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二十一章 對馬風起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暫且不提朝廷各部與暗衛的齷齪,在釜山待著的兀魯圖斯交待了徹查商行的事情后,匯通、匯來兩家設在釜山的分行,就最先遭遇了來自明國官府的查封與打擊。

  這讓在釜山待著的各國商賈都震動不已!

  畢竟這兩家商行可是皇行啊,論背景,釜山就沒有能比得過這兩家商行的。如今卻被官府查封了,也不知是不是大水沖了龍王廟。

  就在商賈們各種揣測的時候,又有十余家商行遭到了查抄。有明國的,高麗的,倭國的,宋國的,基本各方勢力都有,做到了面面俱到。

  而官府的查找的理由則是私通敵國,與對馬交易違禁品。還有不服王化,在廢奴令頒布后,依舊圈養奴仆和私兵。另外還有倒買倒賣,賄賂官府官吏,以致官商勾結,擾亂釜山安寧等罪名,那是一抓一大把。

  在釜山做生意的商賈,其實就沒幾個屁股底下是干凈的。

  因此在十余家商行被查封后,剩下來的商賈們就著急了。有門路的就紛紛向那些在官府衙門里辦事的人打聽,看看這釜山衙門到底是吹的什么風。是要將商賈們鐵面無私的一網打盡呢,還是想要攻打倭國,所以要他們捐獻點銀子?

  如果是后者,他們也愿意慷慨解囊的。

  一些膽子小的呢,則趕緊將生意交給親信打理,自個兒趕緊帶著金銀細軟逃離釜山。還有做了虧心事的,直接就把店鋪給掛出去賣了,似乎是做好不回來的打算。

  這樣的情況下,釜山城的商業活躍度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冷。在第三次查封了四十多家商行、店鋪、工坊后,這種恐慌性的逃離潮是再也控制不住了。

  但釜山官府似乎對這種情況一點都不擔心!

  繼續我行我素,查封的查封,該罰的罰,該關的關。匯通、匯豐兩家商行是被罰了巨額的罰款,匯通商行的掌柜還因貪贓枉法,私自傳教被釜山官府當家斬于菜市口。

  其家產全部充公,族里車輪以上的男丁盡賜其自盡,其余人等全部流放北庫頁島。那里可是真正的苦寒之地,流放到了那個地方,已經不是想著能不能返回明國內地,而是能不能有命活下去了。

  至于其他被查封的商行,根據明國的律法,也都一一處置了。釜山城的商業秩序,頓時為之一清。從前惡意哄抬物價,以次充好,惡意販賣假冒偽劣品的情況,幾乎都不見了。

  還有釜山的清真寺,被兀魯圖斯點名拆除。

  在釜山官府的主持下,在不少回回商賈和釜山百姓的注視下,建成不過一月,算是釜山地標性建筑的寺廟,立時就化為了灰燼。那些被拆下來的土石,被官府用來改建成了中級學堂。

  當然,其建筑風格絕對是明式的。摻雜了宗教的東西,就不該出現在。

  那些被臨時出售的店鋪、貨物等,也都被官府全部吃下。雖然這也造成了市面上一片蕭條,并且物價還大跌不止,卻方便了官府兜底。這也為即將到來的征倭之戰,多籌集到了一批物資。

  釜山的市政建設是一定要重新規劃的!

  那種街道狹窄,雜亂無章的建筑,完全不符合一省省治的規格。且別的不說,城墻是一定要有的。不說其隱含的軍事防御作用,至少那高大的城墻看著,就讓人心生敬畏。

  想想后世的摩天大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硬實力。

  這時代雖沒有建造摩天大樓的技術,但高大威武的城墻卻能代表一座城市的硬實力。而且現在隨著水泥的運用,城墻的建造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磚石的。

  對于施工速度而言,可是一件好事。

  這些具體的事宜自然不需要兀魯圖斯一一過問了。他只是說說自己的想法,其他的事情都由李同知這個慶州知府負責。到時候兀魯圖斯只看成果便是。

  當下在釜山外海,兀魯圖斯乘著水師的戰船,一共有十一艘。這么興師動眾的,自然是為了滅掉對馬這個橋頭堡。

  河內義長這個前對馬守護,也有幸參與這一戰。作為從前的地頭蛇,論對對馬島的了解,水師中自然沒有人比得上他。

  此刻候在兀魯圖斯身旁,他的態度恭敬得像是一個規規矩矩的小學生似的。

  “河內縣主,此戰還需你盡力一二,不必如此拘謹。”兀魯圖斯吹著海風,心情大好的說道。

  當代的倭國還是一個封建保守的海島小國,不說宋國沒將他們放在眼里,就是在明國眼中弱的更得了雞瘟似的高麗,也沒將倭國看成什么大國。

  確切的說,是將他們看成了‘島夷’,其中的鄙視之情,自然不言而喻。

  兀魯圖斯的明國和倭國也沒什么深仇大恨,之所以跨海遠征,就是看中了倭國的人口和糧食。北方的深山老林需要樸素的可以吃草的底層倭人去開荒種地,成為大明忠誠的繳糧農夫。

  山東的難民需要倭國人的糧食,以便喂飽他們的肚子,好順利的成為明國的‘良民’

  另外通過倭國的海路,可以到達還處于氏族社會的美洲。那里的土豆、辣椒、紅薯、玉米等‘四大寶’,可是讓兀魯圖斯垂涎了好久。那里的金山銀山,也能解決明國的財政困難。

  另外倭國本國也盛產銀子,像那石見銀山,就讓兀魯圖斯在后世如雷貫耳。有幸提早數百年穿越到這個時代,那自然要早早的替倭國開發出來,好充盈明國的國庫。

  往后應付汗庭的壓力時,錢財可是不能少的。

  在這些種種因素結合下,倭國是不得不打了。

  “國主神威,實在令小臣佩服,因而不敢放肆。”河內守義脊背彎曲,眼皮子下拉著,絲毫不敢與兀魯圖斯直視。

  見此,兀魯圖斯也不強逼他了,轉而注視著前方逐漸放大的綠色海島。那還不是對馬,而是距離對馬最近的島嶼鴻島。

  早前那也是對馬的領地,不過在明國強勢崛起后,便已經成為了明國的一個海上駐點。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