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三十二章:X-1型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完成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碳基集成芯片中央計算機需要的零件在生產,韓元將注意力放回了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的制造上。

  x1型工業機器人的硬件已經完成了,軟件部分正在編寫,這和制造中央計算機一樣,同是一個消耗時間的活。

  沒辦法,即便是他腦海中有對應的控制程序,在腦電波讀取感應設備沒有弄出來之前,也只能一點一點的手敲。

  盡管他的輸入速度相當快,可也抵不過一具工業機器人的各種控制系統的代碼是以千萬行甚至億行來進行計算的。

  至少在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上,韓元清楚的記得如果各個零部件的獨立控制程序以及整體控制程序全都加起來,足足由超過三千萬行。

  這是個相當可怕的數字了,要知道微軟在2009年發布的windows7也只不過是五千萬行而已。

  windows7系統可是用整整十年,直到2020年微軟才停止對他的維護。

  可以說影響了各行各業的方方面面,無數的工業軟件、商業軟件、娛樂軟件都是接入其中的。

  這樣影響全世界的一個系統,也就一個半x1型工業機器人的量。

  可見x1型工業機器人的智能控制系統到底有多完善。

當然,韓元不可能一下子將這數千萬行代碼全都編寫出來,那樣做并沒有太大的用處  這數千萬行的代碼,其中有一半左右是核心操控智能程序,而剩下一半都是各種工業用途需要的專制代碼接口。

  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被設計出來,用途就是取代人力完成各種人力能做的事情。

  比如建筑、挖礦、修筑、駕駛、操控工業設備等等,可以說人類能做的,它基本上都能做。

  而之所以這么能干,對應的就是它那繁瑣至極的智能控制程序以及對應程序接口。

  有了這兩種東西,x1型工業機器人幾乎能勝任絕大部分的工作。

  與其說是工業機器人,更不如說是擬人機器人。

  如果給它的核心智能再添加上服務機器人專用的擬人情感代碼,并加上各種家居需要的控制程序的話,用它來當做保姆,也是可以的。

  只不過你得忍受它比較鋼鐵化的外觀,或者徹底重新定制它的外觀。

  畢竟相比較大白、哆啦a夢這類型外觀可愛的服務機器人,x1型工業機器人冷冰冰到處泛著金屬光澤的外觀沒有任何優點。

  當然,韓元現在編寫的只是核心智能程序。

那些各種工業用途的專制代碼接口他現在并不需要,或者說需要的只是其中的極小一部分  畢竟現階段韓元也不需要這種工業機器人去開礦、選礦、做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飲料加工這些。

  現階段韓元只會先完成核心智能程序的編寫,然后做測試。

  測試完確認核心智能操控程序沒有問題后,再根據需求來一點一點的往核心智能上添加各種程序接口以及對應的工業模塊。

  比如貨物運輸,工業設備的控制,合金的冶煉,建筑的修煉等等。

  這些他目前急需的,且需要大量人力去完成的事情,才是他的主要目標。

  韓遠沒有忘記自己還有一個數學物理基礎任務,其中物理基礎任務的條件就是在三年內完成一座具備進行10tev能級的粒子碰撞實驗室。

  這可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程,能做10tev能級粒子碰撞實驗的粒子加速器,其設備整體長度最少都得二十公里以上。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粒子加速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其長度在二十七公里,接近三十公里。

  這一大型強子對撞機粒子加速器從1994年立項,直到2008年10月才初次啟動測試,建造過程花費了整整十二年的時間。

  不過介于歐洲人工作的散漫態度,以及人類發展中的各種不可控因素,這十二多年到底有多少時間是真的用于建設的,不可而知。

  韓元沒有這么多的時間,他只有三年,而三年又都快過去半年了,剩下的時間就更緊迫了。

  時間不夠,就只能人力來湊了。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粒子加速器用了七千名工人耗費十二年的時間,而韓元算計了一下自己的剩余時間,留給他建造粒子加速器的時間滿打滿算只有一年半左右。

  要在一年半的時間完成別人十二年完成的工作,需要的人數得多少,可想而知。

  好在他有智能機器人這種東西,不知疲勞可以二十四小時工作。

  否則依舊靠一個人手敲,還不如果斷點直接放棄任務。

  在之前已經完成了一小部分核心控制智能程序的基礎上,韓元繼續編寫著剩下的東西,同時保持對碳基芯片超級計算機各種零配件加工的關注。

  又花費了接近十來天的時間,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的核心控制智能終于完成了。

  前前后后加起來近二十多天的時間,編寫完一千多萬行的代碼,這真不是人干的事情。敲代碼的這些天,韓元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手指都在抽筋,做夢都是鍵盤化成一個個的鍵盤俠在追殺他。

  好在他的體質強悍無比,適應力也極強,才能順利完成。

  只不過這些天的程序編寫,讓韓元犯上了鍵盤后遺癥,寫完x1型工業機器人的核心控制智能后,他現在看到鍵盤就想吐,惡心。

  核心控制智能完成后,從中央計算機中轉移到了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里面。

  靜靜躺在聚酯泡沫箱中的人形機器人仿佛被注入了靈魂一樣,擬人化的雙眼亮起綠色的光芒,一道用計算機合成出來的聲音也從箱中傳遞了出來。

  “程序啟動中......,程序啟動完成....,命令初始化中........命令初始化完成。

  斷斷續續的聲音從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胸前的擴聲器中傳遞出來。

  韓元和直播間里面的觀眾可以清晰的看到,原本關節處沒有任何形狀,軟趴趴躺在箱子中的機器人迅速繃緊了身體,而后緩慢的坐了起來,繼而站在了箱子里面。

  “x1型一號機器人見過主人,等待命令。’

  一道報備聲過后,站在箱子中的x1型工業機器人仿佛一個軍人一樣,身形筆直堅挺,猶如一繭蒼松一般靜靜的站在那里。

  [快寶機器人就是騙人的,典型的割韭菜行為,你去多商場或者不同場合問機器人同樣的問題,答案都一樣的,你在這里干嘛呀,我在上班呀,你工資多少呀,我工資都用來付電費了。這么一個“聊天工具”買十八萬。]

  [快寶機器人靠就是大數據,也就是說其實機器人回答你的話都是事先錄進去,而且每次跟你對話,都會聯網輸入數據庫里,而且這些數據機器人是共享的。也就是說隨著機器人和人聊的次數越多,數據庫也就越來成熟了。對話也就越來越無障礙。]

  [樓上別鬧,現在的人工智能,真就全都是人工智障,要能隨即回答網友的問題,別說十八萬了,一百八十萬都不一定能買到。]

  (一號:工資什么工資,我都沒有工資,tt__tt]

  (一號:什么工資都沒有,我不活了!]

  看到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啟動并從箱子里面站起來,直播間里面的觀眾紛紛調侃著。

  倒是各國的專家,看到這樣一幕后有些驚訝。

  這種程度的智能并不算什么,但從程序啟動到系統初始化,再到坐起,站起,而后辨認出主人,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在無人操控的情況下自主進行的這就有些可怕了。

  足以證明這臺x1型一號機器人身體內的核心操控智能的優秀。

  x1型一號機器人站起來后,韓元上下左右前后仔細的打量了一下,開口道:“很好,走動一下。’

  接收到他的命令,x1型一號機器人迅速給出了回應。

  “好的,主人。’

  話音落下的同時,站在泡沫箱中的x1型一號機器人也走了出來,在組裝室內緩慢的活動著。

  活動范圍并不大,在組裝室內,x1型一號機器人圍繞著韓元和泡沫箱大概十平米左右的區域自主的走動著,沉悶的腳步在地板上規律的響起。

  而韓元則站在原地,視線跟隨著這臺x1型一號機器人,檢查著它的行動是否有遲滯或者障礙的地方。

  半響過后,韓元看著宛如僵尸一般的x1型一號機器人皺起了眉頭。

  從目前的表現來看,軟件和硬件的運轉都相當不錯,靈活度相當高,磁軸承關節也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缺點是核心控制智能的智能度算不上很高。

  因為x1型一號機器人在活動的時候采取了最節省能量的方式,只有腳部和腰部在動,而手臂腦袋這些幾乎是完全靜止的,看起來相當怪異。

  當然,這個智能度是在他的眼光基礎上評價的,比起人類研發的智能,一號機器人使用的智能核心肯定是要高不少的。

  看著一號機器人怪異的行走,韓元想了想開口道:“模擬人類的活動方式繼續活動。”

  這道命令出口,x1型一號機器人立刻更改了活動方式,行走的步伐不再僵持怪異,腳部、手臂、腰身、腦袋這些主體部分也不再節省能量,開始按照一個正常人的行為方式活動起來。

  而且其活動范圍也不再固定在他周邊,而是在整個開闊的組裝室內隨意走動著。

  看著改變了行為活動方式x1型一號機器人,韓元還算滿意的點了點頭。

  雖然看起來還有些怪異,有著走路時腳掌不彎曲等缺點,靈活度和擬人度也遠比不上泰山基地中的智能管家小七,但至少已經達到他的心理預期目標了。

  畢竟這是第一代,韓元也沒想過一次性就能讓其達到小七的標準,可以不用做任何改進。“一號,跟我來。”

  說完,韓元便離開了控制室,朝著離開了組裝室,來到了室外的測試場地。

  在這里,他將對x1型一號機器人進行各種活動測試和初步功能測試等。

  從之前在組裝室內的走動來看,x1型一號機器人的靈活度相當高。

  核心控制智能磁軸承關節的組合讓一號能高度模擬人類的活動行為。

  但有些細節還是存在問題的。

  比如在行走時,因為腳掌部分沒有安裝磁軸承關節,靈活度就遠不如腳腕處和膝蓋處,走路的時候,會有一種腳掌不彎曲的感覺,看起來有些怪怪的。

  來到測試場地,韓元停了下來,身后跟著一臺比他還高大的機器人。

  他走,它走,他停,它也停。

  韓元看向身后的x1型一號機器人,道:“圍繞著這個測試場地上的跑道,向展示一下你的極限速度。’

  身后的x1型一號機器人走了出來,點頭回應。

  “好的,主人。’

  話音落下,x1型一號機器人就已經站在了跑道。

  而在指令發出去后,韓元便沒有再開口指揮了,剩下的都將有這臺x1型一號機器人自主完成。

  跑道上,x1型一號機器人停止兩三秒左右的時間,像是在準備,不過并沒有像人類短跑一樣曲蹲下身體,只是將兩腳叉開,一只腳尖微微踮起。

  韓元饒有興趣的看著眼前這個兩米高的機器人,仔細的打量著。

  從目前的表現來看,之前模擬人類的活動方式的命令到現在都還在生效,并沒有和現在的命令沖突。

  這是個很不錯的表現,代表了核心操控智能可以同時進行多線程的數據處理。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