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牧守府的這四條命令,就被執行了下去。
不需要官府出面,更不需要他人動員。
世家子弟,那怕是庶子,也是讀書識字之人,第一時間領會了牧守府的意思。
一場轟轟烈烈的開荒活動開始了!
阻止?
拿什么來阻止?
家族條例?
我都脫離家族了,管你什么家族條例呢!
不管我了?讓我自生自滅?
說得好像以前就管過我似的!
說得好像我養不活自己似的!
天地異變以來,隨便開個荒地,都能養活自己,這個年代的世家子弟,哪怕是嫡傳,也大都會種地,開個荒不過累一點罷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耕讀世家,讀書人或許不用耕田,但絕不代表不會!
當然,世代貴胄,比如四世三公這樣的家族,那些養尊處優的嫡系子弟,乃至一些被重視的庶子,可能真的不識五谷。
但一般的世家,其實生活水平并沒有后世人想的那么好,或許族中子弟耕田時間少,但要說不懂耕田,那就是開玩笑了。
或許家中奴仆眾多,不需要親自耕田,但耕田是怎么回事,如何去耕田,世家子弟卻大多知道。
再說了,離開家族不代表一無所有,父輩遺產,自己的財物等,是可以帶走的!
有了財物,雇傭百姓幫忙,開墾一些荒地出來算什么事?
所以,牧守府只是下了個文書,各世家混的不如意的子弟,便紛紛響應。
財物充沛點的,雇傭他人幫忙,缺少錢財的,咬咬牙,親自動手就是!
這種情況下,世家內部,很快就被掏空了!
當然,一般來說,世家或豪門當中,都有不少奴仆,所以,他們的表面實力并沒有減少,甚至短期來看,嫡系一脈的利益還更多了。
分家族資源的庶出子弟走光了,嫡系一脈可不就占的更多了么?
所以,有些愚蠢的嫡系,暗中甚至還在竊喜。
但家族掌權者卻知道,這么下去家族就完了。
倒也不是說真的就完了,畢竟庶子出走,又帶不走家族財產和資源。
問題是,對一個家族來說,最寶貴的財產和資源,不是別的,正是血脈相連的族人啊!
一個家族,沒有血脈相連的族人,怎么可能繁榮壯大?
一開始,家族中的掌權者,還打算強行阻止,不準那些子弟離開家族。
可一個二個也就罷了,所有庶子出走,阻止得了么?
都是一個家族的人,總不能把我殺了吧?
正如州牧使君邢安民右將軍說的那樣,嫡系是族人,庶出便不是了?
雖然是庶出,但這些庶子們也是讀書人,知識面廣,見識高,可不會被輕易嚇住!
這種場面,連始作俑者邢道榮,都沒有想到!
他原本還打算慢慢誘導那些庶出子弟,甚至都想好了,就以那個韓束為突破口。
通過為韓束主持公道,激發世家庶子們獨立門戶的決心!
但沒想到,壓根用不著他出面,這些庶子們集體行動,世家奴仆無數,卻拿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
“高!”
得知這一切后,邢道榮獨自一人在書房中,透過窗戶看向天空,撫掌而嘆。
“我特么真是太高了!”
邢道榮不斷的贊嘆,毫不吝嗇,給了自己許多高大上的贊美詞匯。
他起初的目的,只是想慢慢的來,通過這種內部分化的方式,一步步瓦解世家。
卻不成想,竟然一步到位了!
沒錯,那次微服私巡后,他自個琢磨了一整天,又和龐統等人商議了一天,為的就是瓦解世家,從根上解決這個問題。
說起來,這個策略,他初穿越過來的時候,就在琢磨了。
什么策略?
說白了,就是根據漢武帝劉徹的‘推恩令’而來!
什么是推恩令?
言簡意賅,一句話,‘諸侯王必須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
漢武帝之所以執行這個策略,為的是將劉姓王逐步分化,將他們的封地一代代縮小,最后無法對皇室形成威脅!
他成功了!
漢武帝之前,漢朝的叛亂,幾乎全是劉姓王發起的,比如‘七國之亂’什么的。
但‘推恩令’實施后,大漢再也沒發生過劉姓王叛亂的事情。
當然,那些不斷分封下去的封地,最后全部消失了,而最初劉姓王的后代,逐步變成平民,雖有皇室血脈,卻無半點特權。
就連活下去,也要靠自己努力工作。
最出名的,莫過于中山靖王之玄孫,靠織席販履為生的劉大耳!
歷史上,要說什么策略最被對方輕易接受,不花一兵一卒,就能永久解決隱患,當屬‘推恩令’!
漢武帝執行‘推恩令’的時候,目的是什么,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了。
那些劉姓王,更是第一時間就察覺了。
但他們沒辦法,只能接受。
還得欣然接受!
為何?
嫡長子只有一個,其余嫡子和庶子則無數,都是你的兒子,難道不愿意給他們一個安穩的生活?
所以,漢武帝之前的年代,劉姓王越來越多,尾大不掉,不能強行取消,更不能冒著‘同室操戈’罪名討伐的局面,一紙‘推恩令’就輕易的解決了。
還皆大歡喜!
邢道榮前世,最佩服的政策,就是‘推恩令’!
漢初開始,不斷分封出去,世代罔替的劉姓王諸侯,和同樣世代罔替的世家家族,是不是很像?
這個時代,世家并不是落后分子,相反,他們反倒是先進分子!
所以,邢道榮的目的,不是消滅世家,從來就不是!
但是,世家必須被遏制。
因為,只要不斷膨脹下去,世家最終必然會成為左右朝廷,左右皇室,為一己之私,枉顧天下的蛀蟲。
比如晉朝,那個華夏最腐朽墮落的朝代,最腐朽墮落,沒有之一。
這是邢道榮不能容忍的。
如何保持世家的先進性,同時又不讓它肆意生長,最后無法控制呢?
邢道榮想到了‘推恩令’。
這個時代的世家掌控一切,任何外力都不可能和世家抗衡,但世家自己可以!
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如同當初漢武帝瓦解劉姓諸侯一樣,將世家瓦解掉!
或者說,可以讓第一代世家享盡世間尊榮,但從第二代開始,就要消減,一代代消減下去,直到變為平民。
就如同尊貴的中山靖王死后,他的后代,一步步變成織席販履之輩那樣!
這么做的關鍵在于,要讓世家同意,并且真心接受!
沒問題,就如同邢道榮現在做的那樣,就如同當年‘推恩令’剛出來時候的樣子,世家當中,除了嫡長子,哪怕是嫡子,也全都欣然接受。
這就是‘推恩令’的厲害之處!
當然,針對世家的另類‘推恩令’,到底和漢武帝當年的‘推恩令’有差別,二則不可能簡單的模仿。
這也是邢道榮一直沒有真正推出來的原因。
但如今,他的聲望在荊南如日中天,麾下文臣武將忠誠度個個90以上,讓他有這個底氣和能力,在自己的治下施展這種手段。
效果很好!
非常好!
“呵呵呵呵呵!”
一個人在書房,邢道榮越想越得意,禁不住的呵呵笑了起來。
世家是諸侯的助力,但也是掣肘!
這個時代,雖有法制,但大體還是人治!
包括邢道榮在內,當今天下,所有諸侯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糧食,都不是通過稅收得來。
而是各大世家的‘捐獻’!
比如荊南,各世家對邢道榮的幫助,其實就是每年固定‘捐獻’,甭管是被強迫還是真心,名義上就是‘捐獻’。
每一個諸侯的起事,都是在世家豪門的‘捐獻’幫助下起來的。
否則,諸侯的糧草從哪里來的?
收稅?
世家從來沒有繳稅的習慣,更沒有這個覺悟。
即使向他們征稅,能知道他們的人口幾何?田畝數目?等等被掩藏起來的數據么?
真要這么干了,惹得世家不滿,斷了‘捐獻’,那才是一件麻煩事!
董卓當年,不就是這樣么?
嗯,太遠了,和荊南關系也不大,董卓就不提了,總之,想通過向世家豪門征稅,滿足諸侯所需,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從那些飯都吃不飽的平民身上收稅?
別逗了!
曹操,袁紹,袁術,孫堅,劉表等等,無不是靠世家‘捐獻’,或者說接濟,才能招兵買馬,成為一地諸侯。
就連織席販履之輩劉玄德,也一樣靠馬販接濟,才能招到第一批人馬。
世家豪門的這種‘無私’幫助,對諸侯們來說,早期自然爽的很,但越往后,帶來的后遺癥卻越大,而且根本沒辦法擺脫!
這,其實就是三國時代的政治格局。
稅收?
不存在的,沒有稅,就算有,也早進世家腰包了!
邢道榮處心積慮的想出類似‘推恩令’的辦法,目的就是瓦解世家老大不掉的后遺癥。
世家可以有,不但要有,以后的歲月,他還會不斷扶持世家。
卻絕不會讓少數世家膨脹起來!
將世家化整為零,以征稅取代‘捐獻’,法制取代人治,這才是邢道榮想要的。
每一個杰出人才,都能建立一個‘世家’,但他之后,家族卻必須分給所有兒女,如‘推恩令’于劉姓王。
這種做法,世家將無法隱瞞人口,無法逃避稅收,更沒有和中央對抗的實力和潛力!
一句話,老老實實為邢道榮打工,高官厚祿都會有,爵位也會有,甚至封地也會有!
但僅限第一代!
后代能不能取得和先輩一樣的地位和尊榮,那就看他們的貢獻了。
三國時代,是一個視榮譽更甚于生命的時代,邢道榮很欣賞這一點。
所以,他打算將這一點保留下來。
怎么做?
首先,有功者必須重賞,官位,權力,榮耀,乃至封地,甚至軍權,他都可以給!
但這些東西,只限本人!
后代也會照顧,卻會逐步減弱,最終消失無痕。
即使后代中出了一個人才,也會另外建立家族,走同樣的路。
這些,就是深藏邢道榮內心的打算!
鼓勵庶出子弟自立門戶,只是第一步。
過幾年,他會強令世家家主死亡后,將家產分給所有子弟,不得只給嫡長子或其他家族繼承人!
家主死后,家族沒有繼承人,只有分家!
當然,這么一來,耕讀世家勢必蕩然無存,耕田倒罷了,詩書傳承卻會面臨巨大的危險。
還有那些平民,佃農,雇農等,也面臨不識字,看不懂書的困境。
不過,后世而來的邢道榮,豈會沒有對策?
一步步來就是了!
飯要一口口吃,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邢道榮心中有數。
前世的北極熊和兔子,都想改革。
一個一刀切,直接蹦著硬來,結果舉國崩潰,社會倒退幾十年。
另一個慢悠悠的,局部入手,逐步改變,最后成長為老鷹都贊嘆不已的強壯兔子。
有了這些經驗,邢道榮豈會急著一步到位?
哥不是王莽!
哥前世讀過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