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八十四章 省試開考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大蒙古國十六年五月末,遼寧行省遼陽城。

  這一日,遼陽城的南城難得安靜下來,尤其是遼陽的南城學堂附近,進入此地的官道早被管控起來,任何車馬,都不準入內。前來參加考試的讀書人和送考的家人,都只能提前下車,步行進入學堂的范圍。

  作為遼陽城第一座學堂,南城學堂的規模也是整個遼陽行省最大的。從前這里本是官府收稅后作為存放的倉庫,但在東蒙古到來后,這里就被改了用處。

  其中一部分,就作為校舍之用。

  為了早點進入考場,鄭明儼一大早就來到南城學堂。隨著目的地的接近,人也是逐漸多了起來。男男女女,大人小孩,全都像趕集似的,往南城學堂奔來。

  當看到南城學堂高大的屋檐時,前行的人群就被堵得水泄不通了。

  鄭明儼暗自有些著急,非常害怕誤了時辰。好在這時前方的人流終于動了,并且聽到似乎有人在喊,與科舉無關的人請離開這里,以便給參加考試的讀書人讓讓路。

  慢慢的,前方的人群就開始主動的排起了隊。參加考試的人排隊向左,不參加考試的全部排隊向右,以通過另一路過,直接離開學堂的范圍。

  那些陪考的親屬和單純是來看熱鬧的百姓,很快就被疏散出去。鄭明儼也很快排到學堂的入口,那里早有治安軍的人守著。

  當鄭明儼來到時,立即讓他出示前些天報名參加科舉考試的憑證。如果沒有,現場就可以去另一邊補辦。只要報出自己的戶籍和親手寫下自己的名字,再當場背誦一遍《三字經》,交上五銅幣的報名費,便算是報名成功了。

  鄭明儼前些天報名時,便走了一遍這樣的流程。且當時負責為他辦理報名的官員說,等到考試結束,報名費是可以如數退還的。

  當然,若是發現有棄考或作弊的情況,報名費是別想再要回去了。

  此刻鄭明儼就交上代表自己身份信息的銘牌,檢驗的治安軍查驗一遍后,又開始檢查他的行禮。當發現其帶了被褥、草席甚至還有用來小解的夜壺后,頓時有些哭笑不得道:“這位兄弟,咱們這里的科舉考試與貢院的考試不同,不需要你在里面待上一整天的。”,說著,就開始向其解釋此次考試的規則。

  此次東蒙古的考試一共只有四場。其中在南城學堂舉行的有三場,分為國學、算術、策論,每場設定為一個時辰,等時間一到,無論考生是否答題完成,都必須離開考場。

  而且筆墨紙張等書寫工具,考生也一律不準帶入。考場內會統一安排,私自攜帶會以作弊處理。

  因而鄭明儼背簍里的東西,大多數都是不用帶和不準帶進去的。好在考場的大門旁邊設有寄存的地方,只要憑借報名的憑證,就可以免費寄存。

  這樣的考試規定,讓鄭明儼感到新奇的同時,又輕松了不少。畢竟不用在貢院一待就是兩三天,吃喝拉撒全在里面,對人的體力也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不過第四場考試名為騎射,考場設在了北城的軍營校場。聽說到時候考的是蒙古人習以為常的騎射功夫,甚至還有排兵布陣。鄭明儼對此倒是不怕,在平陽府的時候,他也不是沒有騎過馬,而且還經常喜歡跟著獵人上山打獵,所以這四場他都是極為有信心的。

  這么寄存好了東西,準備進入考場的時候,里面又有負責考試的考官對每一個讀書人進行登記。

  當問到鄭明儼是選擇漢話還是蒙語考試時,他當即選擇了漢話。身為漢人,自然是傾向于漢話的。至于蒙古語,他是一點都看不懂。而看在場被登記的讀書人里面,也幾乎全是選擇漢話考試的。這讓他都有些好奇,難道說這里還真有蒙古人來參加考試?

  這么登記完后,他們就以五人為一列,被隨機分配到某間考場。鄭明儼領到了二號的木牌,立時就有四個領取到二號木牌的考生跟他一個考場。

  其中有兩個年齡約莫跟他一樣大的,還有一個身體有些發福的中年人,另一個則看著年輕很輕,下巴的胡須都還沒幾根。

  “在下王陸濤,寧州順安縣人。今日與各位同場考試,算是有緣。”一個臉型稍長,但卻穿著窄袖上衣,外面還套著披風,留著一頭短發的男子率先朝眾人拱了拱手,自我介紹道。

  “俺是高偵詳,海拉爾行省慶州長寧縣人。嘿嘿,已經初級學堂畢業了,這次參加科舉就是來試試。”,年級最小,看著還帶有幾分純真憨厚的男子在王陸濤說話后,也跟著自我介紹道。

  鄭明儼也沒羞羞答答的藏著,馬上也介紹了自己。得知他是從中原來的,高偵詳還非常好奇的要求鄭明儼給他講講中原的人文趣事。

  只是礙于馬上就要考試了,鄭明儼只能推脫考試完后再說。

  剩下的一個年紀相仿的男子叫蒲察廝斤,遼寧行省沈州人。看其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眾人也只是沖其拱了拱手,算是見過了。

  而最后一個年歲最大的中年人,名為竇默,河北西路洺州肥鄉人。比之擺出一副冷臉,生人勿進的蒲察廝斤,更加的不容靠近。整張臉也皺得更苦瓜似的,好像歷經了不少磨難。

  這么一行五人大概等待了片刻,便又等來五隊讀書人。這么一共二十五人,一起被考場內部的人領著去了二號考室。

  里面共有二十五張桌案,每張桌案都間隔著距離。在考場進門正對的地方,還擺著一張大桌案。上面放了一盞香爐,上面插了四炷香,還未點燃。

  這時候,他們又被安排著排隊了。按照先后次序,一一交上木牌,然后被領著進入考場按次序落座。并且當時作為考試報名的銘牌,還要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負責監考的考官,會一一查看銘牌是否有誤。同時趁著這開考前的一點時間,考官讓大家檢查桌上的筆墨紙硯。若是有問題的,可以直接提出更換。

  鄭明儼不敢大意,忙試著研磨試用。發現書寫都沒問題后,才松了口氣。同時他發現用于書寫的筆墨中,還放了幾根類似羽毛的筆。這東西他倒是在中都的時候見過,說是東蒙古的一種書寫工具。

  但他沒有用過,此次考試要緊,他也不準備用這不熟悉的羽毛筆。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