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七十八章 割土稱父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在進行了一番搓洗后,王皞被安置在一間干凈的帳篷里。里面的陳設都很簡單,也沒有可以服侍他的下人。但能保命就不錯了,他也不會奢求太多。

  等到次日,兀魯圖斯便召見了他。

  對于高麗的處置,雖說兀魯圖斯本意上是想直接吞并,但考慮到高麗畢竟是獨立了數百年,一時吞下去,東蒙古可能消化不良。特別是眼下真正的大事是與蒙古汗庭的較量,他可不愿意后院失火。

  所以在與尚書與都督們商討后,暫時先保住高麗的國祚。但高麗國主得待在上京,至于高麗國內,則采取扶持親東蒙古的勢力掌控。之前崔氏在高麗大權獨攬,兀魯圖斯就覺得不錯。

  此次經過火燒開京,原來的崔氏家主已經死得連尸體都找不到了。索性便另先一位崔氏中人,繼續保持在高麗的權勢。

  南軍都督阿當罕推薦的是高麗上將軍崔愈恭。雖說高麗之戰還沒結束,但阿當罕在高麗的收獲,讓兀魯圖斯非常滿意。所以一個都督之位,已經賞賜下去了。只待使者親去南高麗給阿當罕傳旨,都督之位便成定數了。

  至于他推薦的崔愈恭,兀魯圖斯也跟著王皞一起,準備召見他。若是還行的話,讓其擔著高麗大權也不是不行。

  不過戰爭的結束肯定不是東蒙古劫掠完高麗的人口和財富就完事了!在此之前,還有條約需要簽訂的。

  首先,承認此地東蒙古與高麗之戰,錯處完全是由高麗不敬上國,故意挑釁在先。東蒙古出征高麗,為的是維護綱常禮數。

  其次,承認東蒙古與高麗現有的邊界,并互為父子之國,東蒙古為父,高麗為子,每年都要定額朝貢。

  再者,割讓耽羅島,高麗在島上設置的官府可以撤回高麗本土,但百姓等一切歸屬,都屬于東蒙古。

  最后,租借釜山港極其周圍五十里二十年,東蒙古有權在當地駐軍并開展一切商業活動,高麗官府不得過問。

  除此以外,高麗對東蒙古開放邊境,包括人口、物資等流動,都不準設任何限制。若是高麗對輸入境內的東蒙古商貨進行征稅,其稅額必須向東蒙古征詢和商討,不可擅自做主。

  并且東蒙古百姓在高麗處罰當地律法,高麗官府無權處罰。一切律法,都要依照東蒙古的律法為準。同時高麗境內廢除現有除漢文以外的雜文,且所使用的漢字也必須以東蒙古的簡化漢字為基準。

  在未來的五年內,東蒙古會為高麗興建五百所學堂,高麗官府必須配合。

  當兀魯圖斯以命令的口吻,讓禮部尚書將條約遞給王皞與一干高麗顯貴過目時,一陣吸氣聲頓時從殿內傳開。

  王皞雖是一個傀儡國主,但還是知道什么叫屈辱和賣國的。尤其是前四條,雖沒有提到賠款,但割地、自降國格等條約,也簡直稱得上喪權辱國。

  更別說此次戰爭是由東蒙古一手挑起,卻被說成是高麗不敬上國在先。如果有地方可以說理,王皞真想問問,這東蒙古國是什么時候冒出來的。

  一個連正式國號都沒有的國家,哪里有理由指責高麗不敬上國。更被說高麗臣服的是大蒙古國汗庭,而不是這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蒙古。

  但奈何高麗拳頭不硬,王皞也就敢心里想想,面上是不敢說的。

  此刻瞧著上首正襟危坐,明顯還是個少年的兀魯圖斯大王,他都想不通,對方是怎么有臉讓自己這個歲數都能當其爺爺的人,稱呼其為家父。

  這喊出口,難道不怕折了陽壽嗎?

  說實話,剛開始擬定這個條約的時候,兀魯圖斯也覺得有些怪異。但考慮未來徹底吞并高麗會因父子的名頭方便許多,便還是厚著臉皮擬進去了。

  不過此次倒是沒讓高麗賠款,實在是高麗有錢的東西,幾乎都被東蒙古搶過一遍。現在剩下的,也不算多了。而且羊兒不能一次就宰完了,留著高麗,未來哪天缺糧了,可以養肥了再宰一次。

  至于割讓耽羅島與租借釜山港,則是為了以后騰出手來,作為登陸扶桑國的跳板。此次借著戰勝之機,就先拿下這兩個地方作為橋頭堡了。

  但兀魯圖斯也交待過禮部,正式的簽約可以等到汗庭的使者到來以后。東蒙古到底不是一個正式的國名,而是兀魯圖斯為了方便,取的一個地區代稱。

  況且現在他的底下也不僅僅是東蒙古的一塊地盤了,整個東北可是有四省一府的,在地理上,也不屬于東蒙古。

  這次借著蒙古汗庭出使的東風,一定要爭一個國號來。

  盡管兀魯圖斯其實也可以自立一國,但蒙古汗庭可不是那種氣數將近,可以不管其態度,隨便單干的主兒。為了不替快要死了的金國和夏國吸引活力,兀魯圖斯覺得該低調的時候還是得低調。

  至少得熬死了自己那位簡直像開了外掛的大伯父,才能徹底不將汗庭的態度當回事兒。

  當下面對兀魯圖斯提出的苛刻條約,底下跪著的高麗群臣,竟然短時間內,除了吸氣以外,沒一個跳出來反對的。當然,也沒有一個愿意站出來,主動迎合東蒙古的條件。

  而是都低眉順手,等著能做主的先冒出頭來。

  崔愈恭也跪在眾人之列,他此時的心情復雜極了。一來他在來之前,東蒙古那邊就私下知會過他,可以扶持其接替崔氏家主之位,執掌高麗軍政大權。二來則是蒙古人也提出了條件,那就是他必須全盤答應東蒙古的條件。

  雖說知道少不得付出大的代價,但沒想到,代價會這么苛刻。但凡賠款,都比割讓土地要寬容得多。畢竟高麗國土狹小,哪里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割的。以前歷代君主小心謹慎的擴土,也才剛夠得著鴨綠江的右岸。現在早已被東蒙古趕回了平壤以南,從前數百年的擴土之功早已功虧一簣。

  當下他若是站出來答應東蒙古的條件,那一個賣國的名頭絕對少不了!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