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七十八章:提前解散的新藝城

無線電子書    1983:重回港島當導演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阿一,我還是第一次到洛杉磯玩!”

  “到了之后,我一定要去格里菲斯天文臺去看看。”

  “我表姐說過,那是洛杉磯看星星最好的地方!”李家欣戴著墨鏡,略帶興奮的說道。

  陳一敷衍地點點頭,沒有出言回答,而是繼續看著報紙。

  因為一件港島電影界的大事兒,剛剛發生,讓他有點始料未及。

  新藝城解散了!

  對于新藝城的解散,陳一早就有心理準備。

  新藝城的領頭人黃百鳴,是一個標準的電影商人,喜歡拍攝賀歲片,將一群大牌演員集合在一起,搞一個家庭喜劇的劇本,在闔家團圓的時候,出來圈一波錢。

  當然,這樣做也不是不對,因為黃百鳴還是有一點節操的,審美水平也在及格線之上,電影也看得過去,暫時沒有搞出什么亂子。

  只能算是有計劃的竭澤而漁!

  說起來,新藝城公司之所以在這幾年迅速崛起,集體創作、集思廣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不同于寶禾的獨立制片人制度,新藝城則是成立了一個七人委員會。

  由麥嘉、石天、黃百鳴、徐克、施南生、曾志偉、泰迪羅賓組成的七人創作小組。

  這個七人小組,算得上是新藝城最重要的決策部門,碰撞出不少火花,新藝城前期的經典之作,幾乎都是他們群策群力的結果。

  七人小組的成員各有所長,相互彌補不足。

  光頭麥嘉上大學時,主修電子工程,后來做工程師時。

  但是他感覺工程師的工作,實在是太過無聊,就又跑到紐約大學,專門學習電影制作,在好萊塢曾以副導演的身份,參加過三部槍戰片的拍攝。

  算是港島電影界,少有的學院派!

  麥加在《最佳拍檔》系列中,利用自己學過電子工程的長處,他熟練地將高空飛車、電子武器等特技融入電影創作。

  石天是喜劇演員,喜歡從演員的角度審看劇本。

  黃百鳴曾是話劇的發燒友,對戲劇頗有心得,擅長編劇,新藝城的許多劇本都由他操刀。

  徐克是一個集導、編、演等能力于一身的將才,善于從總體上把握一部電影。

  他也是七人組當中,最喜歡挑戰新鮮事物的,當年他赴美留學,先是在德薩斯州的南循道會大學念書。

  但嫌棄課程實在太老套,就在一年后停學環游全美,到各地結識喜歡電影的朋友。

  全美旅行結束之后,徐克就轉到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修讀廣播電視/電影課程。

  上學期間,他與朋友合拍了一部四十五分鐘的有關美籍亞洲人的記錄片《千鐘萬縫展新路》。

  75年,大學畢業的徐克畢業移居紐約,參與了關于唐人街的電影《dles》的拍攝工作。

  1977年,回到港島的徐克,加入了無線,從事導演和監制等工作,參與了家庭劇《家變》的制作。

  曾志偉喜歡玩,并且見多識廣,加上跟隨港島足球隊四處征戰,眼界也比較開闊。

  他家老爺子雖然跑到了臺北避難,但影響力還在,讓曾志偉可以衣食無憂地四處閑逛,對港島的草根階層的審美趣味,了然于心。

  泰迪羅賓來自音樂界,且導、演俱佳。

  可惜集體創作雖然優勢明顯,卻很難持久。

  曾志偉曾經對港島媒體說過,這七位主導者,合作不久之后,便因錢多錢少問題,鬧起紛爭。

  他自己則退出七人小組,遠走臺北拍戲,后來被洪金寶招回幫他搞第一代寶禾,也就是讓洪大哥賠的賣褲子的合作。

  因為有前車之鑒,陳一才抓住機會,就算是傷筋動骨,也要跟嘉禾劃清界限。

  因此《最佳拍檔》前兩集由曾志偉執導,到第三集,導演則換了徐克。

  而拍完《女皇密令》后,徐克也開始不滿三巨頭堅持只拍喜劇的創作思路,本來萌生退意。

  卻被母公司金公主盛情挽留,并幫助他成立個人電影工作室,雖然仍舊掛著“新藝城”招牌,卻能跨過三巨頭,直接與雷老板對話。

  并且票房分紅徐克也直接從“金公主”領取,與“新藝城”無關。

  施南生是徐克的女朋友,在英國念書,機緣巧合之下,跟徐克結緣,兩個在常人眼中略顯古怪的人,很快走到一起。

  當時新藝城的電影預算一塌糊涂,施南生因為學過會計,告訴黃百鳴不能不留流動資金。

  黃百鳴直接將賬目交給施南生,擺脫她幫忙,月底開工資的時候,也單獨給她一份薪水。

  這樣施南生也就加入新藝城,成為七人眾當中,最重要的成員。

  前世新藝城的解散,是因為《最佳拍檔》拍到第三集后。

  石天要求另拍新戲,由他自己主演,占據春節賀歲檔期。

  盡管黃百鳴認為還是接著拍“最佳拍檔”續集保險一些,但最終未能阻撓石天拍了《恭喜發財》。

  結果該片沒有維持住新藝城的霸主地位,直接在賀歲爭霸戰中首次輸給了嘉禾的《夏日福星》,票房收入最終亦僅列當年度的第六位。

  將《最佳拍檔》連續三年的票房冠軍寶座恭手相讓。

  新藝城嘗此教訓,決定再拍《最佳拍當》第四集,但當時七人創作小組已經名存實亡。

  麥嘉便起意挖掘新人,找林嶺東拍第四集《千里救差婆》。

  該片由麥嘉領著自己的一干班底全盤搞掂,石天、黃百鳴基本沒有參與,票房亦有不俗成績。

  因為這件事兒,七人都明白,大家的合作走到了盡頭。

  于是在他們之前常去的大排檔,七人徹底和平解散。

  而這一世,新藝城的解體提前了,成名作《最佳拍檔》只拍到第二集。

  票房冠軍的位置,被陳一用超過一倍的數據所擊敗。

  加上許冠杰明確表示,不會再參演《最佳拍檔》,這個系列也就暫時擱置了。

  陳一還聽到一個小道消息,《碟中諜》成功之后,麥加和徐克,就主張進軍北美市場,準備跟寶禾在好萊塢一較高下。

  這個建議,被黃百鳴和他背后的金公主拒絕,導致矛盾激化,眾人不歡而散。

無線電子書    1983:重回港島當導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