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五十四章:即將的崩潰石油-米元體系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直播間里面鬧哄哄的,別看大家之前調侃的歡樂,但真當韓元說出這一次的直播是探索太空的時候好,大家都還是有些意外的。

  雖然在過去的直播中有著各種各樣遠超人類的黑科技出現,但實際上直播科技的順序依舊是由原始到發達開始的。

  一步步的還原和展示了人類的發展過程的。

  而按照科技的發展進程,現在應該還沒有到進入太空的階段。

  就連蹲守在直播間里面的各國專家都有些訝異,在他們的推測中,這次的直播應該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可能性是直播可控核聚變相關的技術,或者直播一些其他的科技。

  離開母星前往太空,最少也需要等這一次直播完成后才會進行。

  畢竟和探索外太空或者宇宙航行相比,可控核聚變似乎更容易解決一些。

  在以光年為單位的宇宙中,航行,難度高的有點讓人絕望。

  如果找不到理論上存在的蟲洞或者發明出曲率引擎或超光速飛行技術,可能再過一萬年人類都走不出銀河系。

  后者比前者的難度要更大。

  對于直播間里面的推測,韓元看在眼里并沒有反駁。

  畢竟一開始就連他自己都以為這次的直播任務是解決能源或者材料等方面的。

  看了會彈幕,韓元接著道:“這一期的直播,同樣是三年的時間。”

  “當然,除了時間外,規劃的目標也必不可少。”

  “向外太空探索只是其中的一個,除此之外,還有解決能源問題,建設一座大型粒子對撞機等工作。”

  解決能源問題,可控核聚變嗎?

  按照目前的發展來說應該是,不過也有可能是太陽能,之前主播弄出來的那個太陽能發電板簡直逆天,我家買了一塊,居然陰天都能發電,只是發電量要少不少。

  鑭化鎵硅太陽能薄膜發電板!鋰硫電池!

  為啥就不能是暗物質能源?╰(°▽°)╯

  暗物質,我還反物質呢!

  我大希靈帝國的幽能虛空能不行嗎?(w)

  太陽能發電的話,頂天了也就能以木星為邊界的太陽系內群活動吧,再遠一點,估計就無能為力了。

  來來來,下注了,選可控核聚變的敲1,選太陽能發電的敲2。

  聽到韓元說這次的任務會解決能源問題,直播間里面的觀眾頓時就興奮了起來。

  就連各國的科學家都眼神爍爍盯著直播畫面。

  剛剛都還在可惜這次直播應該是看不到可控核聚變,沒想到一轉頭,解決能源這個目標就出來了。

  當然,對于各國來說,并非一定要是可控核聚變技術,只要能解決能源危機,無論使用哪一種辦法都是可以接受的。

  能源短缺問題并不僅僅是某一個國家的問,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存在能源危機這個問題。

  而且越是發達的國家,對于能源的需求就越高。

  如果能解決能源危機問題,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好的。

  可控核聚變技術是好的,而用其他方式解決能源危機,那也是好的。

  當然,相比較之下,各國更希望這次是可控核聚變技術。

  因為一個文明的先進程度取決于能源利用的效率,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取決于能源工具的不斷優化。

  可控核聚變就是對一個利用核能的高級工具。

  遠古時代,人類對火的使用,讓人類走出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

  十八世紀的時候,一個叫詹姆斯·瓦特的科學家制造出具有實用價值的新型蒸汽機,開辟了人類利用化石能源的新時代,第一次工業革命由此開始。

  十九世紀的時候,法拉第定律的提出讓人類走向電能時代,但歸根到底,全世界大部分的電能依舊來源于煤炭、石油等各種化石燃料。

  但在兩百多年后的今天,人類的主要能源形式仍然是化石燃料,并未發生根本變化。

  如果再拉近時間,到了最近五十年左右,別說能源的發展了,就連人類的科技仿佛都像是被一只看不見手鎖死了一樣。

  雖然各種高科技新產品依舊在不斷發布,但那些所謂的高科技產品相對而言不過是新瓶舊酒罷了。

  在尖端的科技上,人類已經很久沒有突破了,就連理論基礎,都沒有什么突破,依舊沿用的是百多年前的。

  如果人類想要提升文明層次,走出地球,稱為太空文明,能源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可控核聚變是所有能源中最有希望的一條。

  但在這條路上,就即便是一個普通人,也知道這項技術到底被研究了多久。

  永遠的五十年,這是人們對于可控核聚變的戲稱。

  雖然這句話只是一句調侃,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們對于這項技術的悲觀。

  盡管絕大部分的人都不認為人類會永遠被可控核聚變技術卡主,但大部分的人對于是否能在二十一世紀將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究出來都持否定的態度。

  而這其中,就包括了無數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專家。

  越是研究的深入,越是能知道這項技術的難度。

  無論是由各國聯合起來,命途多舛的iter項目,還是各國自己的可控核聚變研究組織,幾乎都看不到一絲成功的曙光。

  如果你向一名研究可控核聚變的物理學家們提問,可控核聚變什么時候能到來。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尾的時候,他們會告訴你很快,會向你許諾一個滿是聚變堆的21世紀。

  但如果你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他們則會告訴你,這個問題只有上帝才知道。

  所以絕大部分的國家都迫切的希望能找到一個突破口,可控核聚變就是這個突破口。

  看著討論的熱烈的彈幕,韓元笑道:“如果是不走出母星的話,解決能源問題的辦法有很多。”

  “風能、太陽能、核能、水電、潮汐能、生物能......等等這些方法都可以解決能源問題。”

  “這些能源的獲取方式在母星上還算方便簡單,就像我建設起來的這座基地,使用的能源來源于水電和太陽能發電兩個方面。”

  “但若是進入太空的話,上述的這些能源獲取方式就有著各式各樣的缺點了。”

  “比如風能、水電、潮汐這些能源都建立在一個星球的基礎上,而太陽能又無法離開恒星太陽。”

  “所以要進行太空航行的話,能源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

  頓了頓,韓元喝了口水接著道:“科技的發展是有跡可循的,以我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要解決太空航行的能源問題,其答案只有一個。”

  聞言,直播間里面頓時刷起了一片問號,也有不少人在刷著‘可控核聚變’。

  也有人在刷著‘暗能量’‘反物質’這些傳說中的東西,甚至是還有人刷‘幽能’‘虛空能’‘圣光’‘靈氣’這些。

  看著這些惡搞的彈幕,韓元無語的搖了搖頭,道:“對于一個科技文明來說,能量的使用是遞增的。”

  “最早期的時候,原始人利用火加熱食物,第一次科技革命科學家利用蒸汽推動火車。”

  “這些都屬于熱能,是一個文明最早接觸,也是最容易掌控的能量。”

  “而到了后面,在電磁感應發現后,人們開始接觸電能、磁能這些能量。”

  “相對比熱能來說,電能、磁能能開發利用的能量轉換效率更更高一點,而且存儲和使用也更加方便一點。”

  “就像電能,可以通過一塊‘電池’將其存儲起來,需要的時候再來使用。”

  “所以隨著文明的發展,對于能量的需求和要求也越來越高。”

  “在這種情況下,文明對于能量的開發自然也會越來越高,像核能,反物質,暗能量這些宇宙中有的能量都會隨著一個文明的發展而逐漸被掌握。”

  “只不過越是能量密集的能量,其掌握難度相對而言就越高。”

  “以我目前擁有的科技水平來說,要做到太空航行,要解決能量問題,最優的選擇就是核能。”

  “更高級一些的反物質,暗能量這些東西,以我目前的科技,還掌控不了他們。”

  話音落下,直播間里面頓時間喧鬧了起來。

  來了來了,核能!這不就是可控核聚變嘛!

  核能分兩種的,一種是核裂變能,另外一種才是核聚變能,主播說的核能指不定是核裂變能。

  樓上的你也太小看這個主播,我敢打賭絕對是核聚變!

  原子彈和氫彈也屬于核能啊,也就說主播準備用核彈將自己炸上天?

  哈哈哈哈哈,樓上這想法絕了!不過還真有可能實現。

  我想起了那個被核彈炸上天的井蓋,也不知道它現在飛離太陽系沒有(^^●)

  真·核動力井蓋。

  也就是每秒70km的速度而已(手動狗頭)

  終極能源燒開水。

  可控核聚變可不是燒開水,磁流體發電技術它不香嗎?

  即便是可控核聚變,也要小型化才能裝到航天飛機上吧?不然那么大的反應堆怎么給航天飛機供電?

  說不定主播會弄個真·航空母艦出來也說不定啊\( ̄︶ ̄\))

  可控核聚變實在太難了,我覺得可能會是一種更高效的核裂變發電技術,我是有證據的!

  證據???什么證據?

  上一期直播的原子彈爆炸!七十五千克濃度95的鈾235,本來威力應該在兩萬噸tnt當量左右,但卻炸出來七萬噸當量才能產生的蘑菇云,可見主播對于核裂變的利用效率更高!

  直播間內議論紛紛,除了一些調侃的彈幕外,對于韓元說的核能,絕大部分的觀眾都認為是可控核聚變技術。

  畢竟可裂變發電相對于來說,有點太low比了。

  當然,也還是有不少的觀眾認為可能會是一種更高效的核裂變技術。

  畢竟永遠的五十年不是白喊的,可控核聚變實在是太難了,而且上一次的核彈爆炸,也給一些人提供了對應的數據支持。

  看著討論的彈幕,韓元笑了笑,道:“核能分兩種大家都知道,一種是裂變能,另外一種則是聚變能。”

  “前者已經被我掌握,前不久才被引爆的鈾235原子彈就是表現之一。”

  “后者,將是我這一次用來解決能源問題的技術。”

  話音落下,直播間里面就再次沸騰了起來。

  如果說之前還是推測,眾人并不敢百分百確定,但隨著韓元最后一句話說出后,整個直播間瞬間就爆了。

跟可控核聚變相關的話題不斷的刷屏,各種各樣的禮物也不斷  在直播間里面升起。

  因為可控核聚變一旦成功,人類將進入下一個能源紀元,或者說,將進入太空探索紀元。

  別太小看了人類的勇氣和膽量。

  即便是相隔著光年級別的距離,即便是沒有蟲洞,沒有超光速飛行技術,沒有曲率引擎,只要能源充足,人類也用于探索數光年之前的其他星系。

  哪怕這需要飛上十年,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

  可控核聚變外太空探索,這兩個目標的出現,讓直播間里面的觀眾看到了星際旅行的希望。

  說不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還能去外星球逛一圈,這自然讓人激動不已。

  相比較直播間里面的觀眾的激動,各國需要考慮的東西更多。

  無論是發展,還是經濟。

  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出現,改變的不僅僅是能源,改變的是全世界。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事情,幾乎都能和‘能源’這兩個字扯上關系。

  想之前的鑭化鎵硅太陽能薄膜發電板差不多就讓整個世界高潮了一次,石油、煤炭、天然氣這些天然燃料的價格暴跌,過去了好幾年都沒有緩過來。

  這次可控核聚變的出現,還不知道會怎么樣。

  但可以肯定的是,整個世界的格局將再次改變。

  以石油米元為體系的金融結構將徹底崩潰,比上一次鑭化鎵硅太陽能薄膜發電板造成的影響更大。

  畢竟太陽能發電還是有一定的局限的。

  而可控核聚變技術沒有!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