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06章 磨礪大山

無線電子書    逆襲之鄉村建筑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1/2)頁  衛煌想起讀書的時候,吳清賢最愛看的一本書:《卡耐基成功學》,書上有一章講的是如何使人喜歡你,就說要牢記他人的名字,不管對方是誰,只要你們見過一次面,就應該記住對方的名字。

  名字對于一個人而言是格外重要的,如果第二次見面你就能清楚地叫出對方的名字,他一定十分感動,對你也會印象深刻。

  如果你再會傾聽他人的講話,那就更是一個加分項,所以衛煌在陳述自己的觀點時也十分樂意傾聽別人的講述。

  此時回憶,自己的這個習慣,在高中的時候就養成,只是一直未曾上心。

  也許在未來的工作中,自己也要學習紀沛林,不但要把技術提高,把口碑做起來,也要廣泛交友,讓自己的人脈網更加廣闊。

  人脈和技術,才是一名設計師走得更遠的兩條腿,缺了一條,都是殘疾人!

  衛煌暗下決心,決定回去之后在網上搜索一下《卡耐基成功學》,重溫一遍里面的內容,提高自己的交際水平。

  汽車轟鳴聲從窗外傳來,三輛越野帶隊,七輛汽車一字行來。

  黃建軍知道是霍君樓一行,馬上站在一旁接待,衛煌等人亦下車。

  霍君樓率先出場,開門見山地問道:“人都到齊了吧,咱們速戰速決。”

  衛煌看到楊雪拿著相機拍照,有意往霍君樓身邊靠,禮貌地道:“霍經理好!”

  霍君樓卻沒有在意衛煌,只是四處打量。

  黃建軍作為施工方負責人,馬上叫高金元拿來圖紙,開始介紹項目概況。

  霍君樓在煙草系統幾十年,對于育苗工場的建設,也是了然于胸,在眾人的簇擁下邊走邊看,時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

  他和黃建軍的兄長黃建華也是老交道,可以說一路走來是彼此成就,隨著年歲的增長各自到了不曾有的高度,要處理的事情也越多,平時交際較少往來,但昔日的情感并未淡薄。

  知道黃建華要提攜自己的兄弟,也不為難,反而還贊揚幾句,有意樹立黃建軍的威信。

  一行人圍著場地轉了一圈,半個小時不到就看完了整個場地。

  霍君樓道:“你們都是專家,看看有什么是我這個外行沒有看到的沒有?”

  監理公司總監王衛國率先發言道:“我先講兩句,這個項目我們公司是派專人全程跟蹤,重要環節我也是親自到場,嚴格按照圖紙和相關規范在實施…質量上應該沒有問題。”

  都是驗收時慣用的套話,講得事無巨細。

  到了衛煌發言,即然大家都沒有看出問題,作為一個簡單的鋼構塑料大棚,即便質量有問題,也不存在安全隱患,便簡單地說了一句“沒有大的質量問題,可以作為合格工程驗收。”

  黃建軍見大伙都給面子,沒有雞蛋里挑骨頭的事情,心情十分愉悅,也不等說總結的話,直接邀請眾人道:“這里太冷了,我在光明鎮安排了包房,我們到那里繼續完善相關的手續。”

  霍君樓道:“這會時間還早嘛,盧向東說他要趕過來,順便看看他的烘烤工場,哪個打電話問一下他到哪里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楊汝清道:“我來打。”

  霍君樓道:“那我們先上車,往烘烤工場走。”

  上了車,空調開著,比外面暖和許多,衛煌捂著冰冷的手,放在自己的屁股下面坐著暖和。

  楊汝清問清楚盧向東的位置,又去給霍君樓匯報,方才上車,感嘆道:“這個天,在外面站的時間長了確實著不住。”

  黔州海撥高,又是大山環繞,山風刮過帶來的濕氣透入骨里,滲得人里外冰冷。

  衛煌作為年輕人,時間久了都十分難受,不敢想象這些老年人是如何過來的,提醒道:“鄉下是要比城里冷,下鄉的時候要多穿點。”

  楊汝清道:“我都穿兩雙襪子,腳還是僵得很。”

  何光彬道:“農村不比城里,城里到處都是汽車,不停在排放熱量,加上高樓大廈可以遮擋冷風,整體溫度比農村要高。我們現在出門,都是棉衣棉褲,里外至少三層。”

  楊汝清道:“這個天氣,沒有重要的事就不要出門,在屋里烤火多舒服。”

  鄭均道:“在爐子上熱一壺小酒,喝著還是很有意思。”

  何光彬道:“不說家里面,就是村里也是有大事小情要處理,免不了要出門。”

  楊汝清道:“你是一村之長,肩上擔子重,要多注意身體。”

  何光彬道:“這個問題楊主任您就不要操心了,不是我吹牛皮,我這個身體在座的沒有哪一個比得上,一年四季都是鍛煉著的。”

  衛煌見他黝黑的臉龐被風霜磨礪得十分硬朗,身板亦是結實,在厚實的衣服包裹下,甚是強壯,若非他和鄭均體型都偏瘦,這越野車后排的空間斷是塞不下三個人。

  農村生活是艱苦的,但農村人不怕風雨,勇敢向前,將自身打磨如同利劍出鞘。

  這個世界或多或少的事都是需要人去干的,生存是一個艱難的問題,是問題就有人在克服。

  衛煌想起了老家的一個老人,年近八十,依舊身強體壯,挑著七八十斤的糞水上坡澆灌莊稼,一天往返十幾趟,比許多年輕人都厲害,據言其年輕時吃面一個人就可以煮兩斤干面條,也沒有人見其生過病。

  不管是天晴還是下雨,只要趕上季節,總會看到他見逢插針地去處理各種莊稼,將莊稼打理得井井有條,所以他種出來的莊稼是全村最好的。

  有人說他能活到一百歲以上,因為他的身子骨夠扎實。

  然后在一個平靜的夜晚,在悄無聲息中他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所有的人都想不明白,一個無災無病如此強壯的人為什么就悄然離去了。

  后來他的遺孀告訴大家,其實他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只不會他咬牙堅持著,身上痛的時候就買幾顆去痛片、安乃靜之類的藥來吃…

  衛煌心想這或許就是男人,固執又堅強。

  何光彬是一個固執的人嗎?衛煌不知道,但他一定是一個堅強的人。

  因為他生在大山之中,從小被磨礪著,就像那刀越磨越亮,磨出了骨子里的果敢,磨出了他性子里的堅韌。

  或許他并不是一個優秀的村主任,但他一定是偉岸的大丈夫。

無線電子書    逆襲之鄉村建筑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