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又說錯話了嗎?

無線電子書    你好,1983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夾皮溝的新村部,是一大溜磚瓦房,院子也十分寬敞。

  一陣陣悅耳的歌聲,隱隱傳過來:

  “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

  原來,和村部相鄰的就是村里的學校。

  教室前面修著一個水泥講臺,還豎著一根旗桿,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正在迎風飄揚。

  劉青山答應娃子們的,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也終于實現了。

  “林同志,還有各位領導,歡迎歡迎!”

  劉青山正領著一幫人,給學校的操場掃雪呢。

  這場雪下得有點大,娃子們太小整不動,為了不影響課間活動,所以領人干了一上午。

  沒法子,隊部和學校的草場,面積實在有點大,這也是為以后再搞基建留有余地。

  看到林子洲,劉青山還是以同志相稱,畢竟這是正式的場合。

  至于楊紅纓,就沒有那么多顧忌了,直接沖到林子洲身旁,抱住他的胳膊,親親熱熱叫著:“姨夫,我小姨怎么沒一起來,都想死你們啦!”

  林子洲也寵溺地拍拍她戴著絨線帽子的腦瓜:“你小姨等過年再來看你。”

  說完,這才伸出手,和劉青山握了握,然后拍拍對方的肩膀:“青山,你們夾皮溝干得真不錯!”

  青山,他就是那個青山?

  旁邊的吳小莉都傻了,說好的胡子花白的老爺爺呢,怎么變成一個比她還年輕的小伙子呢?

  周圍的人都強忍著笑,對她這個新入行的實習記者,給予了極大的包容:誰還不是從菜鳥過來的呢?

  劉青山又和其他人打了招呼,這才領著大伙進到隊部的會議室。

  一進屋,立刻感覺到一股升騰熱氣撲面,不過沒有看到那種粗笨的大爐子,而是用的暖氣片。

  地面也是水磨石的,屋子四壁都刷得雪白,隱隱還能嗅到石灰的味道。

  會議室的桌椅,也都是新置辦的,合作社有公共積累,還真不差這點小錢兒。

  大家紛紛落座,用雪白的茶杯倒上茶水,林子洲喝了一口熱茶,然后打開話匣子:

  “才短短的一年,夾皮溝就發生這么大的變化,要不是親眼所見,還真不敢相信啊。”

  說完,他又瞥了吳小莉一眼,好像在告訴這個后輩:以后要多用眼睛觀察。

  吳小莉咬著嘴唇,使勁點點頭:這第一次參加采訪,就搞了個大烏龍,對這丫頭的打擊有點大。

  聊了幾句,鄭紅旗就問道:“青山,行程怎么安排的?”

  劉青山抬手看看手表:“都中午了,當然是先吃飯。”

  “你們現在是吃兩頓飯吧,我們早上出來的時候,吃飯也比較晚。”

  鄭紅旗知道農村的習慣,一般從十一月下旬開始,就吃兩頓飯。

  劉青山點點頭:“那好,咱們就晚點吃飯,先在村里轉一圈,看看我們夾皮溝現在的產業,畢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嘛。”

  第一站就來到位于村子東南角的豬場,這里也是離村子最遠的,畢竟豬場的味道不大好,離村子近了,肯定熏得慌。

  因為當地多刮西北風,所以豬場也建在東南方位,要不然,一刮風,整個村子都臭氣熏天的。

  “哎呀,這不是老林嘛,啥時候來的?”

  張桿子挑著個挑子,正從大門走出來,看到林子洲,也熱情地打著招呼。

  看到林子洲要跟他握手,張桿子連連擺手:“俺這正拾掇豬糞呢,手太臟,老林,你來得正好,一會殺頭豬!”

  林子洲也笑著點點頭,殺豬菜,好像不錯。

  正這個時候,遠處樂顛顛跑來一頭豬,圍著張桿子一個勁哼哼。

  張桿子煩了,照著豬屁股踹了一腳:“你個夯貨,就惦記俺們那些母豬,最近沒有打圈子的,你滾一邊玩去!”

  “這頭是野豬吧?”

  吳小莉忍不住驚呼一聲。

  野豬的脾氣當然也是比較野的,大長鼻子使勁一拱,雪地又比較滑,直接把張桿子給掀翻在地,然后氣哼哼的,一溜煙又跑了。

  氣得張桿子直罵:“你個遭了瘟的,以后再敢來打母豬的主意,就劁了你!”

  吳小莉因為離得最近,就忍著笑,把張桿子從地上拽起來,立刻叫張桿子對她贊不絕口:

  “這城里的姑娘,不嫌棄俺臟,是個好丫頭!”

  夸得吳小莉有點不好意思:“大叔,勞動最光榮,看您這么勤快,肯定咱們村里,最勤勞的人!”

  周圍響起了一陣吭吭的笑聲,吳小莉不由得眨眨眼:我又說錯什么話了嗎?

  以張桿子臉皮的厚度,都被夸得有點不好意思:“嘿嘿,丫頭,其實啊,俺是咱們村里最懶的,不過,那都是從前的事了,俺現在勤快著呢,所以才能成萬元戶!”

  吳小莉也是眼睛一亮:這種反差越大的素材,才越有說服力呀。

  在豬場轉了一圈,眾人又去了奶牛場,看到這一頭頭黑白花奶牛,可比臟兮兮的大肥豬順眼多了。

  有幾頭小牛犢,還撒著歡地湊上來,跟人撒嬌呢。

  就算是這種大型動物,它們在幼年期的時候,也很活潑。

  吳小莉也忍不住贊嘆:“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這就是奶牛的可貴之處,不對呀,它們吃的好像不是草,這是什么飼料?”

  張老蔫兒負責養牛場,就樂呵呵地給這個姑娘解釋說:“這是青儲飼料,特別有營養,奶牛吃了,都嘩嘩的產奶。”

  說完,他就敲敲手里的鐵桶,立刻,一群小牛犢,就蜂擁過來。

  張老蔫兒將桶里的牛奶,倒進槽子里,牛犢就爭搶著吃起來。

  吳小莉又忍不住眨眨大眼睛:“牛犢不是去母牛肚子底下吃奶的嗎?”

  周圍又響起一片善意的笑聲,吳小莉這才覺得大窘,忍不住吐吐舌頭。

  張老蔫兒倒是不在乎,解釋說:“這樣統一喂養,能節省牛奶,還能保持奶牛更健康。”

  正說著呢,就看到一只白色的小東西,連竄帶蹦地跑過去,直接跑到一頭側臥的奶牛身下,小嘴張得老大,噙住一只,使勁吸吮起來。

  這下子,大伙也都瞧得嘖嘖稱奇,吳小莉更是眉開眼笑:

  “這是一只小猴子吧,怎么是白色的,而且還自己跑來吃奶,真有趣!”

  張老蔫兒也攤攤手:“沒法子,這只小猴子被遺棄了,是青山家的老四老五收養的,一開始喂牛奶,喂著喂著,它就自己找上來啦,哈哈,反正是個小不點,也喝不了多少。”

  眾人也是大笑,攝影師魯長風,當然也把這有趣的一幕給拍攝下來。

  報紙上不能刊登,但是可以給其它畫報投稿啊,這畫面,還是很令人感到溫馨的。

  出了奶牛場,一行人就去了塑料大棚。

  進入到冬季之后,一部分塑料大棚,開始種植蔬菜,另一部分,則依舊養殖著木耳段。

  看到蔬菜大棚里面,水靈靈的小菜兒,還真招人稀罕。

  這時候,就輪到鄭紅旗和孫書記說話了,孫書記先介紹一下,整個青山公社,各個大隊都學習夾皮溝的經驗,跟著搞起蔬菜大棚,預計元旦和春節前后,就會有大量鮮菜上市。

  鄭紅旗則介紹了全縣的大棚種植,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而且和周邊縣市,都商定了收購合同,甚至相鄰的省份,都來他們這邊預訂,極大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這就是青山你以前說的規模化種植吧,形成一種產業,產業越大,受益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林子洲也點頭稱贊,處于他的高度,當然希望,夾皮溝這個點,能夠向周圍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共同致富,這樣的典型,才更具有代表性,意義也更大。

  鄭紅旗的政治敏感性也很強,立刻順著介紹道:“不僅僅是蔬菜大棚,另外還有養豬養雞,以及種植黑木耳等等項目,都是從夾皮溝發起的。”

  “目前,我們縣的生豬養殖和蛋雞養殖,也都搞得紅紅火火,夾皮溝在這些產業上,都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花花轎子人抬人,更何況,這些產業,也確實如此,所以鄭紅旗絲毫不用去夸張,這些東西,都信手拈來。

  林子洲也頻頻點頭:這樣的典型,才能立得住,而且能夠長久保持。

  從蔬菜大棚,到培植木耳的大棚,綠色立刻被黑色所取代。

  看著木耳段上肉嘟嘟的木耳,叫人都有一種摘下來塞進嘴里的沖動。

  王教授正領著大頭和學生們,在棚子里忙活,打過招呼之后,王教授就興致勃勃地說道:

  “今天真是雙喜臨門啊,夾皮溝來了這么多貴客,我們的課題組,也正好有了新突破!”

  劉青山聽了,也是大喜:“王爺爺,猴頭菌培育成功啦?”

  王教授搖搖頭:“那個還需要不斷試驗,走吧,我帶你們去看看,肯定是大驚喜。”

  這下子,大伙的興致也被勾引起來,隨著王教授他們出了這個棚子,又走過幾處棚子之后,這才進了一個塑料大棚。

  這個棚子,明顯跟先前那些不同,沒有綠油油的蔬菜,也沒有成架的木耳段,反倒是光禿禿的一片。

  “這個大棚還沒有種植呢吧?”

  吳小莉有點納悶地問道,說完,她就下意識地捂住嘴巴。

  來到這里,已經不知道說了多少錯話,搞得吳小莉都沒有自信了。

  劉青山卻是嘴里發出驚訝的叫聲,然后蹲在地上,眼睛里邊,唰唰開始放光。

  就在他前面的土地里,一個個黑色色的小傘,已經從土里鉆出來。

  上面折折皺皺的,狀如羊肚,可不正是新長出來的羊肚菌嘛!

  天才一秒:m.piaotian5

無線電子書    你好,1983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