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章 憤怒的德國

無線電子書    從鄉村球隊走向豪門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7月20號,第一屆內部青訓聯賽順利開展。

  霍芬海姆青訓第一場比賽的對手是巴登公牛青訓。

  在青訓訓練場中,四場比賽同時進行。

  對于這場循環對抗賽,兩邊小球員們都顯得極為重視,他們知道自己代表的是俱樂部的榮譽,因此都踢得格外認真。

  四場比賽的裁判員都是外部聘請,盡量做到公平公正。

  考慮到各梯隊的體能,比賽時長也由少至多。

  例如,U11-12小球員們的比賽時長稍短一些,而U17-18球員則是基本按照90分鐘的賽制。

  一場對抗賽下來,有輸有贏,算是皆大歡喜。

  霍芬海姆贏得了U11-12比賽的勝利,這場比賽中小雷奧展現了驚人的控球能力,獨中兩元。

  霍芬海姆總共獲得了兩勝兩敗的戰績。

  贏得分別是U11-12跟U15-16。

  輸掉的則是U13-14跟U17-18。

  比賽過后,無論是教練員還是小球員們都感到極為滿意。

  畢竟,他們很少能踢這種真正對抗賽,他們對內部青訓聯賽展現了極高的性質。

  對于這種成效,張現還是頗為滿意的。

  現階段的內部青訓聯賽已經正常運轉起來,至于如何走向更高處,則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做準備了。

  在張現低調布局的時候,整個德國足壇卻猶如火藥桶一般被爆炸了。

  ......

  2010年的世界杯在五天前結束。

  決賽由意大利以及西班牙之間進行,最終由意大利打敗了西班牙這個歐洲杯冠軍,捧得大力神杯。

  意大利在這屆世界杯展示了什么叫‘青春風暴’。

  憑借著一眾平均年齡21歲的青年近衛軍,一路橫沖直撞,最后干翻斗牛士軍團西班牙,最終捧得大力神杯。

  這不僅是意大利的成功,同時也是意大利青訓的成功。

  在賽前,很多人曾調侃意大利的陣容。

  稱他們放著那么多大牌球星不用,非得找一幫娃娃踢世界杯。

  但打臉來的也快,就是這幫娃娃干翻了所有參賽球隊,憑借著一往無前的氣勢,將意大利送到世界頂點。

  這令那些賽前調侃意大利的媒體感覺到臉頰生疼,他們被狠狠的打臉了。

  其中最慘的無疑是德國了。

  世界杯八分之一決賽,德國VS意大利,很多人以為這將會是德國憑借豐富的碾壓局,但事與人違。

  碾壓局是碾壓局,但卻不是屬于德國的碾壓局。

  當意大利的青年近衛軍的靠著犀利的跑動,徹底捅穿德國的防線,幾乎已羞辱的方式灌進五個進球之后,這些德國大牌球星們一個個都傻眼了。

  別說是,德國球星們,就連現場的德國球迷都懵了。

  這場比賽,意大利不知道踢哭了多少德國球迷。

  賽前雄心勃勃的德國球迷怎么也想不到,他們會敗給一眾娃娃兵。

  賽后,憤怒的情緒近乎蔓延這個德國。

  首當其沖的是德國足協。

  以德國足協主席布茨為首的保守派被憤怒的德國球迷罵的抬不起頭。

  為了平息球迷的怒火,德國足協只能宣布布茨由于世界杯成績問題,引咎辭職。

  這也宣告著在這場德國改革派以及保守派的對壘中,保守派正式退出舞臺。

  新任德國足協主席為41歲的改革派代表-馬蒂亞斯.薩摩爾。

  這是一位有著銳利的眼神以及鷹鉤鼻的少壯主席。

  在就職儀式上,他表示,德國足球該到了改革的時刻,老一輩的方式已經不適用于如今的高速發展的足壇。

  他希望德國可以進行足球改革,吸引更多的資本流入市場。

  當然,他也沒有頭鐵到直接拿50+1開刀,畢竟這玩意誰碰誰惹一身灰,這一政策在德國已經根深蒂固,想要解除政策,不是一兩天可以完成的事情。

  但話語間,薩摩爾仍是表示出這一方面的傾向,但并不是特別明顯。

  畢竟他才剛剛上任,在獲得一些中小球隊的支持之外,他還需要保證現在的局勢不要繼續惡化。

  為此,他決定開始重整青訓結構,廢除‘計劃青訓’,以八年為期,尋找一個適合德國的全新的青訓模式。

  不得不說,這一言論下來,正面擊中德國球迷憤怒的問題核心。

  德國年輕球員為什么出現斷檔?

  德國在1990年之后,為什么一直在吃老本?

  為什么德國就要被意大利那幫娃娃們揍得抱頭鼠竄。

  他們急切的想要看到新一代的成長,或者說,他們對于這一代的球星們幾乎失去了耐心。

  足足三屆世界杯,德國都是倒在十六強。

  今年過后,歐洲媒體是不是要將他們嘲諷為世界杯16郎?

  這是德意志戰車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他們想要重回巔峰,他們想要重拾驕傲,那么一切將從改革開始。

  為此,整個德國足壇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

  在德國足協的督促下,德丙球隊成為青訓試點。

  之所以選擇德丙級球隊,那是因為德丙球隊夾在一個極為有利位置。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若是貿貿然對德甲、德乙球隊的青訓進行改革,很可能搞崩德國足球的青訓模式。

  若是尋找低級別球隊做青訓試點,反饋的信息也得不到有利的佐證。

  而這種情況下,德丙球隊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為此,德國足協向德丙球隊進行撥款,讓他們大力發展青訓,同時尋找青訓新模式。

  這一度令各級球隊感到分外眼紅。

  ......

  除了德國國內之外,世界杯結束之后,歐洲轉會市場也呈現一片混亂。

  臨近賽季開始,在世界杯表現優異的球員均都登上了各大球會的轉會目標當中。

  例如在世界杯表現優異的意大利青年近衛軍,幾乎被群狼環伺。

  其中以英超的吃相最為難看。

  作為商業化最成功的的聯賽,可以說,英超俱樂部各個富得流油。

  他們構建為英超掃蕩隊,直接扎入意大利市場,開始揮舞著英鎊大肆搜刮天才球員。

  其中,在這屆世界杯表現優異的意大利射手.本杰明成為大多數俱樂部的目標。

  世界杯前,本杰明的身價僅有500萬歐,但在世界杯之后,他的身價被炒上了3000萬歐,即便是如此,仍有大把的豪門球隊競相追逐。

  本杰明的身價一路攀升,最終來到5000萬,這也打破了足壇的最高身價。

  最終,英超斯坦福的老板阿布扎克比,豪擲5200萬歐,成功拿下意大利超級射手本杰明,并且開創了足壇嶄新的轉會記錄。

  而在德國足壇也出現了一種怪異的現象。

  在世界杯失利的德國球星們,大部分人選擇了離開本土賽場。

  有些人加盟西甲、有些人走向英超、有些人走向了意甲,更有些人去往法甲。

  一時間,德國轉會市場竟是風聲鶴唳,他們有些不明白,為什么這些球星們不再愿意留在德國本土聯賽,而是背井離鄉,走向其他聯賽呢?

  對此,德國一個角落的鄉村球隊中,一名東方面孔男子看著反映這個問題的報紙,給出了答案:

  “給的錢太少唄!”

無線電子書    從鄉村球隊走向豪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