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一章:都是錢惹的禍

無線電子書    1983:重回港島當導演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搞定蕭芳芳后,陳一跟王京就沒有多留,打了聲招呼后,就立馬離開了咖啡館,去尋找下一個目標。

  王京已經接到電話,公司藝人部已經聯系到發哥,現在就在公司錄制節目。

  公司正在盡最大的能量,在港島宣傳最新一屆的港姐,準備將這三位美女打造成明日之星。

  所以讓發哥跟她們三個一起錄制一檔新節目,當年發哥被大眾熟知,就有陪同港姐宣傳的緣故。

  于是公司決定,這一次的港姐宣傳,還是由發哥陪同宣傳,增加曝光度。

  王京拿著大哥大,邊講話邊往停車位走,不少路上的行人看著這家伙高調的樣子,不停地指指點點。

  要知道現在一部大哥大需要上萬塊才能購買下來,但大部分的港島人,一個月累死累活才掙幾千塊,就算是不吃不喝,也需要一年才能買上一部。

  跟在王京身后的陳一,看著如同磚頭一般大小的大哥大,也是感覺到稀奇。

  他長大記事時,全世界都開始普及智能電話,就連昔日霸主諾基亞,也在蘋果領軍的智能機的攻勢下,折戟沉沙,江河日下!

  更何況是,只能出現在舊貨市場的大哥大!

  “要是有一部大哥大,以后溝通聯系倒是很方便,一會兒也去商店買上一部!”陳一心中暗暗想著。

  咖啡館里,助理可可見陳一他們二人離開,立馬坐到蕭芳芳的對面,焦急地說道:“芳芳姐,您是最愛惜您這一頭秀發的!”

  “不會真因為角色原因就剪短吧?那樣太可惜了!”

  聽到可可的話,蕭芳芳下意識地搖搖頭,端起剩余的咖啡一飲而盡,笑著說道:“傻丫頭,你還沒看出來,這里面真正能做主的就是那個姓陳的年輕編劇!”

  “這家伙還算厚道,沒有進組之后再說剪短頭發的事兒!”

  “到時候合約一簽,剪不剪都由不得咱們了!”。

  可可聽到這里也就不在說什么了,雖然她是一個實習生,但也跟著蕭芳芳一段時間了,圈子里的是是非非也聽到不少。

  這才知道演藝圈并不是像她之前想的那么簡單,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汽車在馬路上飛快的行駛,很快就回到將軍澳,陳一看到路旁邊有家商場,就讓王京停車,自己跑了進去。

  王京好奇地看著陳一跑進商場,過了十幾分鐘后,才看見他拎著一個袋子回來。

  打開車門,陳一坐上副駕駛,就將袋子中的盒子掏了出來,將新辦的電話卡,插進了大哥大中,用手掂量了兩下,也感受到這玩意的重量,是真沉啊!

  “我說你干什么去了?原來是去買大哥大去了!”

  “要我說,你早就應該買了,以后聯系也方便不少!”王京邊開車邊說道。

  將王京和李翰祥的電話存了進去,之后又給王京打過去,在提示音響了一聲之后,陳一就掛斷,之后對王京說道:“這是我的號碼,有事就往這里打!”

  “今天將角色的問題搞定,我明天還要搬家!”

  “遵命!長官!”王京俏皮地回答了一聲,就把車的速度提高,飛快地向電視大樓開去。

  邵逸夫站在窗戶旁,看著樓下車水馬龍的車流,輕輕搖晃著手中的紅酒杯,讓酒揮發的更加徹底。

  平日里大大咧咧的李翰祥,也沒有說話,只是老老實實坐在椅子上,看著眼前的酒瓶,像是要看出花來!

  時間過去了很久,站在窗邊的邵逸夫,才回頭對還在盯著酒瓶子看的李翰祥說:“小鬼是對我們給出的價錢不滿意嘍?”。

  邵六叔的話像是詢問,畢竟三十萬的片酬,已經算是港島的中上水平,比它高的寥寥無幾!

  但話到李翰祥的耳中就有點變了味道,畢竟陳一是自己新認下的徒弟,他的一舉一動,都可以算成他的默許,就算是自己沒有這個想法,旁人也會強加上去。

  “六叔!這劇本都到底是什么成色,您比我都清楚!”

  “不管是賣點,還是故事的流暢度,都是上上之選!”

  “現在不是咱們一家雄霸天下的時候了!這小子跟咱們談不妥,就會去找嘉禾!”

  “雖然現在咱們的院線都聯合在一起,可利潤的大部分,還是要被電影公司拿走,剩下哪點散碎銀兩,屁用不當!”

  “況且,一個不到十八歲的小子,第一次就能寫出這樣老練的劇本,未來可期,我們是不是更應該考慮他別被其他人挖走啊!”李翰祥平靜地說道。

  邵六叔見到李翰祥怎么說,也沉默不語,邵氏影業這幾年的下坡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這讓身為電影人的邵逸夫是不可接受的,想當年他們幾兄弟在上海灘拍電影,拿到海外售賣,一家人風風雨雨走到了現在,你讓他接受自家的電影公司這樣的狀態,不如一槍崩了他,來的痛快!

  武俠片已經不是主流了!觀眾也看膩了簡單的布景,全靠演員打打殺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上一個時代的王者,必定是下個時代的養料!

  邵氏就是這樣的例子,血淋淋的例子!

  邵氏真正雄霸港島的時候,并不是沒有競爭對手,但這些新玩家,自然是比不上邵家這種兩代人專研一種行業的專業人員。

  要知道當時亞洲中心并不是什么東京,而是上海!

  經營理念,拍攝手法,導演的奇思妙想,而且在短短幾年之內,國人就完善了整個電影工業的配套,甚至膠卷就做到了國產化。

  因為戰亂,邵逸夫跟著自己的哥哥們來到港島,那時候的港島還沒有現在繁華。

  他們花光所有的積蓄,在港島購買了一家電影院,開始播放自己拍攝的電影。

  就在港島同行不知道什么叫拍攝成本的時候,邵逸夫先生就能將成本壓縮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一步步壯大的邵氏影業,就靠著對電影工業化的了解,拍攝了大量的武俠片,開始一步步地成為港島電影業的第一公司!

  但現在拖累邵氏的,也是之前助它起飛的武俠片!

無線電子書    1983:重回港島當導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