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五一章 拉清單

無線電子書    從大學教師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1984年是個變革之年。

  人民廣場上,穿著喇叭褲提著錄音機跳著霹靂舞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理發店里,想燙發的女孩子永遠都要排著長隊。

  因為,那里面竟然是一個小子一邊跳舞一邊在唱歌,“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

  這不是來搶生意的嘛。

  今年,文壇也正在發生著一些能夠改變時代的大事。

  24歲的于華終于棄醫從文,發表了《星星》,《竹女》,《甜甜的葡萄》等知名,走向了作家之路;

  還在讀書的莫言,用三天時間寫出了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紅蘿卜》;

  也是在這一年,32歲的王曉波打算去花旗國尋找自己的妻子李銀河,結果買的最洋氣的新衣服只是一身運動裝。

  又是這一年,大學畢業分配到政法大學的茶海生第一次用海子做筆名發表了作品《亞洲銅》。

  還是在這一年,那個長得很好看的女演員陳沖放棄了國內的大好前途,跑去了花旗國跑龍套;

  而29歲的渝州妹子小青姐已經紅透了半邊天,她不但做過央視的春晚主持人,還在去新家坡訪問的時候被評為“億分之一”的大美人,這可比后世那個四千年一見的美女厲害多了。

  沈光林的生活狀態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變,還是過著跟以往差不多的生活。

  只是,他這次被打臉真的很受傷,至少很多人覺得他會很受傷。

  大家都覺得,沈教授是一個驕傲的人,但是他的實驗室受到這種侮辱,他卻無能為力,這很惡劣啊,實在是破壞了知識分子受尊重的形象。

  大家開始議論,你看,即使像沈光林這樣的人,受到屈辱不也就只能是這個樣子嗎,咱還是出國去吧,國外的月亮更圓。

  時間來到第三天,沈光林對外界什么也沒有說,什么也沒有做,晚上照常陪著李蓉去看電影。

  他已經決定了,如果再過一天,老爺子那邊還沒有動作的話,那他就要自己行動了,大不了魚死網破而已嘛。

  反正都已經這樣了,晚上還是要正常去看電影的嘛,不要老是去想這些煩心事。

  畢竟,即使是在當年的七千人大會上,大領導都說過的:白天出氣,晚上看戲,兩干一稀,大家滿意。

  福緣門附近放電影,露天的野生電影,沈光林和李蓉晚上就去看戲了,就差白天找機會出氣了。

  晚上的電影很是精彩,畢竟搭起一塊電影熒幕不容易,這種野外放映場,一個晚上可以看兩場。

  今天的第一場電影是《少林小子》,另一場是《一個美國飛行員》。

  《少林小子》是李聯杰在香江的第一部電影,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沈光林以后來的眼光看了也是不錯的,雖然劇情并不怎么出奇,但是這種描述愛情的故事還是受眾很廣的,只是可惜了遇人不淑的黃秋艷。

  不過,另一部電影《一個美國飛行員》估計就是純粹的宣傳片了,電影內容講述的是花旗國飛行員在華夏支援抗戰,英勇負傷,被當地民眾救走,幾十年之后又回來找老朋友團聚的故事。

  大概,花旗國的演員總統要來訪華了吧,全國上下特別的重視,媒體上也是一片向好的報道,在這個年代,他們真的是我們的好朋友,所有的武器和各種技術都是對我們開放的。

  時間來到實驗室被圍攻的第四天,沈光林決定正常去上班了。

  不去也不行了,因為,今天有領導會帶著驗收組來查看他研發的紅外相控雷達。

  如果不是如此,沈光林根本不愿意過來的。

  他之所以過來,也是因為他接到李辦的通知,領導調研雷達也很重要,不要置氣。

  行吧,堅決配合。

  在京城平谷北部山區,有一個叫做掛甲裕的地方,這里靠近密云水庫,風景如畫。

  如果只看自然風光的話,這里就是一個世外桃源,但如果看人民生活水平的話,民生略有些艱難。

  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就在這層層大山里,某個山谷竟然還隱藏著一個武器試驗場。

  他們平日深入簡出,沒人知道他們是做什么,有著怎樣的機密和過往。

  在三線建設的年代里,這樣的事例很多。

  這個小基地的負責人姓吳,叫做吳迪。

  沒錯,就是吳迪是多么寂寞的那個吳迪。

  吳迪在這里工作已經很多年了,雖然風景美如畫,可還是厭倦了這里的生活。

  他申請了很多次轉業,終于在老領導趙所長的下可以轉業了,而且就轉業到京城,哪怕行政級別低一些也無所謂。

  吳迪平素是一個謹慎的人,做事滴水不漏。

  通常,交給他處理一件事情,他可以做到里子和面子全部保全。

  前段時間,幫助老領導解圍就是他轉業之前的最后一次神來之筆。

  咱做事就是這么講究哈,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做得漂亮不?

  只處理打人的那幾個門衛就夠了,這樣又找回了面子,又沒有過分的得罪不知道底細有多深厚的人,想想就覺得自己這件事干的漂亮。

  干部轉業一般都是回自己家鄉的,他能夠留在京城,也是因為他會做人,能做事。

  昨天,他終于接到了最新的轉業通知,要他今天就去單位報道,具體職位是到海甸區后廠棉站做站長。

  他是革命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

  棉站是個好地方,只要是供銷體系的,都是好工作。

  吳迪也不糾結,收拾收拾行李,然后就去新單位報道了。

  后廠供銷社的規模不小,棉站是他們一個獨立的單元,還有自己的倉庫呢,占地真的不小。

  只是,稍微有點奇怪的是:他明明是站長,去棉站上班,竟然還要自己先領鑰匙。

  難道棉站就沒有其他工作人員了嗎?人浮于事的現象也太嚴重了吧。

  到了棉站才發現,竟然還真沒有人上班,就他吳迪一個人。

  后廠供銷社的這個棉站有些歷史了,但是,也因為這里距離京城太近了,周圍的農戶竟然連一畝棉花都沒有種。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兩年了,現在,連個防線織布的農戶都沒有了。

  大家分了責任田,都張羅著種菜去了,畢竟蔬菜可以賣給京城居民,賺得一些外快。

  有這樣的條件,誰還想著去種棉花啊。

  以前,農民是不讓進城賣菜的,他們只能種點棉花換點零花錢。

  但是,那個時候的棉站,壓根就沒有一個好人。

  因為,棉站收棉花是很惡劣的,一等棉是29棉,他們是不會給評的,說是只有西域棉才給這個等級;二等棉是25棉,他們也不給評,認為顏色不夠白,水分太足。

  現在,風水終于輪流轉了,棉站確實還在,但是已經很久沒有農戶賣棉花了。

  吳迪也是兩年以來的第一個到棉站上班的站長,但凡有點關系的人,早就調走了。

  獲知這個情形,吳迪還是有點懵啊。

  這么快就成孤家寡人了?

  而棉站的斜對面,好像是一個叫做長城生物科技的合資公司,它是不是跟京城大學有點關系啊。

  其實吳迪的情況還算好的,畢竟有一份正式工作,但是趙丹陽就不一樣了,他竟然失蹤了!

  上班不久,出了趟門,然后再也沒回來。

  有時候,李辦的做事風格就是簡單粗暴,沒有絲毫道理可講。

  小趙中午沒有回家吃飯,起初家人也沒有在意,但是,晚上夜不歸宿就有點嚴重了,這不是他該有的生活狀態。

  打電話到單位去問,小趙早就出么了,今天已經一整天沒來上班了。

  這是怎么了?人失蹤了?

  老趙趕緊報了警,派出所也來了人,他們例行詢問:最近他有沒有得罪人?

  有!他最近得罪了京城大學的某一個實驗室的一些人。

  地址:

無線電子書    從大學教師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