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出來,殿中也安靜了下來。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能夠巡察江西,周鑒的身份,自然是七品御史無疑。
但是,當時的陳循,卻是加正三品六部侍郎銜,本職為翰林學士,門下清流無數,同時入直文淵閣,位在中樞的內閣大臣。
雖然說,那個時候,內閣尚無如今這般顯赫,但是,也算是重臣的級別,那么…
“陛下,周大人查察陳尚書幼子侵田案時,不過一個七品御史而已,和當時已經入直內閣的陳尚書,無論是在品級上,還是在身份地位上,都相差懸殊。”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錢澍轉身對著上首天子開口道。
“如此狀況之下,周大人卻依舊能夠秉公辦案,一律將陳尚書幼子懲治,難道不能說明,陳尚書正是持身嚴正,從不濫用手中之權勢之人嗎?”
此言一出,殿中傾向于陳循是清白的大臣,就更多了。
雖然說,兩件事情并沒有什么聯系,但是就王鉉這樁案子來看,陳英在其中起到的是居中聯絡的作用。
陳循在清流這么多年,從未被人彈劾過收受賄賂,所以,在此案被掀開之后,朝中大多數人,都傾向于認為,收受賄賂的是陳英,而陳循算是被自家兒子逼迫,錢都已經收了,若不辦事,恐會被反咬一口,這才有了徇私之舉。
但是,錢澍這個例子一舉出來,這番推測也就算是被變相的否認了,畢竟,都是自家兒子,沒有道理陳循在當初不護著小兒子,反而會因為陳英而妥協。
要知道,當初那樁案子,因為牽涉到陳循,還是有不少人知道的,陳循的小兒子陳容,因為那件事情,被枷號示眾,這對于陳循這樣看重顏面的人家來說,應該算是最不可接受的事了。
可即便是如此,周鑒還是能‘秉公辦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的確可以證明,陳循并沒有在當初的案子當中插手袒護。
眼瞧著周圍的人開始竊竊私語,其中的內容大部分都有利于陳循,周鑒也有些著急,道。
“當初的事情,陳家也曾搬出過陳循來,只不過本官并未受其所動,所以才…”
“所以周大人是想說,不是陳尚書沒有袒護自家兒子,而是您周大人鐵面無私,有青天之風?”
話還沒說完,錢澍就打斷了他,接著話頭往下開口道。
不過,這兩句話說出來,顯然不是在夸贊周鑒,而是暗含譏諷之意。
夸贊之語,被別人說出來當然是好話,但是,若是自己說出來,未免有些讓人覺得有些不要臉。
而錢澍這話口氣雖然略顯夸張,可明顯就是周鑒沒有說完的話。
因此,他錢澍說完之后,底下頓時響起了一陣低低的議論之聲,其中還摻雜了些許的嘲笑和奚落。
這般場景,頓時讓周鑒臉色通紅,指著錢澍道。
“你…”
“好了!”
恰在此刻,上首一直未曾開口的天子,聲音響了起來,算是給周鑒解了圍。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天子身上,錢澍和周鑒等所有在殿中的人,也拱手行禮道。
“陛下…”
朱祁鈺捏著手里的奏疏,沉吟片刻,目光落在了一旁的陳循身上,道。
“陳尚書,此事說到底,終歸是和你有關,刑部已將陳英的供詞呈上,收受賄賂,欺壓百姓,勾結官員等諸事,他都已經供認,畢竟是你的兒子,所以,朕想問問陳尚書,你覺得,陳英應當如何處置?”
話音落下,殿中頓時安靜下來。
這話可不好答,畢竟是親生兒子,陳循若是要嚴懲,那么,雖然算是忠君,可到底顯得太過無情,會惹人非議。
可是,如果說他為自己的兒子求情的話…剛剛錢澍剛剛才說過,陳循向來不會刻意庇護親族,逃避律法,現如今陳循這么一求情,便算是自己打了自己一巴掌。
所以,面臨這種狀況,這位陳尚書會如何選擇呢?
當然,這只是部分朝臣的想法,站在最前端的一干重臣,見此狀況,不約而同的在心中嘆了口氣。
這回,算是讓這個老家伙逃過去了…
果不其然的是,接下來,迎著所有人的目光,陳循面色沉重的走到殿中,跪倒在地,道。
“陛下,臣教子不嚴,小兒所做的這些事情,雖然臣并不知情,但是,若非他是臣的兒子,也不可能逃脫有司的調查,一直逍遙至今,如今他的罪行被昭示天下,臣身為其父,著實無顏再立于朝堂之上,懇請陛下準臣辭官歸鄉。”
“小兒陳英,罪孽深重,臣不敢為其辯駁,但是,懇請陛下念在臣為朝廷辛勞多年的份上,能夠饒他一命,臣余愿足矣。”
說著話,陳循摘下官帽,放在身前,然后恭敬的叩首于地,一副羞愧難當,但卻又不忍心將兒子置之不理的復雜心態,顯露無疑。
這般情真意切,潸然淚下的場景,頓時讓在場不少大臣都有些感動,隨后,殿中便有大臣出列,道。
“陛下,臣以為此事和陳尚書并無關聯,皆陳英之罪也,陳尚書入仕多年,為朝廷鞠躬盡瘁,若因一時教子不嚴,而被罷官免職,恐令朝野上下寒心,請陛下三思。”
此人是戶部郎中,名為朱厚,也和陳循相交匪淺。
他這個時候開口,擺明了是想起個頭,不出意外的話,緊跟著在他之后,又有不少大臣紛紛出列。
“陛下,臣也以為,此事和陳尚書無關,不可隨意株連啊…”
“不錯,陳尚書為國兢兢業業,請陛下念在他多年辛勞,寬宥陳尚書吧…”
于是,朝堂輿論就此徹底被翻轉了過來,因為這一次,不僅僅是陳循的那些門生,很多和此事并無關系的大臣,也開始相信陳循的清白,為他出面求情。
朱祁鈺坐在御座上,將底下的一切盡收眼底,事情發展到現在,他當然能夠看清楚,陳循到底想要什么。
這樁案子的底細,朱祁鈺知道的清楚,因為舒良早就把審案的一應詳情稟告了上來。
從證據上來看,的確沒有任何陳循參與其中的影子,至于實際嘛…不論陳循真的是清白的,還是他早在最初收錢的時候,就提前留下了后手,總歸對于陳循來說,他想要解決這件事情并不困難。
但是,他一直都沒有出手,一直等到刑部結案,在朝堂上最終呈遞的時候,才順勢而為。
這一系列的舉動,并不單單只是為了保住自己而已,更重要的是,陳循想要保住自己的清名!
原本無論如何,這樁案子陳英既然牽涉其中,那么,無論刑部最終是什么結論,士林當中的風言風語,都是堵不住的。
這對于依靠清流聲望來吃飯的陳循來說,雖然算不上是致命的打擊,但是,也必然是元氣大傷。
因為這種謠言,恰恰是最沒有辦法破解的,想要平息謠言,一般情況下來說,只能依靠時間,讓所有人慢慢淡忘。
但是,這就意味著,陳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需要蟄伏起來,低調行事,在朝中當一個透明人,就像之前在太子出閣的斗爭中失敗的朱鑒一樣。
可這顯然不是陳循想要的,所以,他才選擇在今天,在這個場合,來處理這樁事。
而且目前看來,他可算得上是傾盡全力,不僅自己最得意的幾個門生全部出面,其他陳循能影響到的朝臣,也紛紛出面敲邊鼓。
朝堂上這么一辯,便算是徹底洗清了他身上的嫌疑,此后再有謠言傳出,也必會被人嗤之以鼻,尤其是最后,陳循這么一招自請辭去,可謂把整場大戲推到了高潮。
按照預定的戲碼,接下來朱祁鈺應該情真意切的親自去將陳循扶起來,金口玉言的說出來,他和此事沒有關系,然后歷數一番他的功績,勉勵他繼續為朝廷效力,最后,再給陳英一個寬赦,為這場大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當然,或許是因為陳循壓根就沒有想過,要將自己的用意瞞過朱祁鈺,所以,他這戲做的,屬實是有些過了。
陳英之罪雖重,可說到底,最多也不過就是退回贓款,然后革去功名,流放邊境而已,考慮到他是陳循的兒子,免去流放之苦,改成杖責或者是其他的責罰,也不是不可能。
陳循這張口就說饒他一命,一方面是想顯示自己的卑微,另一方面,也是坦坦蕩蕩的告訴朱祁鈺,他并沒有要將自己的心思瞞著皇帝。
至于他為什么敢這么做…
朱祁鈺嘆了口氣,所以說,朝堂上這幫人,都是老狐貍,再精明的人坐在自己這個位置上,要不了幾年,也會被他們研究的透透的。
陳循敢這么做,是因為他很清楚,朱祁鈺從來都不在意,朝中的大臣們在規則以內的明爭暗斗。
朝局之爭,是不可避免的,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斗爭,或許是因為政見不合,或許是因為立場不同,甚至,可能單純的只是想要上位,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會導致朝臣之間相互爭斗,這是無法制止的。
畢竟,朝堂上的位置就那么多,有人想上去,就得有人先下來,而已經上去的人,為了保住位置,各出手段,也是合理的。
所以,只要不觸碰朱祁鈺的底線,那么,大家各出手段的情況下,自然是誰更高明,朱祁鈺就會站在誰這一邊,而不會偏幫偏向。
這次的事情而言,陳循選的時機很巧妙,不僅僅是朝堂上的時機,更重要的是,他從頭到尾,都沒有干涉過刑部的調查,無論是出于自信還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可事實就是如此,所以,是刑部先有了調查結果,然后他才開始布置反擊,這個順序,極其重要。
如果說,反了過來,陳循直接通過各種方式干涉刑部,那么,不論真相如何,單是這般手段,便犯了朱祁鈺的忌諱。
其次便是他反擊的手段,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當著所有人的面,正大光明的一一駁斥彈劾他的人,沒有暗中收買,威脅等其他的手段,堂堂正正,且理由充分,完全在規則范圍內出招。
而最危險的一點,或許就是這個過程當中,陳循動用了很多的人手替他說話,這很容易被視為結黨,而這一點,恰恰是朱祁鈺最反感的。
可話說回來,換了任何一個人來坐在這個皇位上,陳循或許都不敢這么做,但是,唯獨是朱祁鈺,陳循才并不擔心。
因為他很清楚,天子厭惡結黨,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一旦結黨,會因黨爭立場,而影響具體政務的執行,變成對方反對的我贊成,對方贊成的我反對。
所以,只講立場而不講對錯,才是黨爭,天子厭惡黨爭,可并非不許大臣相互結交。
換句話說,如果這次早朝上,陳循指使他的這些門生攻訐周鑒等人,那么自然是被視為黨爭,但是,他們從頭到尾,只是為陳循辯護,雖然事先肯定通過氣,但是,卻不能被視為是黨爭。
陳循非常清楚,正因為天子厭惡黨爭,所以,天子也是最清楚,黨爭和普通的政治斗爭之間區別的,如果說僅僅以幫他的人的多少來判斷是不是黨爭的話,那未免太低估天子了。
他有信心,朱祁鈺能夠分辨出這其中的區別,這才會如此大膽,因為,他所有的行動,都是按照天子設置好的規矩來做的,既是如此,那么,天子便沒有理由,故意來針對他…
不得不說,陳循這個老家伙,看似平時和和氣氣的,但是,畢竟是從清流里頭殺出來,而且在內閣待的時間最長的人,這種政治斗爭,把握人心的手段玩起來,屬實是純熟的很。
應該說,如果沒有意外情況的話,他的預料的確是準確的,朱祁鈺并不是覺得朝堂上是非黑即白的人,如果有證據證明陳循有罪的話,那么另當別論,既然沒有證據,他也不至于非要求一個所謂的真正的真相。
這樁案子,有陳英擔責,其實足可以警示朝中群臣了,而目前看來,陳循也并沒有要回護陳英的意思,甚至于,如果必要的話,他很有可能,會愿意讓陳英被流放邊境,以換取自己的政治生命和前途清望。
所以,按理來說,朱祁鈺這個時候,就應該按照陳循預想當中的來做,但可惜的是,坐在不同位置的人,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掌握的信息不同。
陳循這些日子的做法,沒有隱瞞朱祁鈺,而朱祁鈺也沒有攔著,就這么讓他布置,自然,也有自己的目的…
請:m.bad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