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58 躲過了大船的撞擊

無線電子書    紐約1995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大船首周獲得了5200萬美元票房,正是依靠極佳的口碑,才能在第二周不減反增,達到了7200萬美元。到了第三周,高上座率和單館兩萬美元的票房,使得放映的熒幕數不減反增,總票房接近兩個億,業界普遍認為大船回本有望。

  福克斯和派拉蒙正在積極為大船的各種獎項奔走活動,有了獎項的加持,大船轉入長期放映之后,可以依舊能夠保持居高不下的上座率和票房收入。

  只是這么來,和大船同期上映的電影紛紛落馬、折戟沉沙。

  很多人幾周甚至數月才會進次影院,而風頭正勁的大船就是他們的首選,這使得其他電影的上座率低得可憐,面臨著三周就退出院線的窘境。

  但是,總是有例外存在的。

  開始,《無間行者》只在紐約的六家影院上映,幾乎是場場爆滿,票難求。

  和極少的排片相對應的,是絡上的致好評。

  盡管大船也極受歡迎,擁躉無數,不少人還二刷、三刷,但是大船也做不到如此高的的好評率。

  批評者很容易就能找到大船的軟肋進行攻擊,什么人性描寫不夠深刻啊,戀愛腦狗血劇情啊。

  但是,直到全面公映為止,直在保持點映的《無間行者》依舊保持著良好的口碑,“爛番茄”的新鮮度保持在91,在每個知名站都能看到友自發的推薦章,為其贏得了無數眼球,使大家知道除了大船以外,還有部值得看的影片。

  普通友原先并不關心什么電影即將上映的,但是偶然間瞧見了《無間行者》的華麗卡司陣容,以及被無數人吹捧的精妙劇情,便默默記下了1月9日這個日期,到那時《無間行者》將全面公映,好影片不再是少數能搶到票的“幸運兒”的專屬了。

  許多人相信,大船的鋒芒已過,《無間行者》也許是連續幾周以來,唯個能夠從大船的撞擊幸存的家伙。

  全面公映的《無間行者》,也交出了個漂亮的成績單,首周末1月911日三天,票房收入2500萬,僅次于大船的2800萬。

  能做到這點,“水軍們”功不可沒,他們成功地挑動了觀眾們的好奇心,至少讓看過大船的觀眾有理由再次走入影院。

  奧布萊恩也嘗試著去搶提前點映的六家影院的票。

  自然是無所獲,直等到了《無間行者》全面公映,還特意挑了人少的午夜場,奧布萊恩才買到了票。

  于是耐著性子,花了兩個半小時,將《無間行者》看完。

  離開影院,奧布萊恩默默開車回家,到家后徑直來到酒柜前,給自己倒了半杯酒,靜靜坐在黑暗的廚房,品味辛辣的酒液。

  天前,個屬下悄悄找到奧布萊恩告訴他《無間行者》有影射自己和自己的前任林恩的內容。

  既然該影片能夠獲得公映,那應該不會有太過激烈的言辭以及過于丑化FBI的內容,美國電影協會不僅僅有六大的代表,還有官方的人在其,這是從五十年代麥卡錫主義興起時為了對付過于左傾的好萊塢而形成的慣例。

  《無間行者》的導演是馬丁·斯科塞斯,這個老小子的《出租車司機》就挺左的,污蔑為國奮戰的將士,還間接導致了美伶宗被刺殺。

  之后拍的些列黑幫電影《好家伙》、《賭城風云》其的警察和FBI探員也沒什么積極正面的形象。

  所以,在馬丁斯科塞斯的電影,出現諷刺FBI的內容不足為奇。

  讓奧布萊恩更為在意的是,《無間行者》的制作方是韋德馬克映像,那是白奎因那小子的公司,他在其還有演出。

  犯人抓到了!

  為了收集罪證,奧布萊恩才會特意貢獻了8.99美元買了張電影票,去看看那小子到底是怎么編排自己的。

  影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波士頓,愛爾蘭裔黑幫和馬薩諸塞州州警相互安插臥底。

  能夠接觸大量內部件的奧布萊恩知道,黑幫收買警察的情況其實是非常普遍的,連FBI都不能免俗。

  影片從小培養臥底的設計還算新穎,至少奧布萊恩沒聽說過。

  甚至些警察,也秘密成立自己的幫派,用手權力獲取錢財,在警察收入外,再多掙份灰色收入,這些警察黑幫有套內部的權力架構、利益分配和秘密交流方式。

  仔細想想,奧布萊恩自己的有組織犯罪調查科不也是這樣嗎?

  他和林恩,搞來些來路不怎么干凈的錢,通過些表面合法的方式發給兄弟們,為的是手下能夠聽令,能夠勇猛,能夠不輕易背叛。

  不能融入集體的,會被很快調走;為小集體作出貢獻的,即便FBI紐約分部沒有嘉獎,也會得到來自他的獎勵,而他對于叛徒,也有自己的處理方式,非常類似黑幫的方式。

  這么來,還真應了杰克尼克爾森在片的句臺詞:“警察,就是帶著警徽的黑幫。”

  但顯然這是美國執法部門普遍存在的問題,不是針對他和林恩的。

  直到了影片段,打入黑幫的警察臥底,基努里維斯扮演的比利,了解到自己要對付的黑幫老大杰克尼克爾森扮演的弗蘭克是FBI的秘密線人,定期將些“競爭對手”的犯罪證據交給FBI,幫FBI“沖業績”。

  看到這里,奧布萊恩坐不住了,幾乎要立即跳起來去找那小子算賬。

  這Fxxk的,根本就不是藝術加工,完全就把從林恩時代起,FBI有組織犯罪調查科“管理”黑幫線人的手段給揭露了。

  幫助線人清理競爭對手,是他們經常干的事情。

  他們雇傭黑手黨幫他們干臟活的事情,數都數不過來,大家本來就是共生關系!

  些黑幫線人因此有恃無恐,做事也經常出格,林恩被人攻訐,也是因為他的幾個黑幫線人做的太過分了。

  有些事情,可以做,不能說!

  奧布萊恩耐著性子繼續看下去。

  好在很快《無間行者》的編劇就安排了個配角,這個故意給比利發錯消息的黑幫成員,在臨死前告訴比利,他是FBI的臥底。

  這么來就給了觀眾們個印象,FBI打擊弗蘭克的競爭對手,不是因為弗蘭克和FBI合作,而是因為弗蘭克這里有FBI的臥底。

  但是直到弗蘭克被自己親手調教出來的約翰尼德普扮演的科林亂槍打死,也沒有交代他和FBI的具體關系,似乎之前比利的話都是他的個人誤判。

  看到這里,奧布萊恩的怒火漸漸熄滅,直看到影片結束。

  在編劇名單里,奧布萊恩看到了白奎因的名字。

  果然不出所料,這小子親自參與了編劇,設計那段劇情就是為了報復自己威脅過他。

  奧布萊恩在廚房里思考了許久,最后得出結論:年輕人受不得委屈,但還算能夠把握分寸,這種含沙射影的劇情,應該不會對他和林恩產生什么影響。

  他也不得不這么想,林恩因為內部調查,被迫退休之后,有組織犯罪調查科的聲勢大不如前,很多以前的老關系紛紛和他們“切割”,外部資金斷了,給下屬們的那份額外“薪金”沒了著落,他奧布萊恩才不得不四處出擊尋找“財源”。

  白奎因也是在這種情況被他盯上的。

  有黑手黨背景,有錢,有把柄,有敵人,而且愿意花錢買平安。

  白奎因符合“財源”的基本要素,因而成了被他掌控“財源”之。

  好在這小子也只是在電影里發發牢騷,這兩年該給的錢,倒也沒少過,這筆姑且記下,找到機會要好好敲打下。

  不過,想要敲打他也不容易,這小子為甘比諾家族拍電影,《無間行者》就是拿了甘比諾家族的錢拍的。

  愛爾蘭黑幫,哈哈!

  奧布萊恩想想就發笑,哪有經營的那么好的愛爾蘭黑幫,這又不是百年前了,愛爾蘭裔早就是盤散沙了,那幫意大利人就是在在轉移民眾的注意力。

  就像他們在那些所謂黑幫電影里為自己洗白樣,把自己偽裝成社區的伙伴和保護者,呸!

  “死神”格雷·斯帕克也死了,不然可以利用科倫坡家族的這把“尖刀”收拾那小子。

  奧布萊恩不禁哀嘆,自己接手的“事業”幾近凋敝。

  紐約市長魯迪·朱利安尼強力打擊黑手黨和有組織犯罪,不僅沒有讓FBI的有組織犯罪調查科得到好處,反而使得許多合作伙伴退隱、死亡、或者入獄,越來越日薄西山。

  朱利安尼那家伙就不知道“養寇自重”嗎?

  把那些會經營的黑幫都掃干凈了,難道讓我們天天去街上抓販毒的老黑嗎?

  可惜人家紐約市警察和檢察院,和FBI駐紐約分部是兩個體系,相互不統屬,他根本影響不到那邊。

  慢慢喝完半杯酒,奧布萊恩倦意襲來,向臥室走去,個念頭忽然冒了出來。

  “也許,有時間我應該去趟薩拉索塔,問問林恩那個老家伙,當初是誰想要那小子的命,看看其有什么可以挖掘的…”

  顯然,奧布萊恩當初欺騙了白奎因,他并不知曉路虎車那件事的來龍去脈。

  當時部門的頭頭還是林恩,他作為副手,只是偶然聽林恩提起過那件事,對白奎因所說的內容,大部分是他編出來嚇唬冤大頭,騙他拿錢的。

  白奎因自然不知道自己又被盯上了,他正在為頒獎季忙碌呢。

  經過了圣誕和新年的短暫休息,他開始頻繁地接受訪談和演出的邀約,全美各地流竄,真的做到了忙得飛起。

  他不僅要忙著格萊美沖獎宣傳,偶爾還要幫忙為《無間行者》的沖獎造勢。

  盡管《無間行者》的票房收入不錯,頭兩周就累計了9500萬美元的票房,兩億票房應該是能夠保證的,如果在頒獎季表現優異的話,突破三億也未嘗不可。

  但是《無間行者》的沖獎,就有點不盡人意了。

  由于之前和米拉麥克斯的緊密合作,克里斯偷師加挖角,將哈維沖獎的那套學了個七七,收買媒體、舉辦針對評委的酒會和看片會、向評委贈送影片。

  哈維當時送的還是錄像帶,克里斯直接送最新的DVD碟,為了方便評委觀看DVD,順便送臺華國產的DVD機。

  但是即便如此,馬丁斯科塞斯收到的反饋依然不是很理想。

  今年算是奧斯卡的大年,除了《無間行者》外,有資格爭奪最佳影片的還有《泰坦尼克》、《心靈捕手》、《洛城機密》和杰克尼克爾森主演的《盡善盡美》。

  24個獎項,《無間行者》報名了12個,其有可能獲得提名《無間行者》的獎項有8個。

  為了平衡沖獎資源,白奎因還要在百忙之,前往毒蛇屋,會見《無間行者》的兩個主角。

  依然還是二樓的那個隔間,按時到達的白奎因,沒見到兩個主角,卻發現許久未見的查理茲·塞隆正在包房內無聊地玩著雞尾酒配的長柄湯勺。

  兩人都非常意外,異口同聲說道:“你怎么在這里?”

  查理茲答道:“《我為瑪麗狂》拍完了,我自然要回洛杉磯。”

  白奎因解釋道:“我來找KK和約翰尼,他們應該來了才是。”

  “莫吉托?你喜歡這個?”

  女孩沒有回答,繼續低頭撥弄著冰塊,白奎因自然而然地坐到了查理茲身旁。

  “是不是在佛羅里達養成的習慣?聽說那邊很流行莫吉托。”

  “嗯。”

  查理茲發出了輕不可聞的鼻音。

  白奎因覺得查理茲的表現非常奇怪,轉念想,似乎從幾個月前,她被定為《我為瑪麗狂》的女主角開始,就直沒時間約她。

  當時查理茲已經暗示得很明顯了,但是那時候自己覺得不要把兩人的關系弄成潛規則交易,便找了個借口推辭了。

  對白奎因來說,他更喜歡經歷了番追逐后得手的征服感,不喜歡向哈維那樣做成交易,在他看來,只有哈維那樣沒有魅力的的家伙,才喜歡用權勢和利益獲取女孩。

  他享受女孩身心體的投入,而且還有額外的福利可以領。

  莎拉貢獻了首歌,“繆斯”麗芙·泰勒就不用說了,就連伊娃·格林那里也有收獲。

  所以白奎因不僅覬覦查理茲的美貌,更期望能夠有次激發“靈感”交流。

  “抱歉,我之前不知道,你不喜歡演喜劇。”

  查理茲略感驚訝,她在劇組好像就有次抱怨過自己不喜歡演喜劇,結果這句話就傳到白奎因耳朵里了,這家伙在劇組到底有多少眼線啊?

  于是只好答道:“其實我希望扮演更有挑戰性的角色。”

  “好吧,如果下次我有那種具有挑戰性的角色,你可不能拒絕哦,記得幫我留好檔期。”

  查理茲以為自己故意擺出來的冷淡模樣,能夠刺激到白奎因,但好像這家伙并不捉急,他到底想對自己做什么呢?

  明明都有女朋友,還要招惹人,招惹了之后卻轉頭就跑,時隔幾個月,又笑嘻嘻地出現,好像大家都是朋友樣。

  “你找KK干什么?”

  既然破功了,查理茲也就變回了原來的模樣,關心起白奎因這個大忙人為什么會忽然出現在這里。

  “為了奧斯卡沖獎啊,我們幫KK報了最佳男主角,為約翰尼報了最佳男配角,可是我們的沖獎資源有限,我來找他們商量下資源分配的事情。”

  《無間行者》表演最為突出的杰克·尼克爾森,卻因為通過《盡善盡美》報名了最佳男主角的爭奪,而無法報名最佳男配角。

  于是原本是雙主角的陣容,卻把約翰尼德普作為男配角報名了奧斯卡。

  而今年最佳男主角的爭奪非常激烈,現在最有希望獲得提名的不是基努里維斯的最佳男主角,而是約翰尼德普的最佳男配角。

  韋德馬克映像和馬丁斯科塞斯能夠調動的資源自然比不上六大,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白奎因此次約見兩人,就是想把話都說開了,明確告訴基努里維斯他們的公關重點不在他身上,省得他期望很大,如果事后知道他們把重點放到了約翰尼德普那里,也許會影響大家良好的合作和私人友誼。

  當然了,如果基努里維斯愿意自己掏錢公關的話,將另當別論。

  之所以選他犧牲,其實也看準了他對于獎項,并不太看重,否則報名的時候把主角配角調換下…

無線電子書    紐約1995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