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零五章 狹路相逢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當說真話的傳信兵被斬首,并且被傳閱三軍,告知所有人此人是蒙古韃子派來的奸細后。其他還活著的傳信兵,就再也不敢說真話了。如果不是蒙古韃子屠城的惡名太甚,他們都有些后悔從特鄰城逃出來報信。

  畢竟被俘虜的話,說不得還能撿回一條命!

  而始作俑者的蒲鮮萬奴是不會理會這些小兵的心思!

  在殺了傳信兵后,他并沒有覺得高枕無憂。因為混跡于軍旅多年,他本能的覺得,那傳信兵說的話很可能就是真的。

  只是對方描述的火器實在太過匪夷所思。讓很多人都無法想象出世界上竟然還存有這樣毀天滅地的武器。一旦真的在軍中廣泛傳開,那對士氣而言,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

  不過蒲鮮萬奴自己清楚,這次南下的蒙古大軍,是有一種殺傷力很大的火器的。

  從一個毫不起眼的小部落,逐步發展成如今一統東蒙古大部的數萬戶大部落。火器在這其中起到的作用,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他也曾讓人去東蒙古弄來了使用后的火器,那東西單論制作其實不難,只是其中炸藥的成分配比讓很多工匠都犯了難。

  只是單以這樣的火器,想要轟塌特鄰城的城墻還是不可能的。即便傳言說,那火器只要被點燃,就會連續不斷的釋放出雷鳴聲響的天火。在爆炸時,還會飛濺出大量的碎片或石子。

  可是面對石頭鑄造的墻壁,再多的石子和碎片,都不可能擊垮特鄰城。

  但依照傳信兵的說法,那類似神罰的天火擁有毀天滅地之能。和他了解到的火筒,似乎不是一個東西。

  “難道說,蒙古韃子又弄出什么厲害的火器了?”,想到這,蒲鮮萬奴的心理難免生出幾分惶恐。因為連堅固的石頭城墻都能被轟垮,那還有什么城池是攻不破的!

  便在與諸位軍將商議后,蒲鮮萬奴決定暫時以窩某罕城為依仗,囤積兵馬,誓要擋住蒙古大軍南下的步伐。同時也派出了三千精騎,會會蒙古韃子的深淺。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

  對方到底是不是有傳聞中的勢不可擋,還是得親眼看看才知道。

  抱著這樣的想法,三千精騎在蒲鮮萬奴和諸位軍將的目送中,踏上了北上的行程。

  仆散達侓是這支精騎的軍將!他們仆散家算是跟著蒲鮮萬奴起家的功臣了,雖然在朝堂上的勢力不如那個漢人王澮和以王后李仙娥為首的李家勢力大,但在軍中,卻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幾乎朝中的女真軍將,都以他們仆散家為首。當然,他們仆散家是很忠心于國主蒲鮮萬奴的。也正是因為這份信任,他們家才能在軍中保持著超然的地位。

  而這支精騎,則是以蒙古大汗的怯薛軍為例,選調朝中權貴之子,進入這支軍中歷練。每個將士都著了統一的甲胄,在大真國大部分軍隊都未能披甲的情況下,他們親衛軍算是少數的例外了。

  如果沒有李家執掌的禁衛軍與他們分庭抗禮的話,他們親衛軍就算是國主最依仗和最青睞的軍隊了。

  當下仆散達侓領著精兵順著牡丹江往下,兩岸是起伏的山嶺。好在河流兩岸被泥沙沖積成了平地,再加上官道也都還算完整,所以軍隊行走的還算快。

  但他們也沒有太過專注于速度的快慢!畢竟特鄰城已經丟了,趕得太快也只能在城下吃閉門羹。而且蒙古人的行蹤也還不確定,難說沿途會不會有埋伏。

  他的擔心的確是對的!

  在其出城后,埋伏在窩某罕城的暗衛就將出兵的消息送了出來。而且還不是依靠人力,而是飛鴿傳書。

  在這通信不便,沒有電話、手機的古代,要想更快的傳遞消息。除了快馬加鞭以外,就只能飛鴿傳書了。因此當仆散達侓的軍隊還在路上時,剛剛攻破特鄰城不久的兀魯圖斯部兵馬,就得到了準確的消息。

  千夫長阿當罕第一個毛遂自薦,愿意主動出擊,會會這伙兒被稱為大真國精銳的部隊。

  可是軍功這種事,不是你推我讓,而是需要你爭我搶。否則的話,就只能紅著眼睛看別人上戰場立功了。

  因此這個與大真國精銳交戰的機會,便成了諸多軍將爭搶的香餑餑。

  千夫長咼不阿聞言,也是不逞多讓,馬上出言道:“末將也愿請戰!還望萬夫長恩準。”,雖說他的軍級只是小千夫長,比不上阿當罕的大千夫長,但這種事關切身利益的時候,可沒什么軍級可講。

  見底下諸位將領請戰之心強烈,全旭也沒有阻攔的意思。只是輕敵之心切不可有!兀魯圖斯部雖說一路走來,從無敗績。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敵人都是一碰就碎的豆腐。

  恰恰相反,若無火器之勝和絕佳的謀算,兀魯圖斯部想要輕松的統一東蒙古和橫掃遼東,那是絕無可能的。

  像當前的遼東戰事,就是兀魯圖斯部以派遣使團南下安撫的名義,讓大真國放松了警惕。然后以突襲的方式,秋風掃落葉,速度極快的直搗的大金國的都城--南京。

  時間又緊又急,讓大真國上下,根本就足夠的時間做出反應。哪怕等到現在蒲鮮萬奴終于得到消息,領軍南下。但因之前與東遼國的戰事,導致大部分的兵力被牽制在原東遼國境內,從而無法短時間的抽調兵馬。

  即便是現在,蒲鮮萬奴也是讓東遼國境內的兵馬做好守城的準備,而不是前來支援。反而是讓東邊胡里改路、速頻路的猛安,加緊抽調當地的女真部落,好讓他們前來共同抵抗蒙古大軍的侵擾。

  以這個時代的動員力,沒個三五月,是絕不可能整軍的。然后再算上路上耽擱的時候,最少要半年。更別說讓軍隊形成戰斗力,需要的時間。

  因而在當下,大真國能調動的兵力絕對是有限的。只要在其援軍到齊前,攻破南京城,拿下蒲鮮萬奴。那些前來支援的援軍,也絕對會做鳥獸般散去。

無線電子書    雄起北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