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五章 慣例

無線電子書    從大學教師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看到沈光林起身就走,劉副校長伸手攔了一下。

  不知道是慢半拍還是怎么,等沈光林出門了,他才揮揮手,看起來像是告別儀式。

  沒有能夠攔下沈光林,李老師和劉副校長都僵硬了一小會。

  過了大約幾秒鐘,劉校長這才氣憤的道:“年輕教師沒有受過社會教育,也不知道是誰慣出來的臭毛病。”

  又尋思了一秒鐘,他才接著說道:“不行,將來評先評優的時候,我一定要好好說道說道。”

  “老劉,劉校長唉,評先評優是什么時候的事了,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現在我的論文怎么辦?”

  “別急,你把你的證據整理出來,我給你做主。這件事一定要嚴肅處理,剽竊之風不可取,我一定要爭取給他弄一個通報批評出來。”

  劉副校長本來無所謂的,現在他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侵犯。

  這個年代,一個單位想開除一名職工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是校長也不行。

  同樣,在這個年代,通報批評是一次很嚴重的政治事件,對任何人都是。

  作為一個學生,如果被通報批評并且記入檔案了會很麻煩,將來畢業的時候無論分配工作還是其他都會受影響。

  當然,老師得到一個通報批評的處分也是一件很頭痛的事情。

  丟人啥的就不說了,一名老師將來要在一所學校工作很多年的。有沒有取得成績并不會被大家看到,但是領到一份處分就會被記得很久,就是好多年過去了仍然會是別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一個人被通報批評了,受到精打擊也就算了,從物質層面來講,也是極其不劃算的。

  被通報批評受處分的老師,一般情況下短期內既不能評職稱,也不能升職,那工作起來的趣味性也是會降低不少的。

  人生在什么階段應該處于什么位置,一切都是有定數的,如果中間的一個步驟被打亂了,那后面想追上來就非常困難了。

  就拿做公務員來講,一級一級的升上去,辦事員,科員,鄉鎮科級副職,鄉鎮科級正職,縣處級副職,縣處級正職,廳局級副職,廳局級正職,高官副職,高官正職,國家級副職,國家級正職。

  中間有一環被蹉跎了,那后續可能就再也沒有晉級的可能了。

  比如,某位職場大佬,因為停妻又娶,被前岳父壓制在東北多年,等出山的時候競爭對手已經無可匹敵了。

  ......

  想處分誰這種事情打電話講一講是沒有用的,只能趁著開會的時候上會說。

  畢竟,這是一個學術爭端,而且對方也有了一定的身份。

  他可是物理系主任的弟子,并不是能夠輕易拿捏的對象。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雙方比拼能量和影響力大小的時候了。

  李老師把自己的論文原稿找出來,資料有不老少,可是沒有一份是帶著日期的,要是后面再手寫加上日期就顯得有點畫蛇添足了。

  這個事情也沒辦法,他只能找那些聽過自己課的同學,聽自己講過相關內容的老師來佐證,不然還真的不一定爭得過那個小崽子。

  而且,他沒有證據證明沈光林的那份論文來源于他,這是硬傷。

  看樣子是不是只能打苦情牌了呢。

  ......

  沈光林也不可能什么工作都不做,他拜師是用來做什么的?

  不就是關鍵時刻抗雷的么。

  老師都不為學生做主,那要你何用。

  何況,現在的道理還在他沈某人這一邊。

  “你確定這篇論文是你自己獨立寫的?”院長很重視,他還真的怕沈光林動用了一些手段從李老師那里“拿”過來的。

  “肯定確定以及一定!寫作的過程中得到過多位老師的幫助,他們肯定都有印象的,我還想著等論文發表了之后給他們一些酬謝呢,他們幫忙的過程我也是有記錄的,這件事情不難查證,雖然不是近幾天的事情,但是時間也不遠。”

  沈光林信心很足,他的數學并不算好,有些公式列出來需要找人計算,因此請教了不少人。

  “那就好辦。”院長大人把這件事應承下來。

  這個老李也是,有事情不找自己這個院長說,反而直接越級告到學校去了。

  就這種人,還想評正職?

  接下來就是各種扯皮論證了。

  既然雙方都沒有后退的可能,那就召開論證會唄。

  雖然是物理系內部的會議,學校還是派了人過來旁聽,這件事要公平公正公開的處理。

  兩個當事人被暫時排除在外,但是他們提供的證據是可以入場的。

  作為主管行政的副校長,劉校長表現的最積極,他第一個發言:“學術不端的事情我們要嚴肅對待,不能因為誰是誰的弟子就姑息養奸。”

  “劉副校長請不要指桑罵槐,這是學術評審會,你出現在這個場合不合適,請你出去吧。”

  院長大人也是有脾氣的,說不買賬就不買賬。

  “你?”

  “請你出去!”

  “我代表校委會,我…”劉副校長主動請纓,沒有收貨尊敬,卻丟了臉面。

  “我們是專業評審,你一個外行過來做什么,聽說你也是學物理的,現在還能看的懂物理公式嗎?”

  “你?”羞憤之下,劉副校長真的出去了。

  下面進入論文評審階段。

  大家都是專業人士,論文都能看懂。

  李教授做的還算嚴謹,有的沒的資料準備了一大堆,都不知道哪些才跟論文有關,哪些無關。

  沈光林遞交的資料也有不少,也有厚厚一疊。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來,任何人想寫一篇論文,不是拍腦袋就可以想出來的。

  有些小說,比如就像一些科技文里寫的那樣,好像隨便張張嘴,然后就能在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了,現實中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即使你有好的觀點,如果沒有經過論證,就連投遞都會缺乏渠道的。

  大家圍讀許久,沒人說話。

  沈光林的人緣并不是真的不好。

  他動不動帶著牛肉去做客,也積攢了不少的好感度。

  而且,他為人大方,誰有經濟上的困難,他一定伸手幫忙,從來不求回報。

  上次,他去香江考察,給每位老師都帶來了禮物。

  當然,大家不是看重他的禮物,是看重他會做人。

  李老師就有點不行了。

  他經濟上也拮據一些,為人特別會算計,基本上從來沒有什么社交行為。

  而且,他什么時候寫的論文大家也都不知道,想必應該不會作假,但是要說沈老師處心積慮的去“偷”他的論文,根本不存在。

  并且,在沈光林準備的資料里,有不少其他老師參與的部分。

  比如,教數學的張老師就幫助他計算了不少推導過程,而且他的一些小論點大家也積極參與討論過。

  沈光林完勝。

  沈光林的論文完成度很高,論點論據準確,引用無誤,而且在輔助資料中,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參與其中的影子。

  反觀李老師的論文,雖然整體思路跟沈光林的差不多,但是瑕疵不少,甚至有些不影響主干的小觀點還是錯誤的,只能說還處于待完善的階段。

  要說從時間起始點上來看,確實李老師的發起時間更早。

  但是,論起完成度,肯定是沈光林的論文更具有說服力。

  接下來爭辯的就是學術創意了。

  這種事情有意義么?

  當然有。

  因為1956年,宇稱不守恒思想的突破是如何產生的,這件事是一個爭端,到現在楊李兩個人誰都放不下。

  雙方當事人入場。

  院長親自主持:“兩位老師,你們的論文我們經過評審,認為兩個人互相都不存在抄襲,兩個人能夠有類似的結論出現,恰恰說明的科學的嚴謹性,科學的本質就是走向同一個終點......”

  沈光林當然知道李老師沒有抄襲自己的,但是自己也完全沒有去李老師那里看過他的資料,并且連只言片語都沒有打聽過。

  “這件事只能算是研究項目的巧合和重疊,也說明兩位在這一論點上達到了相同的高度,恭喜二位…”

  “那成果算誰的?這個課題我做了好幾年了,不可能因為他是你的學生你就偏袒他。”

  李副教授是不怕院長的,甚至為了表達剛正不阿,他也是可以和院長拍打桌子的。

  “沈老師,你怎么看?”

  “我服從學校的決定,我的成果足夠多,并不差這一個小課題。但是我的論文已經發出去了,是不可能撤回的。在國內的宣傳口徑上,我倒是可以做一些讓步,比如兩人共享發現。”

  沈光林覺得自己是占了“先知”的便宜,做的就不好太過分。

  但是即使如此的禮讓,沈光林也沒有獲得感激。

  “不要裝清高了,這個課題是我解決的,成果的歸屬權在我。”

  “好的,那我就不裝清高了,這件事還是按照國際學術專利的慣常習俗來吧。”

無線電子書    從大學教師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