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六十五章 去掉兩個字

  “我發現了一本雜志,路遙竟然在上面發表了隨筆。”

  馮明煞有介事地把《女友》擺在于東桌上時,于東正在看陀氏的《卡拉馬佐夫兄弟》,這本書他非常喜歡,沒事就會拿出來看看。

  陀氏也是他非常喜歡的一個作家,在他心中的地位可能僅次于契訶夫和卡夫卡。

  于東將目光從書上移開,看向桌上的那本《女友》。

  這本雜志他知道,是一部女性雜志。

  于東抬頭看馮明,“這是你從吳老師那邊拿來的吧。”

  馮明撇嘴道:“這是重點么,重點是路遙的作品在上面發表了。”

  “那又怎么樣?”

  馮明激動道,“怎么樣?這可是一部女性雜志,跟主流文學距離十萬八千里。這證明主流文學界容不下路遙,容不下一個矛盾文學獎得主。”

  看到馮明義憤填膺的樣子,于東覺得挺有意思的,主流文學界看不上路遙,那不是大家早就知道的事情么?

  當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被《當代》拒稿,好在《花城》收容了它。

  但是后來第二部就沒有雜志要了。

  到了第三部,也只是發在了《黃河》上。

  要不是路遙得了矛盾文學獎,估計《女友》都不會要他的稿子。

  沒有得到于東的回應,馮明搖了搖頭,嘆息道:“我看了這篇《早晨從中午開始》,感覺路遙的病恐怕已經非常重了。”

  已經快不行了,于東也在心里嘆了一句。

  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早晨從中午開始》完結后的這一年,路遙就去世了。

  有人說路遙是為了《平凡的世界》拼盡了生命,于東并不完全同意。

  路遙主要還是生活作息太差了,每天兩包煙,半夜睡覺,中午起床,這樣的作息怎么都不會好。

  他即便不為《平凡的世界》耗盡生命,也會因為其他作品走向一樣的結果。

  終歸是可惜了。

  “你把雜志留下來吧,我看看。”

  “你看吧,看完給我。”馮明說了一句,搖著腦袋走出了于東的宿舍。

  于東看完《早晨從中午開始》后,給路遙寫了一封信,言辭懇切地表達了自己的關心。

  他原本想要去看看路遙,不過又覺得自己跟他不認識,貿然過去實在不太合適,而且見了面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倒不如不見。

  十月二十一日,于東的新書《最后的城》正式發售。

  第一波的市場反饋良好,一個禮拜就賣出去近一萬本。

  但是后續關于這本書的評價卻出現了兩極分化。

  于東的忠實書迷們,表示這本書非常好,為國內科幻注入了一股新的潮流,生物朋克這個國內科幻極少提到的概念卻被于東營造出一種新體系即將誕生的感覺。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小說里面對西方國家丑化太多,把中國寫得太厲害,屬于夜郎自大的自嗨情節。而且這部分人還大多不是普通人,都是知識分子。

  他們認為于東蜷縮在國內寫科幻,不能放眼世界,眼界太小,認不清中國與世界的差距,也不了解國外的民主優勢,這樣肆意地臆想會給受眾錯誤的引導。

  這些人還說得振振有辭:一個國家想要發展,一個民族想要發展,首先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不能抱著嫉妒心意圖用虛構的劣質文學來消除自己的自卑。

  這話說得還真沒錯。

  但是卻用錯了地方。

  于東也不知道這些人怎么突然關注起科幻小說來,不過有了他們的關注,反而對小說的銷量很有益處。

  被他們罵著罵著,書倒是越來越好賣了。

  不但這本書越來越好賣,科幻小說也一下子出圈了。

  好多人買了書之后,還都要罵上一句,這些人不僅僅罵于東的科幻,連于東的其他作品也都罵上了。

  說于東在主流文學界不停地搞批判,揭露社會黑暗,到了科幻界卻開始討好政府了,妄圖用科幻小說走紅色文學道路,是個不折不扣的兩面派。

  又有人把《第二世界》扒了出來,說這本書里面其實就有媚上的苗頭了,因為小說里面經常若有若無地提到中國的科技發展最為迅速。

  其實于東也沒預料到這次引起的反響這么強烈,因為他已經在《最后的城》里弱化了中國的力量。

  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這么多人看不慣。

  也就是說,這些人的自卑心已經超過了于東的想象。

  搞笑的是,新一期的《讀者文摘》里面刊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最后的城市》,而且作者筆名叫干東。

  這篇文章里面說了好多美國那邊的優勢,列舉了不少“證據”,證明美國是民主國家,被跨國公司掌控絕對是無稽之談。

  不過這還不是最搞笑的,最搞笑的是,這一期的《讀者文摘》剛發布沒兩天,于東就收到他們編輯部的來信跟他約稿。

  而且邀稿理由冠冕堂皇,說是為了促進學術交流,兼容并蓄,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一起提出來大家相互學習。

  于東覺得挺有趣的,你《讀者文摘》什么層次的雜志,也好意思談學術交流?

  學術交流跟你沾得上邊么?

  連干東和《最后的城市》都出現在他們雜志上,這個雜志還有底線和立場可言么?

  后世有人說《讀者》是公知聚集地,雜志的意識形態有問題,這可冤枉他們了。公知不公知的,跟《讀者》關系不大,他們只不過看什么流行就刊登什么,只是恰好某段時間國內外信息不平等,國內民眾對國外好奇,所以隨便編個國外的段子都很吃香。

  于東還給他們回了封信,“委婉地”拒絕了他們。

  “貴刊致信與我邀稿,無奈才疏學淺,恐難勝任,故此拒絕。不過我倒是可以為貴刊提供其他幫助,貴刊最近因為刊名官司纏身,我看官司不用打,貴刊肯定先投降,不如我先為貴刊想個名字,去掉文摘兩個字,單叫《讀者》,貴刊如果覺得可行,直管采用,本人不收取任何費用。”

無線電子書    溯流文藝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