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七十一章 教化倭國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殿下,如今山東行省已有初級學堂四十一所,中級學堂兩所。且簡化漢字已順利推行,配合著教育部所暢行的拼音教學,已在發音上,做到了與明國其他省份一致。”孔元用向兀魯圖斯匯報著自己的成果。

  因是中原漢地,明國的學風在山東行省的推行并不如意。尤其是那些地方豪強的存在,他們以土地和莊子為根基,聘請自己認可的教書先生來自家的私塾擔當老師,大大的分流了本該流入學堂的學生數量。

  那些并不識字的莊子百姓眼見自家的老爺都不去那明人的學堂,就更不愿將孩子往學堂送。再加上明國的學堂對于漢字進行大大的簡化,無疑觸動了很多讀書人敏感的神經。并且在讀音上,也開始講究全國一致。

  山東本地的讀書人知道后,只覺明國這是在毀滅他們的文脈根基。如此種種,就也導致了山東行省的教育工作開展得異常艱難。

  這次趁著山東豪強集體被遷走,那些地方宗族勢力也頓時消散一空。平時說得上話的讀書人很多也是豪強家族出身,便也沒了發言的權利。這時候兀魯圖斯又讓孔圣人之后的孔元用擔當學政一職,全權負責并開展山東行省的教育事務。

  在有著多分田地,供應午餐的附加條件下,那些少了豪強教唆和讀書人恐嚇的普通百姓,終是忍不住將孩子送進學堂了。

  一些身份不高的讀書人也終于在孔元用的牽頭下,愿意出來擔當學堂的老師。他們也不怕被人笑話學夷言,說夷語了。

  “嗯!此事做得不錯。但中級學堂還可以多建一座。且招收的學生要男女同招,有教無類。”兀魯圖斯提點著,忽然又問道:“對于倭國,你可有了解?”

  孔元用瞧了瞧在座的兩位尚書,想到不久前大《大明日報》上刊登的明國在倭國打了大勝仗的傳聞,便思慮了稍許道:“請殿下治罪,微臣從前久居曲阜,消息閉塞。如今又擔著學政之職,很少打聽倭國的只言片語,對其不甚了解。

  不過若論治倭之策,微臣以為,要想長治久安,需得大力推行教化,以教倭國百姓識禮數,重尊卑,以世世代代忠于大明。”

  “嗯!你也坐吧。”兀魯圖斯見其說話謹慎,便也沒打破砂鍋問到底。孔元用不知道兀魯圖斯的心思,也不敢問,只能謹慎的坐下。

  兀魯圖斯跟著又沖兩位尚書大人道:“倭國一事,就定分而劃之吧。不過王室要封,幕府也不能落下。王室與幕府是死敵,對我明國而言卻是大有益處。若是鏟除幕府,王室獨大,反而容易生事。且倭國乃是島國,地狹人稀。土地多分,也能讓其內多加牽制。

  孔學政的話也不錯,教化一事乃是長治久安之大事。且倭國速來仰慕中原學識,早前還有唐時渡海借種。如今讓倭國俯首稱臣,必得在其國內大興明國之學堂。

  這個重任,孔學政,需要你跑一趟了。”

  說到這里,兀魯圖斯的目光忽然落到了孔元用身上。

  “啊!”孔元用驚異了一聲,隨即知道自己表現得太過孟浪了,馬上跪下接受調遣,并且謝過兀魯圖斯的恩賞。

  只不過他的心思,卻跟滴血似的,有些灰心喪氣。到底倭國對于他而言,真的就是化外蠻夷之地。驟然去那夷人的國度推行禮儀教化,可不就跟被發配了一樣么。

  而且兀魯圖斯后面還要求了,讓他要多多發揮孔圣人的教化之功來。讓族里那些‘飽讀詩書’的孔氏子弟,也跟著去倭國推行利益教化。

  想來,這份差事是不好做的。

  “孔卿此去,乃是有大功在身的。正好前線傳來捷報,曲阜之地已被我軍奪了回來。你們孔家的祖宗牌位,可以請回老家了。”兀魯圖斯決定給個甜頭,以讓孔元用接下來更用心的辦事。

  只是經此大亂,孔家在曲阜的財產卻是被搜刮了一通了。而且為了更大程度上摧毀孔家在曲阜的影響力,‘土匪’還將偌大的孔府燒成白地。

  所以就算孔氏的一大家子遷回曲阜,一時半會兒也別想站穩腳跟了。而他們的土地,也會因為早被官府分配給了那些新移民,而別想再要回去了。

  這也會逼迫得那些孔氏后人不得不離開坐吃山空的溫暖窩,去明國更多的地方闖蕩。

  全東見兀魯圖斯已經做出了決定,便沒再多勸。只趕緊退下去草擬圣旨,準備送給倭國的水師萬戶祖兒別也。

  這時候,大海上正好有兩艘船乘風破浪西行。那是一個個身著華貴服飾的倭國貴族。有王室的,也有幕府的,還有隸屬于雙方的朝廷公卿以及別當。

  無論他們從前的身份多么高貴,現在的身份只有一個,那就是明軍的階下囚。此次西行,也是命途多舛。

  同樣感到前途未仆的還有濟南府都帥劉黑馬。

  其祖父劉柏林是濟南府人士,曾任威寧防城千戶。雖然改姓了劉,但若追溯祖輩,還能跟前遼國太宗耶律德光扯上關系。

  當金國在西京的統治大奔潰之際,他的祖父便順勢投靠了蒙古人。后來劉黑馬跟著其祖父隨蒙古人征戰上百場,軍功累積。等到舊歲山東西路也被汗庭奪下后,木華黎想著曾落籍山東的劉黑馬,就讓其回到了濟南府,成為鎮守一方的大將。

  受泰山、魯山等山脈的影響,又加上淄州、泰安州的阻隔,濟南府沒有和明國的統治區直接接壤。在治安上,也就沒有益都的兩州一府那么混亂。

  雖然也被三月前的流民潮給波及到,但濟南府終歸不是難民的終點。所以只要在重要路段進行把守,那些一心想逃往明國的難民也不會多耽擱。

  這也就使得濟南府反而是山東西路之地,少有的富庶州府。

  特木倫率領大軍進入濟州府的地界時,看到的便是一片片長勢喜人的麥田。這種情況,在山東西路的其他地方可算是少見。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