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七十六章:磁場反重力引擎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戀上你看書網,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一石激起千層浪,韓元的話說出來,直播間里面就熱鬧了起來,跌倒了谷底只剩下幾千的人數也開始迅速回升。

  誒喲,這個不錯喲,造飛船!

  可控核聚變小型化!

  有了這個,人類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跨入太空,殖民月球火星!

  樓上的,是什么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以人類的膽子,只要能源充足,去天狼星都不是什么問題。

  可控核聚變小型化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更好奇主播說的引力引擎到底是什么引擎,都猜了好久了也沒猜對。

  對,我也更好奇這,到底是什么引擎啊?

  來了來了,我來了,算了二十天的數學,終于開始搞別的了嗎?我有錯過什么嗎?

  樓上的你錯過了好東西!

  直播間內,隨著韓元的話語再度恢復往日的熱鬧。

  可控核聚變小型化以及和引力有關的飛船引擎炸出來的不僅僅是普通觀眾,更有各國的專家和官方人員。

  可控核聚變小型化,這一項技術的重要性就不需要多說了。

  無論是哪一方面,只要人類還能需要能源這種東西,就逃不開供應能源的裝置。

  如果小型化能做的足夠徹底,將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裝進汽車、飛機里面都是可能的。

  更別提它對于航天航天、海洋航行這些產業的影響了。

  如果可控核聚變小型化到能裝到航天飛機上,實現月球火星移民就在明天。

  就算是環境問題導致無法大量移民,也能在月球火星上也能建立起來各種基地,能實現開采月球火星上的各種礦物。

  可以說可控核聚變小型化是人類走向太空的必經之路。

  畢竟以現在的化石能源,其推進效率和利用效率實在太低了,低到根本就不足以正常支撐各種航天活動。

  就拿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來說,這個米、蘇爭霸太空時期的產物,是有史以來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

  它的最大的運載負荷是一百噸出頭,準確的來說是一百一十五噸,可本身自重卻超過了三千噸。

  一百噸的運載負荷聽起來已經很多了,但無論是相比較它自身的龐大重量,還是在外星球建造基地需要的各種材料來說,實在是太小了。

  比如在火星上建立一座基地,首先要考慮就是基地中的人員安全。

  那么使用的材料,就必須達到一定的防護標準。

  因為火星上是有火星風暴的,盡管大氣層相對于地球來說比較薄弱,但破壞力還是不可忽視的。

  而無論是那種防護材料,只要帶上了防護二字,其自身的重量比是可用的無防護材料重是肯定的。

  即便是常用的鈦鋁合金這種輕合金,其密度也有4.54g/cm3。

  一座基地,用掉十幾噸鈦鋁合金不是什么問題吧?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其他建筑材料、實驗設備、基地人員生活的日常物資等等。

  這些東西基本都要從地球上運過去。

  這對于運載火箭或者航天飛機的運力,是相當考驗的。

  而關系到運載火箭和航天飛機運力的,其實就兩樣東西。

  一個是燃料的數量,

  另外一個則是發動機的效率,也就是推力。

  燃料決定能飛多遠,而發動機提供的推力,決定了它能運多少東西。

  這兩個關鍵因素決定了航天產業是否能蓬勃發展。

  韓元看了眼彈幕,笑道:“既然大家這么期待,我就提前透露了吧。”

  “因為這一次的任務是探索外太空,再加上我準備去一趟月球,并且在上面建立一座基地,所以常規的化石燃料發動機、電推進發動機提供的推力都有些小了。”

  “而這一次應用在新型飛船上的發動機,名為‘磁場反重力引擎’。”

  “相對比常規的化石燃料發動機和電推進發動機來說,磁場反重力引擎對于能源的應用效率更高,也能提供更加龐大的推力。”

  “但與此同時,它也需要消耗更為龐大的能源。”

  “所以它一般都是搭配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這種能提供龐大能源的裝置來使用的。”

  “除了消耗能源外,這種磁場反重力引擎還有著一些不小的缺點。”

  韓元話還沒說完,直播間里面就炸開了。

  我屮hu,我沒聽錯吧?反重力引擎。

  嘶,今聞言、倒吸氣!

  同吸,同吸!

  我是不是聽錯了,反重力引擎?這是這階段能出現的東西嗎?

  不是說反重力引擎是智商稅嗎?

  對啊,前面那些說反重力引擎是智商稅的人呢?這會怎么不吭聲了?

  主播這臉打的妙啊。

  磁場反重力引擎,磁場!磁場!磁場!你們是不是光顧著反重力這三個字了。

  重力不就是引力嘛,這個反重力引擎不就是反引力引擎嗎?

  反重力和磁場反重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的好嗎?重力是由引力產生的,大小等于物體質量乘以重力加速度g即gmg。

  而所謂反重力其實就是給物體一個地面之外的作用力,與重力等大反向時,人即可處于懸浮態,不要說這個主播了,就是我們有很多技術都可以實現這一點,比如磁懸浮列車什么的。

  我估計主播用的就是這種技術吧?只不過可能更好一些。

  不,不對,磁懸浮列車下面是有鐵軌的,鐵軌和磁懸浮列車之間有一個磁場,這個磁場能托起列車,但飛船怎么帶鐵軌,帶個p啊,所以肯定和磁懸浮列車的不一樣。

  這玩意可以用在車上嗎?我好像買一臺可以飛的車啊!!!!

  尼瑪,那不就是電影里面的那種反重力車嗎?愛了愛了!

  聽到磁場反重力引擎的時候,直播間里面的觀眾瞬間就裂開了,各種彈幕密集的如狂風暴雨一般,不斷的在虛擬屏幕上刷過。

  反重力這三種字,仿佛有一股魔力一般,讓直播間里面的觀眾直接化身各種科普狂魔,不斷的刷著和重力、引力有關的東西。

  只可惜這些彈幕看的韓元直搖頭,直播間內大部分的觀眾連磁場、重力、引力這些東西關系都沒有搞清楚,又如何能理解他口中的反重力引擎。

  搖了搖頭,韓元開口道:“如果想要理解我口中的磁場反重力引擎,就需要想理解磁場、重力、引力這些概念。”

  “磁場就不解釋了,這個概念之前說過很多次了。”

  “而重力和引力,是比較關鍵的東西。”

  “首先,重力和引力并不是一個東西,重力屬于引力的一個分支,但它和引力并不一樣。”

  “重力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萬有引力,但并不全都萬有引力。”

  “在定義上,重力是在靜力學的范圍內,以放置物體的支持物或物體自身為非慣性參照系,物體所受各萬有引力與各慣性力的合力。”

  “至于你們口中的重力,那都是很早之前的定義的重力版本了,只能算是重力的一個特殊分支定義,能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建立。”

  “而我口中的磁場反重力引擎,是建立在新重定義上的東西。”

  “它的原理和磁懸浮列車類似,只不過磁懸浮列車是列車和鐵軌之間產生一個托浮的磁場,而磁場反重力引擎,則省去了鐵軌這一概念。”

  “或者說,它以地球這類能產生重力的星球為鐵軌,通過產生一個對應的斥力來讓其重量減輕,直至為零最終漂浮起來。”

  “要理解這個概念的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我口中的新重力概念,不過這應該不難。”

  頓了頓,韓元接著道:“至于你們口中的反引力引擎,那其實是一個相當高概念的東西了。”

  “引力是四大基本力之一,但也是自然界中最為神秘,卻又最普遍的力。”

  “有關引力的來源,一般來說有兩種。”

  “第一種是引力是引力來源于粒子,第二種則是來源于彎曲的時空,兩種說法都各有各的特點。”

  “當然,除了這兩種來源外,還有量子重力、圈量子引力理論、聲學類比模型等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釋引力。”

  “如果按照引力的前兩種來源,你們口中的引力引擎,可是能進行超光速飛行的發動機。”

  “而今天我制造的這個磁場反重力引擎,遠遠達不到這個地步。”

  韓元簡單的解釋了一下‘磁場反重力引擎’,不過直播間里面能理解的并不多。

  以地球為導軌?再制造一個磁場,托起飛船?

  我怎么聽著有種左腳踩右腳上天的感覺?

  頂樓上,我也有這樣的感覺。

  貶樓上,智商這么低,這都聽不懂。

  我在想這玩意到底怎么讓飛機飛,按照主播的意思,這個東西頂多能讓飛船的重量降低到零漂浮起來吧?

  呆子!再做一個提供動力的引擎不就好了?

  臥槽,我想到個很恐怖的東西,這個磁場反重力引擎可以將飛船的重量一直降低,直至為零,且不是說,這東西可以達到光速?

  好像是這個理?我記得高中的時候學過,有重量的物體達不到光速,但沒說沒重量的物體不行啊?

  我擦?這么說這玩意就相當恐怖了啊!

  直播間里面觀眾在談論磁場反重力引擎,而各國專家也都在議論和思考,特別是物理方面的專家,更是眼神爍爍的盯著屏幕。

  對于普通人來說,只要出來工作后大概就基本將腦海中的學識忘的差不多了。

  但對于一名從事研究的專家來說,各種基礎知識是最不可能忘記東西。

  有關重力的定義,的確已經更新過很多版本了。

  相比較引力來說,新版的重力定義是在重力與支持力平衡的前提下建立起來的。

  這一般的理論比以前單純的定義要復雜一點,對于普通人來說沒有以前那么一目了然了。

  比如物體的加速度是決定重力大小和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同一物體所受重力,會因加速度的變化而發生很大變化。

  又比如新版的重力是萬有引力與慣性力的合力或說它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而力的合成得出的合力或力的分解得出的分力,都是人為想象出來的力,所以重力是個虛擬力,實際上并不存在。

  但這個點肯定會被大部分的普通人噴,如果沒有重力,人怎么站在地面上?

  除此之外,類似的點其實還有不少。

  如果要簡單的解釋,大致就是重力不僅是地球產生的萬有引力,uu看書還受到了支持力、太陽,月亮等其他星體引力的干擾,如果失去了支持力的話,重力也就消失了。

  比如一個空殼拋體或者關閉發動機的航天器人造衛星等設備,因為在其內部的物體沒有辦法得到支持力,所以重力也沒有辦法出現,而在這些設備里面的物體就處在完全失重狀態。

  但不可忽視的一點的是,重力雖然消失,但萬有引力依然存在。

  相對比以前來說,新版重力的定義,對于普通人來說,的確沒以前那么好理解了。

  不過新版重力的定義,也恰好是‘磁場反重力引擎’的基礎。

  各國的物理學專家在聽完韓元的解釋后,已經大致的明白了。

  不過明白理論基礎是理論基礎,但是如何將這東西造出來,卻是沒有任何的頭緒。

  盡管磁懸浮列車如今已經應用的相當廣泛了,但磁懸浮列車和‘磁場反重力引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

  硬要說,就是讓去掉磁懸浮列車下面的鐵軌,讓其在大地上憑空奔跑。

  普通網友說的那些電影中的反重力汽車,其實也沒多大毛病。

  但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就目前而言,各國專家基本都還沒有什么想法,唯一的能想到的,和普通觀眾一樣,就是在飛船底部安裝一個可以提供強磁場的設備了。

  但這個設備是如何制造的,會是個什么樣子,根本就沒有一點眉目想法。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