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六六章 犬子

無線電子書    從大學教師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沈光林突然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這是陰&毛的味道。

  他的論文投遞出去已經超過兩個月了,這么久才回信本身就不正常,而且第一封回信就是被拒了更加不正常。

  信里沒說任何原因,也沒有審稿人回復。

  如果不是論文被翻的很舊,沈光林甚至都懷疑他們有沒有看過了。

  但是對方就這么干了,干脆的連個拒絕的理由都沒有給。

  這極為不正常。

  你們想干什么?

  攔下我的論文,發表別人的?

  這種事沈光林真的聽說過,沒有想到他也會有碰到的一天。

  任誰碰到了這種事情,都不可能不往這個方面想吧。

  這就好比,女朋友天天準時下班回家,睡覺的時候就是不讓你碰,結果人家包包里還天天放著杰士邦。

  那是野外求生用的么?

  野外確實好用。

  可以用來當水袋,而且可以利用凸透鏡的原理用來生火。

  據說,川藏線上這玩意就很多。

  沈光林對于納米現象準備的可謂是極為充分的。

  尤其納米效應,整個學界這是他第一次歸納整理,而且黃金三條都提到了,任誰看了都得驚艷。

  納米效應極為淺顯易懂,除了沒有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加持,這些原子和分子都看不到,現在納米效應的現象一直都存在,只是大家給不出解釋而已。

  沈光林給出的解釋異常完美。

  但是,對方竟然不問青紅皂白的就給拒了。

  沈光林也不是沒有做過準備,各個階段的各項研究資料都有,但是備不住別人故意使壞。

  如果以陰謀論來講,對方知道你是第三世界的人,故意攔下你的論文,然后自己開始撰寫,提前發表。

  一旦被別人占領了這個高地,抗下了這桿王旗,那還有他沈光林什么事。

  誰率先提出納米效應理論,誰就站在了王旗之下。

  沈光林猜測的是對的,真的有人準備截胡他了。

  這是一位叫做尼古拉斯的學者,對方也確實是在研究這個領域,只是沒有他研究的深入而已。

  如今,看到了沈光林投遞的論文,對方著急了,肯定是要想方設法的攔一攔的,然后自己去搶先占領這個高地。

  或許,對方正等著沈光林再次投遞呢,然后再耽擱幾個月,然后再次退回。

  這樣操作幾回,科技的高地就被別人占領了。

  沈光林反應速度很寬,在收到回信的當天就決定主動發起一場戰役。

  戰斗吧,皮卡丘!

  沈光林迸發了熊熊的斗志。

  跟一個論文刷子拼速度,你們都還嫩了點。

  沈光林甚至嫌棄用手寫論文太慢了,還專門購買了打字機。

  用打字機打字跟后世用的鍵盤差不多,只是打錯字了不能修改。

  不過也沒關系,讓學生們謄抄修改就是了,他們就是干這個活的。

  只要先把論文整理出來了,那就立刻拿去發表,而且參考文獻就只參考自己的論文。

  哥哥就是要完成一個閉環。

  你們不是要搶成果嗎?

  我把所有的高端期刊雜志全都投一遍稿,你拿什么去攔?拿什么去搶?

  你們能量不是比天還大么,能夠攔住《自然》,還能攔住《科學》,《RPL》?

  就算你們都能攔住這些期刊,難道你們還能攔住一份普通的報紙不成?

  我花錢登報行不行?

  只要理論推廣開了,這成果就是我一個人的,誰都別想過來分一杯羹。

  沈光林記得,曾經有個經典的理論叫做一魚多吃。

  所謂一魚多吃,也就是一條魚分不同的部位來烹飪,從而利益最大化。

  就像三文魚一樣,魚皮可以涼調,魚肉好的部分可以做刺身,其他部位可以做水煮魚,魚頭可以做剁椒魚頭,魚骨可以熬湯。

  其實說白了,也就是一女嫁多夫唄。

  作為資深海王,這點多線操作的技能還是有的。

  說干就干。

  沈光林立刻就把自己原本濃縮的論點拆分出來,一個點一個點的去闡發,每一個小點都可以寫一篇不錯的文章了。

  沈光林真實火大。

  原本想以普通人的身份與你們相處,換來的確實疏遠,我不裝了,我攤牌了。

  我沈光林走過的路,要讓你們無路可走!

  “小沈,聽說你最近挺忙啊,是《自然》要發表了嗎?”

  竇委員自從論文確定在RPL發表之后,動不動就到沈光林這里來,他絕對不是來蹭吃蹭喝的,雖然紅燒肉味道確實不錯。

  他就是對小沈的科研精神感到好奇,同時手里還有一篇不錯的論文,想拿給《科學》試一下,看小沈有什么建議。

  “誰說我要投遞《自然》了?要投也是投《科學》。”

  沈光林只能假裝平靜,畢竟無理由退稿還是蠻傷的。

  “你們學校的收發室都說了,你收到了一封《自然》雜志社的信件,是不是小改,論文關于哪個方面的?給我看看唄。”

  竇委員表現的很熱心,他可以保證,絕對沒有其他心思,就是單純好奇而已。

  這也是中年人跟年輕人交流的一種方式。

  沈光林也是氣餒:“《自然》哪里是那么容易上的,我以后都不會再投稿《自然》了,只投給《科學》。”

  “那是怎么了?有什么事情發生嗎?”竇委員更加好奇了。

  “鷹國人太難打交道了?他們不按套路出牌。”想到這個,沈光林也是惱火。

  “怎么會?咱們的教材用的都是倫敦標準發音呀,他們是跟咱們建交最早的西方國家吧,早在1954年就建立外交關系了。”

  沈光林拿出了《自然》退給自己的論文,交給竇委員,讓他自己去看。

  “這是我研究的全部精華所在了,結果《自然》看都不看就給我否了,而且理由都沒有給一條。”

  竇委員拿過論文開始看。

  厲害!

  牛逼!

  這是開創性的論文呀!

  這怕是要開天辟地呀!

  小沈這是什么腦子?

  他竟然能夠從這種現象中聯想出量子力學的場景!

  納米效應并不高深,進入的門檻其實并不高,但是研究范圍極為廣闊,尤其是在材料方面。

  甚至,老竇都忍不住想:“如果這篇論文的觀點是我提出的?如果我現在回去開始研究?如果......”

  不能再如果下去了,沈光林的這篇論文太有價值了,是誰看了都得動心。

  “這么好的論文,是怎么被拒的呢?他們沒給理由嗎?”

  “你都看過了,多一個字都沒有,你說是什么原因?”沈光林的語氣里充滿了嘲諷。

  任何一個學者,都顯而易見的能從這篇論文里得到啟發,不可能《自然》雜志社的人看不到。

  “莫非......”

  “是的,就是你想的那樣。這個課題太大了,他們不想讓一個東方人站在這個制高點上,因此他們不愿意承認是我的成果,估計正在有一波人排著隊搞剽竊呢。”

  “那你有什么打算?”竇委員恢復了清明,也順勢提出了對沈光林的關心。

  “我準備登報。”

  “怎么登報?”

  “花錢登報,分幾步走吧。首先,我準備多寫幾篇論文,投遞到不同的雜志社,如果能發表當然最好,不能發表就自己找報紙刊登,選擇影響力比較大的報紙。”

  這是個好主意!

  沒想到國際學術圈的水也有這么渾。

  學術地位實在太重要了!

  人就是江湖!

  沒有人可以退出江湖。

  在金老爺子的里,宗師們培養弟子,為的就是自己有一天年老的時候又仇家找上門,有弟子可以代為出站,保護自己周全,保全門派勢力。

  學術圈的學閥斗爭也是這樣的。

  沈光林決定,自己要扛起王旗,自己要做一名學閥。

  “有什么可以幫忙的嗎?”竇委員覺得自己應該也可以幫他一臂之力,這樣自己撰寫一點納米的論文他應該就不會生氣了吧。

  原來研究材料的時候,有些實驗現象他正不好解釋呢,現在看了沈光林的論文之后豁然開朗,簡直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

  “還真有,你幫我找個研究生物的人才吧,我的生物實驗室也該投入運營了。”

  “犬子如何?”

  地址:

無線電子書    從大學教師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