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四十七章:相互吹捧

  文華殿的大門打開,內侍洪亮的聲音響起。

  “陛下口諭,宣戶部尚書沈翼,工部尚書陳循,內閣大學士張敏覲見。”

  于是,候在殿外的三位老大人,紛紛起身,隨著出外引領的內侍,緩步來到了殿中。

  “臣等參見陛下。”

  “免禮,賜座。”

  天子金口玉言,當下便有幾個內侍,各自搬著墩子過來,伺候幾位老大人坐下。

  隨即,新任的內閣大臣張敏上前,道。

  “陛下,前番臣奉旨,推行匠戶改制一事,已和工部新任尚書陳老大人再度商議,如今制度大略已定,請陛下御覽。”

  說著,從袖中拿出一份奏疏,呈遞了上去。

  前番朝堂當中調動,張敏雖然沒能成功晉為工部尚書,但是能夠入閣,也算是勉強升了半級,所以張老大人還是很滿意的。

  當然,這絕不是因為張老大人能看得開,而是對他來說,入閣其實要比直接升為工部尚書,要來的劃算。

  大明實行的是科舉制,因此,對于科考的成績向來十分看重。

  張敏當初的科舉成績嚴格來說,并不算好,不過是三甲同進士出身。

  以這個成績入仕,雖然同樣能夠做到尚書位。

  但是須知,尚書和尚書也是有區別的。

  六部七卿,自有一套約定俗成的排序,大略來說,吏部,戶部,都察院是頭一等的,既要有實打實的政績,又要有清流資歷,還要有人望,夠資歷才行。

  再往下,兵部和禮部的規格稍松一些,但是也看重科考成績,尤其是禮部,更加看重清流資歷。

  像張敏這樣三甲出身的同進士,能夠成為工部尚書,已經算是基本到頭了,最多就是等以后熬夠了念頭,尋個有機會,或許能夠遷到刑部或者是兵部去。

  但是入了閣就不一樣了。

  不管怎么說,內閣和翰林院的淵源是切不開的,至少在經筵之上,主要負責的除了禮部,就是翰林院和內閣這兩個衙門了。

  有了內閣的經歷,張敏也就能攢足清流的資歷,彌補自己當初科舉成績的不足。

  雖然一時看來,沒有升遷到工部尚書算是遺憾,但是長遠來看,他卻有機會能夠探一探外朝三巨頭的位置。

  綜合下來,張老大人還是很滿意的。

  于是,在工作的交接上,也就更加上心了幾分。

  畢竟,接任工部尚書的,是老牌閣臣陳循老大人,他在清流當中的威望以及在內閣的經驗,都是張敏十分需要的。

  剛巧,陳循老大人久在清流,對于工部的這些庶務,也不算是特別拿手。

  于是兩個人通力合作,各取所需之下,近段時間關系也算是融洽的很。

  朱祁鈺接過來奏疏,大致看了看,果不其然,上頭是兩人的聯名奏疏。

  陳循以工部尚書的名義上奏,后頭是張敏的副署。

  匠戶改制不是小事,朱祁鈺又仔細的看了一遍,方道。

  “二位卿家辛苦了,這套方案詳實可用,考慮到了方方面面,著實不錯,過了這個年,便可逐步嘗試實行了。”

  陳循臉上浮起一絲笑意,拱了拱手道。

  “謝陛下贊譽,此皆張閣老之功,老臣不過是撿了個便宜罷了。”

  這倒是實話,匠戶改制,并不是簡簡單單的允許匠戶捐銀這么簡單的。

  大明定戶籍制度,是為了保證朝廷在隨時需要各種人才的時候,能夠保證有足夠的人手。

  這是朝廷安定的根本。

  要推行改制,必須要在保證這一條的大前提下進行,哪些地方能改,哪些地方不能改。

  改了之后,如何保證官家作坊以及大規模營建的效率和質量,還有原本負責這方面的官員調動。

  方方面面的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

  若非是張敏這種工部老手,根本不可能在這區區兩個月的時間里頭,拿出這么一套完整詳實的方案出來。

  因此上,陳循說自己撿了個大便宜,倒是真心的。

  他接任工部尚書的時候,這套方案基本上已經完全敲定下來了,剩下的就是些細節的修改。

  要說,張敏自己上奏,把功勞攬了去也不是不行。

  但是張敏沒有,雖然說是打著自己的小心思,但是這個情,陳循還是要承的。

  至少,他一上任就敲定了這么個繁雜不已的方案,在外人看來,是有能力的象征,足以讓他初步站穩腳跟。

  不過雖則如此,張敏也不敢托大,連忙起身道。

  “陳尚書客氣了,這本就是工部一干同僚數月來的成果,老夫豈敢貪功,交接公務本就是老夫應當做的。”

  “再說,匠戶改制是個大工程,只有這么個方案遠遠不夠,接下來真正實行下去,才是重頭戲,所以真正的重擔,還是在陳尚書的身上。”

  看著兩個人相互恭維的樣子,朱祁鈺也不由得失笑一聲,擺了擺手,道。

  “這件事情,兩位卿家都有功勞,就不必推辭來推辭去的了,朕今日召你們過來,除了這樁事情,實際上還有另一樁要務,要和你們商議。”

  話音落下,陳循和張敏頓時提起了精神。

  事實上,他們對此也有所預料,畢竟,匠戶改制雖然重要,但是總歸是一直在穩步推進當中。

  張敏辦事周到,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上奏疏定期回報進度,天子沒有必要把他們再召集起來,專門說這件事情。

  不過這對于陳循和張敏來說,卻是一樁好事。

  工部在六部當中的排位不算靠前,陳循又是新官上任,怕的不是事情多,只怕沒事做,這上任的三把火點不起來,才是最要命的。

  至于張敏,他因為是工部侍郎入閣,理所當然的,在內閣當中負責票擬的也是工部的事務居多。

  天子重視工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給他們二人展現的機會,自然是躍躍欲試。

  相對于陳循和張敏二人的高興,一旁的沈翼卻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天子重視工部,沒什么問題。

  但是說工部的事情就好好說,干嘛拉上他一個戶部尚書。

  要說工部的事務,能夠和他這個戶部尚書有牽扯的,也就只有花錢這一樁事情了…

  果不其然,在三人各自不同的心緒當中,天子開口道。

  “匠戶改制一事,既然已有方案,那么過了年節,工部推行便是,朕會詔諭諸衙門配合。”

  “除此之外,朕召你們過來,是想商議一下修筑沙灣口堤壩一事。”

無線電子書    皇兄何故造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