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六十三章 漲價二十萬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平山鎮,此地距離金川只有十余里。作為使者的張奉賢在這里遇到了南下的東蒙古軍隊。在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后,他就見到了此次南下的東蒙古軍隊主將阿當罕。

  “下國使臣張奉賢,見過上國將軍。”,無論什么時候,這膝蓋是一定要軟的。不然誰知道這群蒙古老爺什么時候不高興,就將自己宰了。

  “恩!不知你前來是所為何事呀?”,阿當罕應了一聲,拿出一派上國將軍的氣勢,帶著幾分問罪的意思道。

  “額!這”,張奉賢聽著阿當罕的問話與語氣就感覺奇怪,但他也不敢明著說對方是在明知故問,就心下想著該怎么委婉的說出口,便道:“是這樣的!我們高麗小國自問侍奉上國勤勉恭敬,不知為何上國要對我國用兵?”。

  “哼!”,阿當罕聞言,當即重重的拍了一下桌案,怒不可遏道:“你這是在明知故問!”

  張奉賢頓時雙腿一軟,整個人都攤在地上。同時腦海也是一片空白,不知道阿當罕為何要倒打一耙,說自己在明知故問。

  這個時候,被臨時充作翻譯的李同知借機道:“你這個使者毫不曉事!明明就是你們高麗失禮在先,卻還在明知故問,難道是以為我們將軍不敢殺使臣嗎?”。

  “將軍贖罪!將軍贖罪啊!”,盡管還是不知道高麗失禮在哪里,但先急著認錯就對了。畢竟,小命要緊啊!

  對這樣的軟骨頭,阿當罕也沒了恐嚇的興趣。就讓人將崔滋找來,讓其給張奉賢說說東蒙古用兵的緣由。

  經歷過被當槍使,崔滋現在已經完全認命了。看到跪在地上,嚇得面色慘敗的張奉賢,心里頓時生出一種同病相憐之感。但瞧見坐在上首阿當罕的黑臉,他又不敢違抗當槍使的命運,就道:“張博士,這次蒙古天兵是送我回高麗的,只不過在平壤城時,阿當罕將軍聽說我們高麗的大將軍樸孝成十分有禮,便想邀請其一同赴宴。哪知道樸將軍竟生病了,阿當罕將軍本著禮儀之道,就想去對岸探望一二的。可是當晚樸將軍的大營就起了大火,等阿當罕將軍趕去的時候,樸將軍已經不知所蹤了。而且聽留在軍營的將士說,樸將軍其實沒病,是故意裝病不赴宴的。”

  像背臺詞似的將這違心的話說完,崔滋已羞得面紅耳赤。如果有地洞,他都想找個地洞鉆進去。因此全程他都不敢看張奉賢的眼睛,只覺自己心里有愧。

  李同知自投靠了蒙古人,就只想著好好表現自己,從而為蒙古人賣命。當下見崔滋演戲的功夫著實不成樣子,馬上接話道:“我們堂堂蒙古天兵,阿當罕將軍又是這樣高貴的人物,何曾被這樣耍過。且此次本是順路送崔使返程,一番好心好意。卻不想被如此對待,你說是不是該罰?”

  “是是是,該罰!該罰!”,張奉賢表現得跟應聲蟲似的,連連磕頭道:“待我回去稟告國主,自會對失禮之徒重重責罰,給上國天兵和阿當罕將軍一個交待。”

  “就這?”,阿當罕黑著臉,似乎不是很滿意道。

  張奉賢有些詫異,轉而就聽李同知道:“我們蒙古天兵奔襲千里,所耗費的錢糧怎么算?”

  領會了意思,張奉賢馬上應話道:“自會補償,補償。”

  “恩!如果早是這番態度,本萬夫長也不會如此動武。我記著之前國主的意思,是讓你們高麗奉上一百萬糧草,如今從平壤奔襲到此地,又得耗費為數不少的糧草。這樣吧,一百二十萬擔糧草,如數奉上來,我底下的兒郎們也正好護送糧草回京。”

  “啊!將軍明鑒啊!我們高麗國小民貧,一百二十萬擔實在拿不出啊!”,之前的一百萬擔就要斷了高麗的國運,何況是現在的一百二十萬擔。

  “莫不是在哄騙本萬夫長?想不到你們高麗彈丸小國,竟然盡出奸猾無禮之輩。來人啊,將他轟出去。這高麗小國也沒必要存在了。”

  變臉變得如此之快,實在超出了張奉賢的預料。崔滋這時候也跟著求饒道:“將軍,我們高麗實在拿不出一百二十萬擔糧草,能否用其他財物沖抵?”

  無論如何,目前必須要穩住東蒙古的軍隊。至少不能讓其打到開京城,否則的話,那給高麗朝廷造成的不利影響實在太大了。

  “沖抵?但大王明說要糧草,這沖抵,可就違抗了大王的意思!”,阿當罕思量著說道。

  李同知此時開始做老好人,馬上幫著求情,希望阿當罕能幫著說和一二。

  見此,阿當罕便先允了下來。就讓張奉賢趕緊回到開京復命,盡快將價值一百二十萬擔的糧草送來。否則的話,軍隊的腳步是不會停止的。

  能夠暫時離開這個惡狼窩,張奉賢是磕頭如搗蒜。于是便以最快的速度,往南趕回開京。崔滋也被一同放了回去,說是讓其更好的傳達兀魯圖斯大王的意思。

  當天晚上,一路都沒停歇的張奉賢和崔滋就回到了開京。此時蒙古人打過來的消息已經在京城傳開了,整座城都被封了城門,若要進出,只能通過木頭籃子讓人將自己吊上城頭。

  軍情緊急,他們也沒有多的耽擱,很快就來到興寧府見到了愁眉不展的崔怡。

  也不知是不是今年年景不好,就在這北邊蒙古人叩邊的國難時節,高麗南部海域出現了海盜的蹤跡。數個沿海村鎮都遭到了肆擾和劫掠。只是當前北邊的蒙古人威脅更大,所以沒有精力理會。

  當下在張奉賢和崔滋說出了蒙古人的條件后,崔怡只想一刀斬了這兩個廢物。一百二十萬擔糧草,這可是一筆天文數字啊!高麗全年,收入國庫的糧草也沒有這么多。而且這才過幾天,竟然就漲了二十萬擔。

  若不是考慮到朝中無人愿意出使蒙古,接下來還指望這兩人回去跟蒙古人談談,他現在就想殺了這兩人。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