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六十八章:即將到來的虛擬頭盔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數控工廠中,韓元講解了一下‘時域物質波透鏡系統’后,便開始了三級反射鏡、精細轉向鏡的制造。

  鏡面的制造以及相關的零部件可以交給數控工廠中的數控設備和超精密拋光設備,但后續的冷卻系統,還需要他動手將對應的程序編寫出來的。

  特別是液氦制冷的相關的設計制造,需要他依據鏡面的大小、形狀、依舊溫度的控制穩定來編寫對應的參數。

  首先韓元得保證液氦制冷的溫度的穩定性。

  簡單的來說,就是需要保證液氦制冷作用于三級反射鏡和精細轉向鏡時,表面任何一處地方的溫度,都是一樣的。

  這個精度,得達到平方毫米級別,否則可能會因為受熱不均勻而導致鏡面出現皺紋、曲折等問題。

  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接收到的光線和光圖像不再精準。

  這是個相當難的問題,不僅僅是管線的控制要讓液氦均勻的分布在鏡面背面每一處地方,更有液氦流動在鏡面內時,會吸收熱量而汽化導致區域的溫度不同的問題。

  所以如何精準的控制每一個區域的低溫,是需要韓元仔細思考和設計的。

  如果說,液氦制冷需要他去依據各種參數、數據去思考設計的話,那么‘時域物質波透鏡系統’的制造麻煩也不少。

  特別是用于太空望遠鏡上面的。

  ‘時域物質波透鏡系統’是通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氣體中的粒子“調諧”來降低溫度的。

  但是在太空中,哪里來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氣體?

  所以韓元不僅要準備‘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氣體,還需要準備一個密閉的容器,將三級反射鏡和精細轉向鏡的鏡面部分包裹起來,以防止用于制冷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氣體溢散到太空中。

  除此之外,這個容器的透光率得相當高。

  如果說你家的普通玻璃窗戶的透光率是‘1’的話,那么應用在這個容器上的玻璃的透光率需要達到‘100’。

  特別是針對紅外光的透光率,畢竟鈹銥合金鏡面反射的是紅外光。

  好在這樣的鏡面,在他腦海中的應用知識信息中還是有的,制造過程也可以交給數控設備,不需要專門設計。

  當然,這樣的材料并不是初級光學應用知識信息里面的,而是韓元從中級材料知識信息里面找到的。

  盡管初級和中級只差了一個級別,但里面包含的東西可謂是天差地別的。

  不僅僅是透光率極高的材料,‘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氣體的制造方式也是在中級材料知識信息里面找到的。

  花費了兩天多的時間,依據三級反射鏡和精細轉向鏡的鏡面形狀以及各種參數,韓元完成了液氦制冷管道的設計,并將其數據化輸入了中央計算機中。

  剩下的,他便沒有再管了,中央計算機中的智能核心能操控數控工廠中的設備自動完成對液氦制冷系統的加工。

  完成對液氦制冷系統的數據圖形化編寫后,韓元找了個時間返回了現實。

  腦電波信號讀取器的數據庫轉移工作快要完成了,這次他回去,差不多就能將剩下的部分轉移過來了。

  當然,他轉移的也只有數據庫,那些由國家神經調控協同創新聯盟編寫的代碼他是一個都沒轉移,而是看了一遍后自己重新在模擬空間內構寫的,而且早已經完成了。

  現在只需要等這一次回去將腦電波信息數據庫全部轉移過來后,腦電波信號讀取器就可以在模擬空間內使用了。

  有了腦電波信號讀取器,后面的工作,他能輕松很多。

  就像接下里透光率極高的材料的制造,以及‘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氣體的制備,完全可以通過腦電波信號讀取器來將相關的制造數據從腦海中導出來。

  導出來的數據,只需要他再檢查一下,確認沒有什么問題后就可以直接交給中央計算機使用了。

  畢竟系統提供的知識信息,可比他自己編寫的各種信息數據要齊全多了。

  很多時候,他為了省事和節省一點時間,依據知識信息編寫出來的數據或圖紙,其實是節省了不少的東西的。

  而直接從知識信息里面導出來的,是不會省略這些的。

  將腦電波信息數據庫完整的從現實中轉移到模擬空間后,腦電波信號讀取器需要的軟件準備工作就已經完成了。

  而硬件,就不用多說了。

  之前在現實世界的時候利用那么簡陋的工具他都能完成制造,更別提模擬空間內有完整的數控工廠了。

  很快,韓元便借助合金冶煉廠和數控工廠中的設備完成波銅合金以及腦電波信號讀取器硬件的加工。

  相比較第一次用一個摩托車頭盔當做硬件,在模擬空間內,韓元能用的材料就更多了。

柔軟的聚酯材料、隔絕噪音的填充材料、鈦合金的防摔外殼  韓元將能想到和能優化腦電波信號讀取器性能的材料全堆積了上去。

  最終制造出來的頭盔不僅是性能,在佩戴舒適度方面也遠超現實中弄的那個。

  現在只需要完成最后的調試,他就能使用了。

  不過這對于已經有了一次完整調試經歷的他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

  花費了兩天的時間,韓元就完成了針對腦電波信號讀取器的調試,過程相當順利。

  而新制造出來的腦電波信號讀取器,結合他自己重新編寫的轉譯程序,可以做到一次性直接將腦電波信號轉譯成他需要的文字和圖片。

  不用先轉譯成進制代碼,再翻譯一次。

  順利的完成腦電波信號讀取器的制造工作后,韓元直接就用上了。

  高透光率的材料、‘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氣體的制備過程當天晚上他就通過腦電波信號讀取器導了出來。

  簡單的檢查了一下導出來的數據后,韓元刪掉了一些介紹用的廢話,然后將數據打包交給了中央計算機內的核心智能。

  在核心智能的操控下,數控工廠、合金工廠等加工廠內的設備全力運轉了起來。

  不消十天的時間,他需要的設備和零部件就基本都制造出來了。

  整個過程輕松的超乎韓元的想象。

  可以說這十天的時間,他都沒做什么事情,每天就是瀏覽于各個工廠,檢查一下設備加工的進程,順帶講解一下這個零件是干什么用的,那個零件是如何制造的,然后時間就過去了。

  別說親自動手了,就連吃飯都有X1型工業機器人煮好送到他手上,就差喂到他嘴里。

  這日子,過的直播間里面的觀眾羨慕的眼淚都從口中流下來了。

  麻蛋,突然發現主播的日子過的好悠閑了啊。

  是啊,最近幾天的直播,主播壓根就沒動手,整天在基地里面晃蕩。

  不止,就連飯都是由機器人煮好送過來的,就差喂到他嘴里了。

  艸!一種植物!這種日子,羨慕死我了!

  草!一種動作!什么時候我也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啊!

  操!一種形容!這輩子別想了,下輩子吧!

  曹!一種賊人!永不過時。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嗎?愛了愛了。

  主播不再親手制造東西突然就不習慣了,好懷念以前他編草鞋的日子。

  這真是的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從原始社會到鐵器時代到電氣時代到信息時代再到現在。

  話說上一次的直播可以說是信息時代,也可以說是核能時代,那這一次的呢?這一次是什么時代?

  核聚變時代!

  無限能源時代!

  我覺得叫太空時代比較好,畢竟這次直播的主體是探索外太空。

  我大可控核聚變沒有面子的嗎?探索外太空比制造可控核聚變更容易!所以應該是核聚變時代。

  然并卵,我記得主播說過,這次直播可控核聚變只是順帶的,外太空探索才是專題。

  對,這個我也記得。

  但可控核聚變更難!

  直播間里面的觀眾議論紛紛,討論不斷,爭論著這次的直播如果要以一個時代命名的話,該叫什么比較好。

  當然,大部分的觀眾爭議的,是到底以可控核聚變技術起名還是外太空探索起名。

  畢竟這兩樣是這次直播中眾人最關心的技術。

  前者難度超高,后者則是韓元親自說過的,兩方為此吵的不可開交。

  但很快,矛頭就轉移到了韓元的身上,因為直播間里面的觀眾開始異口同聲的詢問他了。

  看著這些彈幕,韓元笑了笑,道:“這次直播的主體叫什么,自然就是什么時代了。”

  聞言,直播間里面有一半的觀眾就歡呼了起來。

  而剩下的另一半,則開始在直播間里面各種詢問各種杠。

  這些人試圖通過各種舉例,來讓韓元認為這次的直播以可控核聚變技術命名更加合適。

  看到這些‘絲滑’的彈幕,韓元搖了搖頭,道:“正如我在這次直播前所說的一樣,外太空探索是這次的主體。”

  “所以這一階段的直播如“果要以某一時代來命名的話,‘外太空探索時代’應該最合適。”

  “至于可控核聚變,雖然實現這項技術的難度遠比探索外太空要高,但嚴格的來說,它應該被歸納于能量應用一部分里面去。”

  “盡管它是一種標志性技術,但光靠一樣技術,是無法支撐起一個時代的命名的。”

  想了想,韓元繼續說道:“最關鍵的是,可控核聚變最終轉化成的能源是電能,這代表著雖然它有技術突破,但最后使用的能源卻并未晉級。”

  “在我看來,如果要對一個文明的時代進行劃分的話,其實以其使用的能量形式是最基礎的。”

  “比如人類文明,若要以能量形式來劃分,其實就兩個時代,一個是熱能時代,另一個則是電能時代。”

  “當然,這種劃分并不精準,它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

  頓了頓,韓元接著道:“好了,爭論這些其實并沒有太多的意義,時代的命名也只是可有可無的東西,重點是對科學的探索,這才是最重要的。”

  說完,韓元進入了數控工廠。

  液氦制冷系統和‘時域物質波透鏡系統’的硬件已經全部制造完成了,現在正在組裝。

  穿行在明亮的廠房內,天花板上掛著的機械臂正在不斷的將一個個由數控機床生產出來的零部件運送到制定的位置。

  而在制定點,有著數只機械臂宛如八爪魚一般不斷的接過其他機械臂遞送過來的零件,并組裝在一起。

  盡管直播間里面的觀眾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了,但任然都覺得很是夢幻。

  這種宛如電影中的工廠,活生生的出現在了所有人眼前,讓人情不自禁的感嘆。

  每次看到這個加工廠,我就有一種活在夢里的感覺,太先進太牛逼了。

  話說我們國家什么時候也能整一個這樣的數控工廠出來啊,全自動化,無需人員操控,加工速度杠杠的。

  真要有這樣的工廠出現,工人就全都得失業。

  現在不已經就在失業的路上嗎?那個什么X型工業機器人的出現,好多工廠現在都不招人了。

  招人干啥?機器人只需要充電,人還需要發工資,還需要管理,還會鬧事,機器人多優秀。

  真要全都失業了就慘咯,到時候絕對會有動亂的。

  我們國家其實還好,國外已經開始大規模的失業了。

  小道消息,聽說上面正在研發真正的VR頭盔,小說電影中的那種,不是什么垃圾貨色。

  真假?

  別做夢了,肯定是假的,你要說是這個主播要研發真正的VR頭盔我還信。

  的確,VR頭盔和可控核聚變一樣,都吹了多少年了,現在還是個什么垃圾,小說電影里面的VR,可是能真正的創造虛擬一個世界出來的,甚至都可以模擬生孩子。

  這么說,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1秒:m.bxwx.tv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