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九章 探親

無線電子書    大明之風起青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1/2)頁  盧飏看了看老爹,接著道。

  “嗯,娘說的是,咱延慶就有這樣的官,不過不叫八府巡按,叫巡按御史,專門監督咱延慶州的大小官吏的,平常確實啥也不干,就探查各個官員有沒有貪贓枉法的。”

  盧飏盡量把巡按御史說的邪乎一些,好嚇唬嚇唬老爹。

  “宋知州也歸他管?”

  盧滿倉此時已經有八分信了,但是想當鄉紳老爺的念頭還是讓他保留一絲希望。

  “當然了,宋知州也怕他呢,爹記得之前延慶城里的王家不?就是去年被抄家的那個,他大哥還是京官呢,就是被咱延慶的巡按御史一封彈章送到了皇帝面前,殺頭的殺頭,流放的流放。”

  去年延慶王家兄弟的事可是傳得沸沸揚揚,盧滿倉自然也聽說了,當時他還跟著大快人心呢,此時聽了盧飏的話,不禁后脖頸有些發涼。

  “這雇傭能行不?萬一他們不好好干怎么辦?”

  盧滿倉有些松動。

  “如何不行,到時候幾年一簽,干的不好就不與他們簽了,他們為了留在咱家,肯定更會用心好好干的,這比那收奴仆還要好。”

  “爹娘都是心善的人,收了奴仆也不會狠心打罵,若是遇上那奸猾的奴仆,到時候要是悖逆欺主,咱也不好收拾不是。”

  盧飏接著又補上兩句,這下盧滿倉卻是沒話說了,便也應了盧飏所說。

  第二天一早,盧滿倉和盧沈氏將盧家的奴仆聚在后院,然后宣布了這個消息。

  跟盧飏想的不一樣,這些奴仆聽到盧家不收奴仆,而改成雇傭之后,卻并不是高興,而是恐慌。

  “老爺,您這是什么意思?您這是要趕我們走嗎?”

  穆叔一直跟著盧滿倉,一聽這話,便著急了起來,接著便給盧滿倉跪下了。

  “哎呀,老穆,不是趕你走,你還是在我們盧家做活,只是換種形式而已。”

  盧滿倉被這些人弄得有些心亂,便用眼光看向盧飏,好叫盧飏的來給他們說。

  盧飏自然當仁不讓,他先把穆叔扶了起來,接著便跟穆叔等人說了雇傭的事。

  “我家不收奴仆,但是大家一樣可以在我家做工,也不用改姓,以后你們結婚生子了,也可以科舉做官,算不得賤民,只是比以往多些手續罷了。”

  盧飏如此一說,穆叔等一眾奴仆便接受的多了。

  他們可以不用顧忌自己的身份,但是對于子女卻是在意的緊,這年歲,雖然賣身為奴不用再考慮吃喝問題,但是也絕了后代的科舉之路,而且還要改姓,死后也不得歸祖墳,這對于這時代的人來說可是大事。

  盧飏著重說了這幾點,穆叔等人便也接受了,盧沈氏接著便把這些人賣身契還給了他們,盧飏當場與他們簽訂了昨晚擬好的契約。

  穆叔等一眾幫傭盡皆不識字,他們一見又簽這賣身契一般的東西,便也放下心來。

  盧沈氏全程目睹了盧飏安撫眾人的手段,心道:我這兒子還真有他姥爺的本事,而且學問又好,將來做官也是不遠了。

  麥收結束之后,盧飏便跟著老爹去了水泥窯看了看,恰好劉啟年和升叔也在,盧飏便簡單開了一個會,讓他們做好去京郊開設水泥窯的準備。

  一聽說要回京師開廠,劉啟年頓時喜上眉梢,這延慶水泥廠雖好,但是距離京師太遠,延慶又是邊塞之地,也沒有什么娛樂活動,這一年多,可把劉胖子憋壞了。

  “真的要去京師了?”

  劉啟年問盧飏。

  “嗯,延慶這邊人口少,又是邊塞,除了朝廷修堡,一般百姓家用水泥的也少,而且如今朝廷也沒銀子,修堡修城墻的也沒指望了,但京師不一樣,那里有錢人多,建房子,修園子的有的是。”

  盧飏決定還是要將水泥建筑事業發展到京師去。

  “可是京師那里有燒水泥用的石灰石嗎?”

  盧滿倉沒有去過京師,怕京師那里沒有延慶這邊的石灰石。

  “京師西邊有西山,跟咱們這里的山脈是一系的,應該會有差不多的石灰石,不過這個我也沒去考察,到時候還得請劉掌柜去一趟西山那邊去實地看一下。”

  劉啟年在京師待了多年,對西山那片也很熟悉,便應了這事。

  “不過現在咱也不用太過著急,京師那里不同于延慶,得先提前買幾個山頭,這事今年能辦好了就行,明年再把廠子建起來,這次咱得建個大的了,起碼要比現在的產量翻兩番。”

  如今水泥廠的部分水泥已經開始在京師銷售了,一個月能掙千兩銀子,盧飏和劉啟年每人能分到五百兩,若是翻兩番,那一個月就有兩千兩銀子的進賬了。

  劉啟年聽了后,樂的依然合不攏嘴。

  安排好了水泥廠的近期規劃,盧飏便又去了一趟延慶州城,臨來的時候,云舒拜托盧飏去他家里看看。

  因為上次在延慶詩會的事,云仁忠格局太小,盧飏其實不愿意跟他多有來往,但如今云舒成了自家人,云仁忠便成了盧飏的大舅哥,這親戚不想走動也得走動了。

  盧飏拿著云舒事先備好的各種京城風物,讓穆叔挑著,騎馬便來到云家門前,遞上拜帖,一會兒工夫,云仁忠便親自迎了出來。

  要說,這云仁忠除了氣量有些小,其他的還是挺好的,兩人一年未見,此時見了,盧飏感覺還是很親切的。

  云仁忠領著盧飏進了院中,因為云舒的緣由,盧飏對云仁忠說,想去拜見一下他的父母和祖父母。

  對于盧飏的這個要求,云仁忠也感到很高興,朋友來拜見父母是禮數周到的表現,況且盧飏還有官職在身,而且再看盧飏,還帶了不少禮物。

  云仁忠打發一個小廝去給父母稟告,自領著盧飏去了他居住的小院。

  兩人剛剛坐下,自有丫鬟上了茶水,云仁忠便問起盧飏這一年在國子監的見聞。

盧飏便把國子監一些有趣的事跟云仁忠說了,云仁忠又拿出自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己最近做的時文,讓盧飏看看這時文在國子監中是個什么水平。

  一年的大明科舉頂尖教育之后,盧飏如今的八股時文水平已不是云仁忠可比的了,盧飏此時看云仁忠的時文,很容易便能看出哪里不足來了。

  但看出來,怎么說卻讓盧飏犯難了,盧飏本想虛與委蛇過去算了,但一想,這云仁忠好歹是云舒的大哥,還是要指點一二的,不過這措辭卻要細細琢磨一番。

  思量一番之后,盧飏便跟云仁忠講了如今京師最流行的時文格式,盧飏說的委婉,云仁忠聞言也是大感受益。

  兩人說話間,之前那小廝便來回話,說老祖說了要在后廳見盧監生。

  盧飏跟著云仁忠便來到了后廳,抬頭便見一頭發花白的老者坐在廳中正央的太師椅上,下首坐的則是云仁忠的老爹。

  云舒老爹的盧飏上次便見過了,這次見盧飏來了,便起身相迎。

  盧飏對著云舒的老爹和祖父行了子侄禮,心道:這禮行的也不虧。

  眾人分賓主坐定之后,又說了一會兒話,因為云舒的老爹也是舉人出身,便考較了一下盧飏的學問,現場從四書中出了一題,讓盧飏破題。

  盧飏這一年來,針對八股文的八個部分,都進行了專門的訓練,特別是破題方面,那是整篇八股文章的題眼,毫不夸張的說,破題破的好,這八股文便成功了一半。

  這時候,無論是鄉試還是會試,前前后后,考生們要考九天,而留給閱卷官的閱卷時間也差不多是九天,所以閱卷官們也沒有太多時間來逐一看考生的卷子。

  所以,大明科舉制度傳承兩百多年,到現在便只重首場的七篇制藝了,而這七篇制藝全部都是八股文。

  盧飏是經過高考的,知道一篇八百字的文章在考官那里也就兩到三分鐘的時間,雖然現在是明代,但考官在一個篇八股文上用的時間也不會太多,若開篇沒有令考官眼前一亮的詞句,那很可能便會被考官隨后丟在一邊了。

  所以這破題便是令考官眼前一亮的關鍵所在,于是盧飏便有重點的在這破題上下了狠功夫,每天都會自己出幾個題來破。

  此時見云舒老爹出題,盧飏自然也不怵,思考片刻,便將題目破了出來。

  所謂八股文的破題,其實就是點出考生對題目的理解,順便表明自己想從哪個角度來寫這篇八股文,所以破題不用很長,一兩句話即可。

  因為是云舒老爹出的題目,所以云仁忠便也沒有躲過,云舒的老爹和祖父正好借此檢查一下云仁忠的制藝水平。

  云舒的老爹和祖父都是經過科舉的老人了,所以制藝水平高低,兩人看破題便能看出來。

  云舒老爹出的題目是: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這個題目出自《論語》顏回篇,是春秋時期的魯國國君魯哀公與孔子弟子有若的對話,全篇大意是現在國家用度不足,怎么辦?

  孔子的弟子有若也是個人才,想了片刻便對魯哀公說,為什么不減稅呢?

  魯哀公一聽便急了,心道你是不是傻啊,我都說了用度不足了,你為什么還要讓我減稅。

  聽了魯哀公的話,有若便說,魯公您別急,您聽我說,于是便對魯哀公說了上面的那句話:“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意思是,百姓有錢了,君主還能沒錢花嗎?百姓若是沒錢,君主的錢又能上哪去淘換呢?

  這其實是一個財政賦稅的問題,而且是一個以古喻今的現實問題。

  云舒老爹能出這個題目,說明他雖然在野,但沒少研究大明此時的賦稅問題,而且似乎對于萬歷皇帝斂財的行為持反對態度。

  而盧飏關注大明財政賦稅制度,自然也對論語中涉及財稅制度的句子多有研究,對于題目中有若的觀點,盧飏總結起來其實是先秦時期傳統的輕徭薄賦的財政制度的一種體現。

  在春秋那個國家統治力和組織力薄弱的社會制度下,這種觀點很有現實意義,而且一直到現在,持這種觀點的人也不在少數。

  不過對于盧飏這種受過現代國家治理模式洗禮的人,自然對于一國的財稅制度要有更深的認識。

  時人對于財稅的理解也就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節”上就差不多了,但是盧飏自然對一國財稅賦予了更多的職能,比如單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個理念便領先了明人幾百年。

  更曠論財稅的降低貧富差距、調節資源配置、推動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國家政權等等職能。

  這些觀點隨便拿出一條來,都能讓考官眼前一亮,特別是能讓朝廷的當權者眼前一亮,直呼大才。

  盧飏有后世幾百年的知識積累,妥妥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也是盧飏得以在晚明搞事情的依靠所在。

  因為每日的訓練,云舒老爹剛說完題目,盧飏腦子里已然有了破題之策,只是這是在云家,盧飏覺得自己得給云仁忠一點面子。

  正所謂孩子是自己的好,再公正無私的長者,也不喜歡別人家的孩子襯的自家孩子跟白癡一般。

  云舒老爹出的這道題,是一道標準的四書題,而且也沒有截搭,相對來說算是簡單的了,不過簡單的題目,若想答出花來卻也很難。

  果不其然,見盧飏久久未做答,云仁忠便拔得頭籌,先起身頌道。

  “仁者愛人,恤民之疾苦也,輕徭薄賦,藏富于民,乃國之本也。”

  云仁忠說完,盧飏便見云舒的老爹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

  公正的講,云仁忠的這個破題還算不錯,首先點出了全篇的宗旨:輕徭薄賦。另外,還說出了孟子的仁者愛人的觀點,也算是不錯了。

  不過這樣的破題,若是在延慶這樣的窮鄉僻壤,應該算是出彩了,畢竟延慶就沒幾個秀才,教授學生制藝的老師一般也是秀才,云仁忠能夠從中出挑,也完全得益于家中有進士舉人的指導。

無線電子書    大明之風起青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