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九十六章 高麗兩派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水師陸戰隊是水師用來登陸作戰的部隊,以騎步混合的作戰方式為主。在地形平坦,戰馬的狀態良好情況下,登陸部隊就以騎兵的姿態登陸戰場作戰。當地形崎嶇,戰馬的狀態又萎靡不正時,則以步兵的姿態登陸。

  明國有著海拉爾省這個養馬基地,并不缺馬。而且通過與金國/宋國的貿易,還能用馬換來不少的錢財。在最近從宋國購糧的交易中,戰馬就是大頭。

  只不過水師陸戰隊的編制不多,正規的兵員只有三千人。之前登陸登州時,臨時招募了很多的輔軍。等到戰事結束,幾乎都裁撤了。現在要征討倭國,三千的陸戰隊肯定少了。兀魯圖斯決定增兵到一萬,并且水師的戰船數量,還要再翻一番。

  此前通過購船/強征/打劫等手段,從高麗/宋國等地弄來了一百二十一艘戰船。只是多是商船改建的,真正的戰船幾乎一艘都沒有。現在戰事結束了,該淘汰的淘汰,該歸還的歸還。水師現有的戰船,只有六十八艘。

  且大連港駐扎了三十艘,作為維持渤海灣與山東行省間的水上力量。登州港則駐扎了十一艘,主要是維護近海島嶼和宋國間的水道安全。剩下的二十七艘則全部駐扎在濟州島,目的自然不單單是維護倭國與高麗/宋國/金國間的水上貿易。

  這次想要征討四面臨海的倭國,濟州的戰船數量肯定是還要增加的。

  但在征討之前,高麗這個障礙就得清掃開了。

  就像后世倭國征服華夏所制定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就是必取朝鮮。同樣,要想征服倭國,明國也得必取高麗。

  原本還不想這么急著將高麗一口吞下的,但山東行省的災情所迫,必須從高麗身上割肉。并且征服倭國,也必須得保證高麗的全心全意的配合。尤其是錢糧方面,還得高麗多多捐獻。

  于是很快,高麗南京,以樸孝成與崔愈恭為首的掌權派就收到了來自明國提前索貢的命令。

  在舊歲開京被一把大火燒成白地后,高麗群臣索性就廢棄了開京城,改為漢江下游的南京為都城。在后世,高麗的南京也被稱之為漢城。

  原本在高麗文宗/肅宗時期,就有提及遷都一事。只是因開京守舊派的阻撓,以及遷都耗費頗多的緣故,一再作罷。此次趁著開京被燒成白地的機會,倒是沒有人再阻撓遷都了。

  畢竟開京城的百姓和貴族幾乎都被一網打盡,若是重建的話,也是耗費不少錢糧的。本著現在高麗國庫空虛的考慮,也沒有人贊成重建。

  另外從地理優勢上而言,南京比開京距離明國更遠,一旦發生戰事,也能讓南京的群臣多些反應的時間。不說組織兵馬抗拒明軍,至少能讓城中的官員貴族在明軍趕來前,逃到鄉下。

  像上次一樣被一窩端的抓到明國受審的經歷,可沒有人想再經歷一遍了。

  當下南京城內,對于明國的命令,高麗分成了兩派。

  一派認為應盡量滿足明國的要求,以免上國震怒,再次興兵于高麗。這一派的代表人是樸孝成。他可知道自己的官位是怎么來的,若是討不到明國官府的歡心,那可就地位不保了。

  在高麗國內,眼紅自己的人可不少。此前那么幾次的叛亂,明國僅僅三千的駐軍,就將那些叛亂鎮壓了下去。所以哪怕現在底下的兵馬已經有好幾萬了,他也不敢違逆明國官府的意思。

  另一派則以崔愈恭為首!他們認為高麗時下也民生艱苦,提前上貢,著實拿不出那么多的錢糧來。而且明國的要求也確實胃口大,三百萬擔啊!這還是高麗全盛時期,都沒達到的賦稅。

  更何況舊歲又遭遇了那么嚴重的洗劫,境內的百姓也流失得嚴重。五個道州的地方官,都上奏稱,境內逃民之狀愈演愈烈。還想貢出三百萬擔錢糧,完全是不可能的。

  當然,這些納稅的丁口中是不包括那些擁有大量田產的地主和官僚的。官府能收到的賦稅,也只能從那些地少又毫無威脅的平民百姓手中奪食。

  為此,崔愈恭認為,一方面要向明國官府呈情,說明高麗的難處。同時拿出十萬石的錢糧,算是體現出高麗的心意。這也是為征伐倭國而籌集到的錢糧,雖然還是距離明國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但能拿出一點是一點兒。

  用征倭的錢糧去應急,也是不得以而為之。

  另一方面,還得向蒙古汗庭/宋國等國請求援助。

  明國的一家獨大實在壓得高麗踹不過氣來!若是有外援幫襯,或許能抵消稍許明國的囂張氣焰。

  且結合如今的明國所作所為,完全是想將高麗亡國啊!只看那些開辦的學堂,全是漢話教學,高麗的地方官話根本就上不了臺面。假以時日,高麗國內人人說漢話,習漢禮,那高麗不想亡國也會亡國了。

  崔愈恭他們算是知明派!

  其實現在的高麗掌權者們,全都是知明派。到底是當過俘虜去過明國的,自然要好好了解他們的主人是什么樣的。現在明國境內,也全是漢化之風。

  雖在武備上,依舊保持著蒙古的鮮明特征。但國人的禮儀教化上,卻是越來越趨于漢化了。

  就在兩派爭論不休的時候,駐扎在南京城內的明國駐軍忽然北撤了。

  “怎會如此?”,刑部尚書李奎出聲道:“此前毫無半點風聲透露,怎么說撤就撤了?”,明國的駐軍可謂是懸在高麗朝臣們頭上的一把刀,現在這刀忽然就沒了,眾人驚異的同時,都下意識的松了口氣。

  很快,明國這邊的駐軍總領就派人來傳話道,此次撤軍乃是明國內部的駐軍調整,讓大家不要多疑。在駐軍撤走后,還希望各位臣工維護好高麗國內安穩祥和的局面。

  自然,沒有高麗朝臣是不答應的。并且還特意請求駐軍總領多留幾日,好讓他們設宴款待,以表拳拳之心。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