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30章 車是男人第二個家

無線電子書    逆襲之鄉村建筑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于建筑師而言,學習是伴隨著一身的。

  不管是材料的更新還是規范的更替,都要求建筑師不斷地學習。

  衛煌正看的書就是今年五月一號才實施的新規范: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

  這本規范遵循國家有關基本建設的方針政策,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深刻吸取近年來我國重特大火災事故的教訓,認真總結國內外建筑防火設計實踐經驗和消防科技成果,將原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合并,作出了許多重大修改。

  自五月一號以后設計的圖紙都必須按這個規范來執行,普通建筑還好,對于需要審圖的項目,一但違反一條強條,就屬于重大錯誤,是要受相關管理部門處罰的。

  所以衛煌抽得空閑抓緊學習,以免在未來的設計中犯錯誤。

  “住宅部分與非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應分別獨立設置;為住宅部分服務的地上車庫應設置獨立的疏散樓梯或安全出口,地下車庫的疏散樓梯應按本規范第6.4.5條的規定進行分隔。”

  衛煌馬上翻到對應的條款,只見整頁內容全是黑體加粗,全是強制性條文。

  閱讀的同時,他又結合秦邦國等人的聯建住宅進行思考。

  從長遠角度來講,街上的建筑都應該設置車庫,但地下車庫建筑成本極高,土石方轉運、地下擋土墻、防水等等都需要具大的成本。

  如果地下是石頭,挖掘的成本更高。

  有些房開商在開發時產生的虧損就是挖地下室時挖到石頭,因為商業住宅樓是強制性要求要配置一定的車位,為了最大化商業價值,都是設計地下車位。

  而設計師沒有透視眼,不能完全看清整個地下的情況,都是按慣例處理。

  等到施工的時候,才發現整片都是花崗巖等巖石。

  此時各種手續都辦好,開弓沒有回頭箭,無論多虧都要硬著頭皮干下去。

  對于秦邦國三家,資金有限,明顯不適合設計車位,只能在側面留個通道,在房子后面建一些地上車位。

  正看得津津有味,電話響了。

  是梁歡打來的,衛煌馬上接通。

  “衛工,今天忙嗎?”

  “不忙。”衛煌急切問道:“怎么樣,你爸答應聯建了嗎?”

  梁歡道:“我決定親自回來和他聊聊,現在就在黑水縣城,如果你方便,我想請你和我一起去一趟楠木渡,順便請教你一些問題。”

  “可以,那你等一下,我打一份圖紙帶上。”

  “你在哪個位置,我過來接你。”

  “你開車的嗎?”

  “對。”

  衛煌報了自己的位置,馬上把調好的方案打印出來。

  如果今天能說服盧升,那就把方案給他們過目,如果能確定下來,就讓他們三家把字簽了,以免后面施工圖出了一半,又要調整方案什么的。

  衛煌在藍天設計院時就經歷了許多這樣反復改圖的事,有些圖紙改了十幾回,臨到動工,業主都還有新想法,說改這兒調整那兒。

  所以衛煌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業主不簽字確認方案,他絕不出施工圖。

  反復修改浪費時間不說,還會影響設計者的精力和成品質量。

  網上就有那么一個笑話,說甲方讓設計師改來改去,最終還是覺得第一版好。

  笑話背后卻是設計行業無盡的悲哀,在甲方面前毫無話語權,就像工具一樣被指揮著、機械的繪制他們想要的東西。

  當成品太爛,被網友嘲諷時,設計師還被拉出來背鍋、鞭尸。

  憑著衛煌發的微信定位,梁歡很快就到了經緯設計院的公司樓下。

  衛煌看著梁歡一臉疲憊,關心道:“這么遠的路程,你怎么開車回來,直接坐車不更方便嗎?”

  梁歡笑了笑:“衛工你還沒有學開車吧?”

  “嗯,還沒學,但已經列入我的人生規劃里。”

  “有人說車就是男人的第二張臉,也有人說車是男人的第二個情人,在我心中,車就是我的第二個家。看起來是我坐在車里,實際上是它陪伴著我,承載著我的一切。再好的哥們都有爭吵的時候,即便親如老婆,同床還異夢,可是車不會。”

  衛煌想起了網上的段子,說男人下班之后,總希望路上堵一點,到了車庫還會坐在車里點一支煙,靜靜的呆一會,只有在車上的時候,才是最放松的時刻。

  “男人心靈最后的港灣。”

  “對,男人心靈最后的港灣,無論列日炎炎還是狂風暴雨,它都默默的保持著你。”

  “每個男人都需要一輛車。”

  “有它相伴,無論在哪,我都心安,你以后會體會的。”

  “但是還是要注意安全,不能疲憊駕車,要不我們休息一下再回去,你吃飯沒有,我請你吃個飯。”衛煌估計他已經開了很久,還是休息一下更為安全。

  畢竟自己不會開車,那就是把命交在他人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行。去吃蕎面吧,我好久沒有吃過蕎面了。”

  “這我還真不知道哪有。”衛煌聽過蕎麥面,但從來沒有吃過。

  梁歡雖然兩年多沒來黑水縣,還是輕車熟路,調轉車頭就朝記憶中的地方開去。兩人來到黑水縣西大街,梁歡不時側頭看向外面。

  果然在熟悉的地方還有那個熟悉的店。

  “那里就是,我們找個地方把車停了過來。”

  在衛煌的印象中,梁歡應該是很小的時候就和母親離開了黑水縣,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不由好奇地問道:“這地方你怎么找到的。”

  “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梁歡看到路邊有個私人停車場,把車開了進去。

  停車場的主人上前道:“師傅,停多久?”

  “就一會,我們在前面吃個飯就來開走。”衛煌回道。

  “五塊錢。”停車場的主人一邊報價,一邊在本子上記錄車牌號和停車時間。

  衛煌身上有零錢,馬上支付了。

  梁歡道:“這怎么好得。”

  衛煌道:“沒關系。”

  兩人向蕎面館走去,梁歡自言自語地說道:“那年,我媽帶著我從楠木渡出來。我很餓,我媽看遍了錢上餐館,最后發現數蕎面條賣得最便宜,我就吃到了人生的第一碗蕎面。很多人覺得這東西粗糙,口感不好,不喜歡吃,但我卻愛上了這個味道。”

無線電子書    逆襲之鄉村建筑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