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七十四章:晶體管計算機

  想了一會,韓元也沒弄明白這個系統的判斷標準,問了系統也沒有得到答復,他索性就不再管了。

  至少初級商城升級到中級商場對于他來說還是很不錯的。

  以后他可以不用再將時間浪費到這些基礎零件的制造上。

  像軸承滾珠,無水乙醇這些東西的制造其實都挺耗費時間的,但用處又不小。

  摸索了一會商城后,韓元重新打開了任務信息面板。

  二級任務開啟的倒計時一秒一秒的跳動著。

  還有不到兩天的時間,他就要再一次開啟新任務了。

  盡管他在上一次的一級任務中做了多重準備,但對于這次的二級任務,韓元心里還是很忐忑的。

  雖然對于現代化的電腦里面有什么配件韓元一清二楚。

  CPU、顯卡、主板、內存、電源等各種零件他能如數家珍。

  知道該怎么搭配,怎么組裝。甚至是自己編寫一些簡單的程序和代碼這些他都能做。

  但這畢竟是建立在現代化社會的基礎上,他能通過各種方式弄到這些基礎零件。

  但要從頭到尾,從原材料到加工到零件成型到焊接到組裝,整個過程全都要他一個弄,這難度,絲毫不亞于左腳踩右腳上天。

  其他的不說,電腦上的三大核心部件CPU、內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就能難為死他。

  而且更關鍵的是二級任務同樣是有時間限制的,為期一年。

  盡管系統說明可以提前完成,但韓元最擔心的卻是自己時間不夠。

  直起身,韓元握住鼠標重新開始搜索一些有關電腦的資料和電腦的發展史。

  以他現在的基礎工業設備,想要制造出來現代化的電腦簡直是在癡人說夢話,完全不可能。

  光是CPU這種需要用到光刻機的零件他就弄不出來。

  在考慮過后,韓元將主意打到了原始電腦身上。

  二級任務的要求是在三百六十五天的時間內研制出可用于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并記錄相關資料,而且要求每秒的計算速度不低于百萬次。

  每秒百萬次的計算對于現代電腦來說根本不算什么。

  即便是最普通的家用電腦,其核心CPU,比如i56600,四個核心的計算能力大概在20gflops。

  換算成浮點運算,其運算速度能輕輕松松的達到每秒兩百億次。

  如果算上SIMD之類的技術,在可以一次計算多個數據,在軟件優化合適的情況下,其峰值能輕松達到100gflops,也就是話說,浮點運算每秒能上千億次。

  聽起來雖然很夸張,但這的確不算什么。

  更關鍵的是,這還只是普通的家用電腦。

  現代化的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就更夸張了。

  就拿華國的超級計算機‘神威E級超級計算機’來說,其運算速度已經突破百億億次每秒,峰值運算速度能達到每秒一百二十五億億次。

  但這東西對于韓元來說毛意義都沒有。

  現代化的CPU是使用集成電路工藝制造出來的,對他來說,這是道不可跨越的鴻溝。

  他能弄出來原始計算就已經很不錯了。

  握著鼠標,韓元翻看著搜索出來的一些信息。

  一九四五年的二月,人類發展史上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在米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

  這臺電子管計算機采用了一點八萬只電子管,占地面積超過一百七十平方米,重量更是達到了三十噸。

  這則信息讓韓元眼前一亮。

  在上一次的一級任務中制造電子管的要求和條件他都已經滿足了。

  只需要耗費一兩天的時間,他就能將電子管制造出來。

  但隨后的信息卻讓韓元將電子管計算機這一選項直接排除了。

  電子管計算機有著體積大、耗電量大、壽命短、可靠性低、成本高等缺點,不過這些對于他來說并不算什么。

  但電子管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幾乎達不到二級任務每秒一百萬次的要求。

  按照人類制造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使用了一萬八千只電子管,運行速度是每秒五千次的情況來計算。

  如果要達到每秒一百萬次的要求,恐怕他得弄出來五百萬只電子管。

  除此之外,還有開關,電阻,電容這些相關的配件數也在百萬以上。

  這一個數字,讓韓元直接就放棄了制造電子管計算機的想法。

  不說供應這么多零件需要多高的電壓了,光是將五百萬只電子管串聯起來,給他十年的時間都做不到。

  這個數字,實在太夸張了。

  放棄掉制造電子管計算機的想法后,韓元將目光投向了第二代計算機。

  “晶體管計算機。”

  這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的計算機。

  因為電子管實在太過龐大,而且運算效率實在太低。

  在二十世紀末,米國的貝爾實驗室成功研制出來了一種點接觸型的鍺晶體管。

  晶體管的問世,是二十世紀的一項重大發明,是包括計算機在內的各項電器微型化的主要條件,發明者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在晶體管出現后,人們就能用晶體管這種小巧、消耗功率低、用途廣泛的電子器件來代替體積大、功率消耗大的電子管了。

  從此電子管幾乎就被拋棄了,除了在某些特定的場合還會使用外,幾乎見不到電子管了。

  而第二代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就是采用半導體的晶體管作為核心運算器件。

  內存儲器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外存儲器采用磁盤,再輔以輸入輸出設備為基礎的二代計算機。

  由于采用體積較小的晶體管代替體積龐大的電子管,所以晶體管計算機很輕,而且運算速度更快。

  等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晶體管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已經達到了每秒三百多萬次。

  這一個數字,已經完美的符合二級任務的要求了。

  而且相對于第三代的‘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二代初始晶體管計算機依舊可以使用穿孔卡片的方式來進行集成。

  不需要集成電板,這對于目前的他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代表著在設計難度上要簡單很多。

無線電子書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