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后續風波

  內閣的職責,除了分擔皇帝龐大的政務壓力,更重要的,還是調和內外,像是有人彈劾儲君這樣的大事,尤其是在如今的天家關系下,是最容易引起內外矛盾的。

  雖然說,上次天子詔命增補了新的閣臣,但是,這些人當中,只有羅綺是在京的,其他的蕭晅,孫原貞,一個在湖廣,一個在浙江,從接到詔命,交接差事,再到進京赴任,少說要好幾個月的時間,就算是他們進了京,在內閣當中,也需要一段時間來熟悉。

  所以短時間內,內閣的核心,其實還是俞士悅和張敏二人,一旦要是出了什么事,還是要他們頂上的。

  剛剛在殿中,王文突然出言,為何文淵說話,這很可能代表某種信號,如果說,不能搞清楚的話,以后真的出了什么事情,內閣在朝堂上會十分被動。

  因此,出了武英殿之后,俞士悅和張敏二人心照不宣,前者去安撫東宮屬官,后者,則去找王文打探消息。

  二人并排向前走著,張敏輕輕點了點頭,道。

  “談過了,天官大人,并沒有要偏幫何文淵的意思。”

  每一任閣臣,都有自己的風格,對于張敏來說,他的風格,就是低調務實。

  因此,面對俞士悅的問題,他張口便給出了結論。

  但是,這么做有一個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容易讓人一頭霧水,聞聽此言,俞士悅先是輕輕松了口氣,旋即,又皺起了眉頭,問道。

  “既然如此,那為何剛剛在殿中?”

  張敏自然知道俞士悅想問什么,沉吟片刻,便道。

  “這個,我也問了,不過,天官大人只說了一句話…朝廷向來有不以言罪人之例,朝中便是有人參奏陛下行為不妥,有違禮法,亦不加罪,何以太子殿下不可彈劾?”

  俞士悅愣了愣,旋即便沉默下來。

  這個理由,說實話有些牽強!

  的確,為保言路暢通,朝廷向來有不以言事罪人的慣例,但是,要知道的是,這是對于科道官員的特權,何文淵一個吏部侍郎,適用這一條本就有些不適當,更何況,他議論的,可是東宮廢立的大事。

  朝廷大臣,的確有參奏天子在某件事務上處置不妥的,但是,誰又敢直白的議論皇位歸屬不成?

  真要是如此,別說是什么不罪言官的慣例了,不直接推到菜市口砍了,都算是恩寬了。

  因此,沉吟片刻,俞士悅低聲問道。

  “首輔大人覺得,就僅僅是這個理由?”

  王文的理由實在是不夠充分,聽到這種理由,作為太子府詹事,俞士悅自然是不得不憂慮。

  一個何文淵已經如此難對付了,真要是王文下場,那么,事情恐怕就難以收拾了。

  見此狀況,張敏也皺起了眉頭,似乎在考慮應該怎么說,沉吟片刻后,他開口道。

  “天官大人就是這么說的,我知道你在擔心什么,不過,何文淵之事,畢竟引起了如此軒然大波,所以,陛下雖然沒有當場處置,但總不會不處置。”

  “我剛剛旁敲側擊,問了問天官大人的意思,他似乎是想,將何文淵調到都察院去…”

  “都察院?”

  俞士悅重復了一遍,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問道。

  “這么說來的話…”

  “接下來,就看何文淵會以什么官職,出京賑災了!”

  張敏平靜的接了下去,眉宇之間,也隱隱掠過一絲憂色。

  見此狀況,俞士悅也不好再問,不過,他的直覺告訴他,張敏并沒有把他得到的所有信息都說出來。

  王文…

  俞士悅望著天上耀眼的光芒,心中輕嘆一聲,這個天子在朝堂上的心腹重臣,百官之首的吏部尚書,到底在作何打算?

  因為文華殿鬧出的亂子,哪怕朝臣們雖然已經散了,但是,對此事的關注,卻遠勝于其他的任何事。

  尤其是當武英殿中的奏對結束之后,半日之間,種種議論便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了出來。

  對于這種舉朝關注的大事,天子的處置一向是迅速而果斷的,過了午后,便有兩道圣旨降到了內閣。

  第一道,是給東宮的,其內容主要以褒獎為主,夸贊太子近來勤學刻苦,勉勵太子當繼續用心,同時,賜下了不少金銀財帛,東宮的一干屬官,基本上人人有份。

  很明顯,這道旨意是以安撫為主。

  而緊接著第二道,就是關于何文淵的旨意了。

  “圣諭,吏部侍郎何文淵,于文華殿中言行不謹,著降品一級,命為正四品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江西,負責一應賑災事宜,欽哉!”

  送走了前來傳詔的懷恩,俞士悅回到公房,神色卻有些復雜。

  這份旨意,對他來說,只能算是喜憂參半。

  從表面上來看,何文淵從正三品的侍郎,被降調為了正四品右僉都御史,而且,還被調離了京師,按照官場慣例,算得上是連降三級,已是很重的處罰了。

  可問題是,只要對官場有所通曉的人都清楚,這只是看起來重重懲處了而已。

  要知道,出京賑災的人選,原本定的就是何文淵,區別只在于,他是以什么身份去賑災而已。

  若沒有這次的意外的話,原本何文淵應該是以正三品吏部侍郎的本官,以欽差大臣的身份負責賑災,如今出了這樁事,他的品級的確被降了,可是,實權卻沒有削弱太多。

  俞士悅常年在內閣當中做事,自然對圣旨當中的字眼十分敏感,剛剛的那道圣旨,天子說的是,巡撫江西!

  換而言之,雖然名義上來說,何文淵是被降職為了右僉都御史,可實際上,他卻是被調任成了江西巡撫。

  江西向來是文華寶地,朝中不少大臣,都出自江西,因此,江西巡撫這個差事,自然也是個肥差。

  按照以往的慣例,江西巡撫,一般都是以正三品的右副都御史擔任的,甚至于,有些時候,會以二品的右都御史擔任,可如今,天子將這個差事,交給了何文淵,這其中的用意,不得不引人深思啊。

  當然,哪怕是江西巡撫,也畢竟是外官,和吏部侍郎比起來,含金量還是要差一些的,更不要提,何文淵的品級,確確實實是降了的。

  從這一點上來說,倒也算是勉強有了個交代,只不過,讓俞士悅擔心的是。

  何文淵這件事情,鬧得這么大,結果卻得了這么一個明面上很嚴重,可實際上卻雷聲大雨點小的處罰,那么,此后朝堂之上…

  似乎是在印證俞士悅的意料一般,接下來的幾日,果不其然,內閣接到的奏疏,猛然多了起來。

  坐在公房當中,看著兩份截然相反的奏疏,俞士悅不由一陣頭疼。

  自從上次科道改革之后,密奏制度,在朝堂上就開始流行開來,雖然說,這個制度主要是針對于科道官員的,但是,當朝中大臣發現密奏可以更加‘暢所欲言’以后,也都紛紛選擇了這種方式。

  不過,密奏和密奏,還是不一樣的。

  如今的朝堂上,按照奏疏的保密程度,大致可以分成四個等級,保密級別最高的,就是向何文淵那樣的,直接呈送御前,由天子親自開拆,除了上奏者本人之外,朝中無人可以知道內容,最多就是知道,有這么一份密奏存在而已。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東廠和錦衣衛的密奏,不過,這兩個部門比較特殊,可以直接面圣,所以,他們的密奏,單論保密的話,甚至連通政司都不會經過,也就是說,朝中的大臣們,連有沒有密奏,都不會知道。

  不過,這兩者都游離于朝堂之外,所以,暫時不再討論范圍以內。

  朝堂之上來說,就是何文淵這種密疏的保密級別是最高的,不過,正因為是直送御前的奏疏,所以,能夠獲得這種特權的人并不多,起步也要是三品以上的大員,主要以各部尚書,侍郎,都御史,副都御史為主,地方上,僅有巡撫大臣有此權利。

  再往下,就是規模最大的,普通的密奏,擁有這個權利的人,就比較多了,基本上所有的科道官員,都可以以此形式上奏,近些日子以來,甚至出現了非科道的普通官員,也開始效仿的趨勢,為了此事,俞士悅和前任首輔王翱,還曾經特意進宮稟報,但是,天子卻并沒有多說,只是讓他們照平常處理,最后,為了保險起見,俞士悅等人也按照普通的密奏來處理了。

  這種密奏,數量要比第一種大一些,因此,保密的級別也不高,內閣仍有預聞之權,只不過,只有對應的內閣大臣可以拆封,票擬結束后,要重新蠟封,再呈送御前,內閣的大臣相互之間不許透露自己票擬的密奏內容,未得天子圣諭,也不可隨意將其拿到朝堂上議論。

  只不過,比起第一種來說,總還是保密性差一些,畢竟,多了一道手,無論再如何保密,有些消息,也還是會流傳出去的。

  這兩種,就是基本的密奏制度組成,再往下,就是普通的奏疏和例行的公文,也是內閣日常處理的最龐大的部分,這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這段時間,內閣突然暴漲的工作量,也基本都是來自于第二種密奏和第三種明奏。

  這些奏疏當中,出現了兩種趨勢,一種就是俞士悅擔心的那樣,對太子殿下有負面影響的評價。

  當然,沒有何文淵那么激進,大多都是一些挑毛病的奏疏,譬如,聽說太子殿下今天經筵打瞌睡了,明天請安的時候晚了半盞茶了…諸如此類的小事。

  說是小事,可事關東宮儲君,哪有小事!

  經筵打瞌睡,往大了說,便是課業懈怠,請安的時候晚了,往大了說,便是不敬君父…這種事情,只不過看有沒有人借題發揮罷了。

  現如今,倒是還沒有人如此渲染,可顯而易見的是,何文淵一事的影響,已經開始逐漸顯現了。

  念及此處,俞士悅不由苦笑一聲,這幫人都沒有腦子的嗎?

  他們難道不知道,以他們的身份,即便是密奏,內閣的大臣也是有機會看到的,而且,大有可能,負責票擬的,會是自己這個兼任太子府詹事的次輔啊!

  在小票上寫好票擬,俞士悅將其重新封起來,心中又想,又或許,他們不是不擔心,而是…他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恐怕其他的閣臣處,這樣的奏疏也不會少。

  只不過,限于天子的禁令,俞士悅也不能和他們打探就是了…

  將這份洋洋灑灑寫了近兩千字,指責太子殿下前日用膳的時候沒有禮儀,把整整一盤子菜都吃的干干凈凈的密奏擱下,俞士悅的目光,又移向了旁邊另一本奏疏。

  這份,不是密奏,而是明奏!

  但是,麻煩程度,卻不亞于剛剛那些密奏。

  無他,因為這些奏疏的呈遞者,大部分都是來自于東宮的屬官。

  不出預料的是,天子那份加恩安撫的詔旨,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至少,在得知何文淵最終的處置之后,東宮的許多官員,都感到非常的不滿。

  這些人,其中有不少都是翰林院出身,在朝中的人脈廣闊,所以,沒過多久,就遞上來了不少,彈劾何文淵的奏疏。

  當然,之前俞士悅的勸告,也并非是完全沒有效果,這次這些人倒是學聰明了些,并沒有直接反駁天子在詔旨當中的說法,也沒有繼續給何文淵扣帽子,只是以言行不謹,殿前失儀罪來做文章,重點就圍繞在,如此‘大罪’,天子處置的太輕了。

  像是最激進的倪謙的那一份奏疏里頭,就直接了當的挑明了,吏部侍郎轉調江西巡撫,只能算是平調,雖然品級有所降黜,但卻并不能起到懲處的效果。

  除此之外,還有便是眼前的這一份,來自于右春坊大學士,徐有貞的!

  看了這份奏疏,俞士悅也不得不說,這徐有貞,倒是真下得了狠心。

  他的這份奏疏內容很簡單,而且,一反常態的,不是在彈劾何文淵,而是一份自罪疏。

  在奏疏中,徐有貞自承文華殿和何文淵爭吵不休,言行不謹,殿前失儀,自請降黜為七品縣令,以儆效尤!

  也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這份奏疏,最終還偏偏分到了俞士悅的手中…

無線電子書    皇兄何故造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