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三十一章 移民貪腐案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相比整個安置區的建筑環境,招商處明顯是經過特別修飾的。不僅是不多見的土木混合建筑,還在主宅外,修建了入內的半圓形拱門。‘招商處’三個燙金大字,則尤為的亮眼與闊氣。

  事實上,這地方本來是用來招待士紳商賈捐贈物資的接待處。在遼陽的移民安置營,‘接待處’就非常的寒酸與不起眼。很多‘善心大發’的大戶貴人,就會不介意捐贈一些對他而言并不算多么貴重的物資,從而彰顯一下自己的善意。

  而這登州安置營,顯然是需要極其巨量的善意,才能彰顯出那些貴人們的善心的。正因此,除了官府派發的物資,這里就極少能接到來自民間的自發捐助。

  當下在拱門的兩側,兩位著裝齊整的護衛筆直的站直著身子。雖然蒲察廝斤沒有參軍入伍,但普通人和士兵的差別還是能看得出來的。像這看門的護衛,兩眼都透著那種女干商才有的市儈。而軍中的士兵,大多是一種肅然和漠視。

  “這位貴客是來做買賣的嗎?”他還沒開口,一個護衛就率先問道。

  “是啊!聽說你們這兒新來了一批貨,所以就過來瞧瞧。”蒲察廝斤說著,又有些為難道:“只是我是初來此地,早前也沒有門路,不知這買賣做不做得。畢竟安置營的東西好像是官府的,我怕有什么干系,引火燒身就不美了。”

  說話時,他還識趣的給兩個護衛分別塞了兩根明國新出的茶香味兒草煙。

  這東西不算新品種了,但一直生產效率不高,從而導致產量提不起來。最初是作為軍需品配給軍隊使用的,主要的作用乃是提神。后來少量流入民間,受到一些士紳商賈的追捧。

  再后來,便是為了彰顯身份與地位的作用,很多做買賣的商賈都喜歡買這種價格昂貴,且有價無市的草煙。在談買賣時,抽出一兩根送人,頓時排面就上來了。

  蒲察廝斤其實還不會抽這東西,買來也是為了掩飾身份用的。他的家里不缺這個錢,倒也不用當做公費去巡察司報銷了。

  “貴客怎么稱呼啊?”接到了草煙這好東西,那護衛只拿到鼻尖嗅了嗅,就趕緊視若珍寶似的用小手絹卷起來,然后迅速塞進口袋里放好。

  臉上也露出幾分動容之色,笑容更加和藹道:“我們這招商處的主子乃是登州知府的遠房表親,關系是絕對靠得住的。而且上京那邊,聽說也是有人的。就算出了事,也查不到你頭上的。”

  “呵呵,我免貴姓蒲,你就稱我為蒲小哥就可以了。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這是第一次出門做買賣,所以頗為謹慎了些。這俗話說得好嘛,民不與官斗,我也是怕賠得血本無歸啊。”

  “你放十二分的心,這里做買賣是絕沒有問題的!”那護衛安慰著,正巧有一個商人領著一支車隊從內里出來。蒲察廝斤注意到,那車隊里拉的都是一只只摞起來的麻袋。或是封口不夠嚴實的緣故,經過蒲察廝斤身旁時,有少數幾粒麥子從內里撒了出來。

  “瞧見沒有,這賣的可是糧草。而且這商人,還是從西邊來的。上頭說糧草不準買賣,我們的主子卻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護衛毫無掩飾的想法,夸張的沖蒲察廝斤炫耀道。

  按照大明律令,除了在商部注冊了糧草經營許可證的商行,其他商行或店鋪都是一律不準買賣糧草的。更何況是賣給西邊,那可是金國,算是殺頭的重罪了。

  因為大明的糧食一直都是短缺的狀態,為了養活更多的人口,大明都是從外界購糧的。同時又為了減輕百姓們的負擔,使得更多人不至于吃不起糧食,便在售出時,特意壓低著糧食的價格。

  這樣的經營方式,雖然不算虧損,但利潤空間是被大大壓縮了的。至于這安置區的糧食,就完全是明國官府的白送了。如今卻被人這樣買賣,一旦事發定然就是死罪。

  如此閑聊了幾句,蒲察廝斤便進了內里。

  許是運氣不錯,他剛進去,就正好撞見一批貨物正在拍賣。那是來自高麗的絹布,本來也是分發給移民營的物資的,但現在被隨意的買賣。

  競價的商人不少,一個個舉著牌子,很快就將絹布的價格炒到了一萬二金元。看拍賣上的介紹,這絹布是有三百多匹的。算起來,價格還是有些虛高。

  蒲察廝斤是來看看的,并沒打算馬上出手。離開了拍賣絹布的場合,他又看到了一些其他安置區的商品。大多數都是生活必需品和耐用品,不是什么高檔物件。

  這也符合移民安置區的定位!

  畢竟官府那邊可不會將這些沒什么錢財的百姓當成大爺伺候,就更不會給他們派發絲綢、白瓷這樣中上等的人才能用得起的物件了。

  除了有實質性的商品外,蒲察廝斤還注意到了一個嚴重的現象,那就是安置區竟然還有人口買賣。

  這個在大明國已經被嚴令廢除和禁止的東西,在安置區竟然被堂而皇之的擺上了臺面。

  只見一些模樣清秀的童男童女、少男少女被當做商品似的,站在不算高的木臺上。每個人的脖頸后面都豎著一個牌子,上面標好了價格。

  蒲察廝斤走近了,還能聽到一些上了年紀的商賈們不堪入耳的議論聲。

  這時有商賈似乎是看得不過癮了,還交了錢,親自上臺去‘驗貨’。臺下的人也是指指點點,還讓那商賈幫著看看哪個買得值。蒲察廝斤以前是見過賣兒賣女的慘景的,對此感觸倒是不大。但這樣明目張膽的違法亂紀,還是令他心里有些不舒服。

  抱著留作證據的想法,他買了一對少男少女假裝充作‘童仆’,隨后又借著捐贈的名義,在安置區內四處看了看。

  可以說,朝廷的政令在安置區,幾乎沒有一項是做到的。本該推行的掃盲培訓,竟然變成了收費的私塾。有償的外出勞動,則是變成在安置區的安排下,統一去外面出工。在這其中,安置區的官員就充當中介的作用,收取最大的報酬。而出工出力的移民,則只能拿到最少的幾個銅板。

  并且在進出安置區時,還要繳納進出的費用。

  至于吃住方面,免費吃住那是想都別想了。官員會讓這些移民繳納一定的費用,稍有俘財的移民,還會被盤剝。若是出現交不起的情況,就會讓他們在官府的安排下,強制去外面勞動。

  那些老得不能動的老人和半大的孩子,則是完全沒人管。

  這樣的情況,存在的時間不是一個月兩個月,而是快一年了。

  蒲察廝斤將這里的情況暗自記錄在案了,又去走訪了其他的幾個安置區。雖然情況與登州的比起來,算是好了不少,但也都存在貪贓違法的情況。

  于是沒有任何隱瞞和夸大的,蒲察廝斤就將自己調查到的東西全部發回了民部巡察司。

  此時恰好處于商業整頓的末期,樞密院那邊對于各種違法之事尤為的看重。蒲察廝斤的調查報告除了給到民部內部,還抄送了一份到樞密院。

  看到這情況后,樞密院那邊立即嚴厲民部調查此事。并且讓督察部那邊,也一起配合。

  兀魯圖斯接到來自山東行省移民貪腐案的調查報告時,人已經到了江南行省的清州。

  作為高麗王朝最后一座堅持頑抗的城池,清州注定是不可能再繼續存在了。經過明軍的筑造外墻圍城后,整座城便成了與外界失聯的孤島。而且為了徹底封死里面的高麗軍隊,明軍還將水道給改了。

  結果就是,清州城里很快就陷入了水源供應不足的窘境。

  在這期間,里面的人也不是沒有想過投降的,但他們根本就走不到清州的外墻,便會被擊殺。

  因為在離開清州時,兀魯圖斯下達了嚴令。在自己回來之前,不能放一個人離開城池,也不接受一個俘虜的投降。旦有出城的,直接擊殺。

  他要高麗的死忠分子們知道,跟明軍對抗的下場!

  再回來,兀魯圖斯就詢問起了城里的情況。

  “人間地獄!”阿當罕面色凝重的回著。哪怕是見慣了戰場的殘酷,看到清州城內的慘景也還是忍不住心有余悸。畢竟吃人肉、喝人血的事情,實在有些挑戰人的下限了。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