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四十二章:提煉鈾235的辦法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堆積成小山一般的離子吸附型樹脂1型工業機器人送入事先準備好的水池中。

  配置好的解析劑倒入,米白色的樹脂表面再次冒出細密的氣泡。

  這是離子吸附型樹脂在被解析劑融化的表現,就像王水能溶解黃金一樣,解析劑在溶解樹脂的時候,會留下不溶于解析劑的雜質,做到進一步提存的鈾。

  這一步同樣消耗時間,不過比之前的提煉要短不少。

  花費了接近六個小時左右,在解析劑的侵蝕下,所有的離子吸附型樹脂全部溶解在是水池中。

  到了這會,水池中的鈾離子濃度已經相當高了,真要有人跳進去洗個澡,還真的會活不過第二天。

  直播間里面的部分觀眾對于解析劑的成分相當好奇,韓元沒有講解,這些人就在直播間里面問個不停。

  主播主播,解析劑叫啥名字啊?

  成分是啥?怎么配置啊。

  能講的詳細一點不?畢竟我們都是愛學習的好學生!

  關鍵點不講,這和老師上課不劃重點有區別嗎?

  還有一個月我就要高考了,現在應該是我整個人生中知識含量最好的時候,我希望能更進一步!所以拜托主播講講了。

  麻個球球,你們問這么詳細干啥?是不是想搓核彈?

  說到核彈,主播別忘了我之前定制的啊,郵寄地址我都發你了。

  還能定制的?

那當然了,一百個超火就能找這個主播定制一枚  一個超火五千塊,一百個也就是五十萬,臥槽,這么便宜的嗎?

  便宜?對不起,我是五十萬都拿不出來的窮逼,┭┮﹏┭┮

  雖然我也拿不出來五十萬,但五十萬買一枚核彈的確很便宜。

  五十萬的確很便宜了,可惜我沒錢,要是有錢,我想定制個一百枚,五十枚送給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鬼子,另外五十枚送給什么都是他們的宇宙國。

  直播間里面調侃著,在看到這些定制核彈的言論后韓元有些哭笑不得。

  “解析劑其實就是樹脂溶解劑。”

  “像酮類、酯類、強酸類、醚醇類、氯代烴類等等溶劑都可以當做解析劑,這些東西對樹脂都有很好的溶解能力。”

  “它的種類很多,也很平凡,所以我就沒講。”

  搖了搖頭,韓元簡易的回應了一下關于解析劑方面的問題。

  這方面東西的確不是什么核心技術,只要是對樹脂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即便是特制的離子吸附型樹脂,也能被常見的硫酸溶解。

  只是說,用了不同解析劑,最后的產物也不同而已,進而需要的沉淀劑也不同,且沉淀出來的鈾化合物也不同。

  這個地方需要注意一下。

  花費了一些時間將解析劑過濾出來,濾掉里面的不溶性雜質后,韓元往里面摻入了沉淀劑。

  這次他使用的沉淀劑就是普通的氫氧化鈉。

  大量的氫氧化鈉投入水池中后,解析劑中的鈾離子立刻劇烈反應起來,灰黃色的沉淀物不斷落入池底。

  這些沉淀物就是重鈾酸鈉(Na2U2O7),重油酸鈉在經過萃取、反萃取、結晶、三相分離和過濾等操作后就可以用來提煉其中的鈾235了。

  讓氫氧化鈉在水池中溶解沉淀鈾,韓元則來到了另一邊。

  這邊堆積著小山一般的泥土。

  這些泥土是從溶侵液中分離出來的。

  從地底抽出來的溶侵液里面包含了大量的鈾離子,但也包含了泥土、碎石等各種雜質。

  而這些雜質里面同樣也含有大量的鈾,數量沒有溶侵液里面的多,但也不少了。

  這一部分的鈾韓元也需要提煉出來,否則就這樣堆積在這里,時間久了,會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

  畢竟之前這些鈾土可是埋在地下的,而且還有一層膠結礫巖作為隔離,現在裸露出來了,哪怕輻射再低,時間久了也會造成影響。

  從泥土中提煉鈾和從溶侵液中提煉鈾的方法不同。

  對于這些泥土,韓元指揮X1型工業機器人將其轉移至一個大坑中,然后往里面倒入大量的稀硝酸,直到覆蓋所有的雜質為止。

  硝酸加入后,就是攪拌。

  十二臺X1型工業機器人負責完成這個任務。

  攪拌的目的是讓泥土、碎石等雜質中二氧化鈾溶于硝酸中。

  其原理在于二氧化鈾可以在強酸中溶解,它可以和鹽酸、硫酸緩慢反應,并且溶解。

  而相對于鹽酸、硫酸來說,硝酸溶解它的速度更快。

  這是一種很古老的鈾的提煉辦法。

  在原子彈第一次被制造出來的時候,各國幾乎都是使用這種方法來提煉鈾礦中的鈾的。

  直播間內,韓元提煉鈾的過程讓蹲守在直播間內的各國專家都有些感慨。

  特別是華國。

  在建國初期,那時候真的是一窮二白,而且還什么都不懂。

  別說制造原子彈了,就是全國哪里有鈾礦都不清楚。

  好在當時的老大哥還是個好大哥,派來了一些專家進行指導。

  因為時間緊急,最終上面決定鈾礦勘探和開采要全民來辦。

  動員命令下達后,超過兩萬人的地質隊伍在全國進行了大面積普查,最后才確定了幾個鈾礦開采基地。

  而艱辛的是如何開采鈾礦和精選。

  這在五十年代的時候是個大問題,那時鈾礦精選和處理鈾礦石的工廠都沒有建成,而研究單位又急需數量龐大的二氧化鈾來做實驗。

  畢竟那時候底子薄弱,第一次制造核彈什么都不懂,需要一點一點試。

  最終采取的辦法就像這個主播一樣,土坑開采,用布袋、豆腐包過濾,用煮飯用的大鐵鍋或者其他東西當反應器,然后倒入硫酸和硝酸一點一點的純人工將鈾礦石中的鈾提煉出來。

  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建國初期制造核彈的第一批鈾原料來自哪里。

  事實上,第一批鈾原料并非來自國家的勘探隊和專業人員。

  而是來自普通的老百姓。

  那時候為了提煉出黃餅,鄉下的農民真的是犧牲良多。

  不僅沒有口罩護目鏡手套這些防護裝備,而且為了碾碎和精選鈾礦,用的還是老百姓自己碾糧食的那種碾子。

  碾碎之后還要過濾,沒有專業的濾布怎么辦?

  用做豆腐的麻布包過濾,一道一道過濾。

  而這些東西對于當時的老百姓來說是不可能丟棄的,但繼續使用后果可想而知。

  就這樣,通過全民煉鈾,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內總共獲得土法冶煉的重鈾酸銨163噸。

  為原子彈試驗的核燃料的生產提供了原料,進而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贏得了時間。

  也讓華國第一次在國際社會上挺直了脊椎,不再懼怕威脅。

  在沉淀劑將解析劑里面的鈾全部萃取出來后,韓元又花費了五天的時間,將雜質中的鈾全部提煉出來。

  最終從四萬噸的溶侵液以及雜質中總共提煉出來一立方左右的重鈾酸鈉和硝酸鈾酰。

  在沒有任何工業基礎的荒野上,能做到這一步差不多已經是極限了。

  這些體量出來的重鈾酸鈉和硝酸鈾酰將被運回亞馬遜雨林基地再做進一步處理。

  如果按照鈾金屬的密度19.05克/立方厘米來算,那么這一立方的鈾化合物就有接近20噸。

  當然,因為不是致密金屬結構的原因,實際上這一立方重鈾酸鈉和硝酸鈾酰只有14.73噸。

  在工業機器人的輔助下,韓元順利的將這一立方的重鈾酸鈉和硝酸鈾酰裝載事先就準備好了的鉛箱中,運回了亞馬遜雨林基地。

  在這里,他將對這些重鈾酸鈉和硝酸鈾酰做進一步的萃取、反萃取、結晶、三相分離和過濾。并且將里面的鈾235和鈾233同位素提煉出來。

  飛行器上的重鈾酸鈉和硝酸鈾酰1型工業機器人搬進工廠。

  萃取、反萃取、結晶、三相分離和過濾等一系列處理后,重鈾酸鈉和硝酸鈾酰全部六氟化鈾。

  最終韓元得到了10.97噸的六氟化鈾。

  六氟化鈾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或淡黃色晶體。

  但它極為容易汽化和揮發,在56.4℃就會升華。

  所以這些六氟化鈾保存在一個恒溫箱內,箱子中維持著零度的溫度,防止六氟化鈾汽化和揮發。

  而恒溫箱又保存在鉛箱中,避免了輻射的問題。

  盡管這個級別的六氟化鈾的輻射依舊不算很高,但該有的防護措施韓元是不會少的。

  其實嚴格來說,六氟化鈾這種東西應該保存在氣體鋼瓶內,而不是保存在恒溫箱內。

  因為它很不穩定,在與潮濕空氣接觸時即會反應生成極易溶于水并且毒性很大的氟化鈾酰(UO2F2)和氟化氫。

  不過對韓元來說,這種保存只是暫時的。

  很快這些六氟化鈾就會被處理掉。

  直播間里面各國的專家在看到六氟化鈾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這名主播會使用什么的辦法來進行分離鈾235了。

  而數千萬的觀眾在一些‘懂行’的人的提醒下,也紛紛醒悟過來。

  六氟化鈾,原來是用氣體擴撒法來分離鈾235啊。

  我記得六氟化鈾不是氣體嗎?主播這個怎么是固體?

  常溫常壓下是固體,溫度升高到56度就會變成氣體。

  鈾235的提煉,不是用哪個什么離心機來弄嗎?

  離心機分離鈾235需要的時間太長了,這種辦法早就out了,現在世界各國制造高濃度的鈾235基本都是使用六氟化鈾,通過氣體擴散法來分離的。

  我學校就有鈾的化合物。。。是一個地址勘探隊留下的。。。

其實鈾不稀奇,泥土,大理石中就有,因為鈾可以提煉鈾235造核彈,所以感覺離生活很遠,其實就在身邊,而且量還不少。你每天喝的水還能提取來做氫彈的呢,換句話說,你每天都在喝核燃料  所以這就是喝過H2O的人都死了的原因嗎?(ω)(ω)

鈾:我原本是一個白色的金屬,然而因為發生了些不該發生的反應,我就綠了,并且在人們心中永遠綠了下去  蜂蜜鈾子茶真好喝()

  哈哈哈哈,一生只能喝一次的飲料!

  突然想起一句話,用過的鈾不要扔,裹上中子,大錘八十來一下,隔壁小孩都饞哭....不對,是灰飛煙滅了。

  看到六氟化鈾后,直播間裡面的觀眾不停的討論著,調侃著。

  別說他們了,就連蹲守在直播間里面的核專業的專家都以為眼前的這名主播會使用氣體擴散法來分離鈾235。

直到他們接下往下看  工廠內,韓元笑吟吟看著這些討論的彈幕,并沒有做過多的解釋。

  氣體擴散法的確是從六氟化鈾中提煉鈾235的辦法。

  這種辦法利用的是鈾235同位素和鈾238的分子質量不同,兩者質量相差大概有接近百分之一。

  盡管百分之一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小,但事實證明,這個差異已足以使它們分離了。

  通過對六氟化鈾氣體進行加壓,讓它們通過一個特制的多孔隔膜,就可以做到分離鈾235和鈾238。

  含有鈾235的分子因為質量更小一些,所以通過多孔隔膜稍快一點。

  每通過一個多孔隔膜后,下一層六氟化鈾氣體里面的鈾235的含量就會稍增加一點。

  這樣不斷通過多孔隔膜,就能做到分離鈾235和鈾238了,也能讓鈾235濃縮起來。

  所以“氣體擴散法”是鈾235最成熟的提煉辦法,也是可以商業化的唯一方法。

  像什么其他的氣體離心法、蒸餾法、電解法、電磁法之類的辦法可以說都是需要集一個國家的力量才能進行的。

  當然,這種方法也有著不小的缺陷。

  第一是耗電量極大。

  第二則是耗時也相當長,動輒就是四五個月。

  盡管這和之前用‘離心法’濃縮鈾235動輒兩年三年的時間相比較已經很短了,但對于韓元來說,四五個月的時間依舊太長。

  韓元沒準備用氣體擴散法來進行分離鈾235和鈾238。

  他制造六氟化鈾也僅僅是需要讓鈾變成氣體,方便進行下一步的反應而已。

  1秒:m.bxwx.tv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