印技術根本打印不出來符合要求的材料。

  比如第一壁使用的加馬鎳合金材料,里面就不能摻雜‘三鋁鈦鈥二釔氨羧配合材料’這種沾結金屬,因為中子輻照會破壞掉有雜質的合金材料,進而導致第一壁直接脆化。

  而其他的很多零件,如超導材料、磁場緊箍材料都類似,會因為摻雜了其他元素而導致自身性能大幅度下來,從而導致出現問題。

  所以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零件根本就沒法用3D打印技術來制造,目前還只能通過原始的熔煉,然后通過數控設備一點一點的加工出來。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盡管3D打印工廠打印零件的速度很快,但質量得不到保證,所以如果用3D打印零件的話,韓元擔心某一天反應堆炸了直接送自己升天  日子就這樣一點一點的過去,拋去最初的新鮮感后,直播間里面的觀眾很快又開始無聊了起來。

  對于大部分普通觀眾來說,想看的東西可不是整天縮在房間里面畫圖,而是建造。

  相反的是,這一次各國就都忙碌的不得了。

  韓元繪制圖紙的速度太快,快到華國都跟不上進度只能通過回放來研究了。

  要知道為了這次直播,華國將國內研究可控核聚變的專家都召集過來了。

  上至院士,下至普通專家甚至是關鍵材料學的博士,都召集起來了。

  這可不是幾十人,幾百人,而是大幾千人。

  自從新華國成立以后,還是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調動專業人士參與同一件事。

  而且這還僅僅是專業人士,除了這些人外,場外還有無數人在待命,也有數百家公司在等待著生產第一批可控核聚變的工業零件,更有早已動工的核工業建設集團下了軍令狀在某月某日之前將一座完整的核聚變園區建設完成。

  唯一比較令人廣泛民眾可惜的是,這一項技術,不是單獨被華國所掌控的。

  如果能單獨掌控,華國在全世界的影響力,會更上一層樓。

  當然,絕大部分覺得可惜的人不知道的是,除了可控核聚變技術外,另一種影響更大的技術正在由國家悄然布局。

  動用的人力、物力各種資源絲毫不比可控核聚變差,甚至在優先級上,后面這項技術更高。

等到揭開的哪一天,恐怕全世界都得被徹底顛覆  模擬空間內,韓元依舊匍匐在工作間內完成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圖紙的繪制。

  從開始繪制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真正二十七天了,繪制工作已經進入了尾聲,現在他正在對最后一部分的通用零件的參數進行修改調整。

  等到這最后一點通用零件完成,就可以開始進行組裝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了。

  約莫六七個小時的工作后,完成對最后一組數據的檢查后,韓元將手中的感應筆往桌子上一丟,站起身伸了個懶腰,脖子一扭,一陣卡噠的骨節聲響起。

  長舒了一口氣,韓元拉過鏡頭,道:“枯坐了近一個月,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零件圖終于繪制完成了,接下來只需要等零件完成生產,就能夠進行組裝了。”

  聞言,直播間里面僅存的一些觀眾頓時歡呼了起來。

  終于完事了。

  二十七天!貪玩藍月都被我砍爆了,我養的鯤都進化成會打籃球的鯤了。

  零件還要多久才能完成制造啊?什么時候可以開始組裝?不會又要等上一兩個月吧?

  一兩個月估計不止,八萬多個零件啊,光是生產,少說也得小半年的時間。

  都說可控核聚變牛逼,但牛逼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有人說說嗎?

  喲,都這么久了,這里還有一個漏網之魚?

  簡單的來說,如果一升汽油夠你的車跑十公里的話,用一升核聚變的燃料發出來的電,夠你跑一千萬公里,中間的能量效率利用差了百萬倍。

  這么牛逼,那我被執行死刑前,發明了可控核聚變裝置,可以免除死刑嗎?

  以前或許可以,現在恐怕不行了_

  不bb了,我就想看到主播什么時候能用上可控核聚變發出來的電。

  其實把,我對這個已經不感興趣了,我更好奇月亮火星上都是什么樣子的。

  對,相比較之下,我也更好奇外星球,希望主播能帶我們一起去看看。

  可能是可控核聚變拖的太久了,也有可能是可控核聚變注定了會出現,又或者是這次直播會登月的原因,直播間里面不少觀眾的注意力已經從可控核聚變上轉移到外星上去了。

  看著這些彈幕,韓元笑了笑,道:“不要急,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可控核聚變會出現,月球也回去的。”

  一邊說,韓元一邊朝著可控核聚變園區趕去。

  “雖然目前大部分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零部件都還在生產,但不代表著我現在就不能工作了。”

  “事實上在我繪制圖紙的時候,數控工廠就已經在開始生產零部件了,累計到現在,已經有數萬個零件完成了生產,正安靜在了反應堆廠房內。”

  “我現在就可以過去開始組裝工作。”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