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八章 橫推

無線電子書    制霸諸天從華山劍宗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一日凌晨,敵軍精神疲憊之極時,利州軍忽然大炮齊鳴!

  接連打了兩個時辰,愣是將加固過的全部城防系統全部摧毀殆盡,邵鋒這才下令全軍進攻。

  早被重炮轟得士氣崩潰的守軍,雖說還有萬余人,卻發揮不出任何戰斗力,被盡數俘虜。

  俘虜當中有不少關中漢人,他命令漢人拿刀,將俘虜中的回回和蒙古人殺死,然后便將他們盡數釋放,重回關中。

  這些人手中染了同袍的血,又殺的都是蒙古人和西域回回,自不敢再投軍中,反而會將邵鋒的政策給帶入鄉野,瓦解當地軍心民心,方便他后續進攻長安。

  攻破大散關后,邵鋒輕松拿下寶雞,再克鳳翔、岐山、扶風等縣,將后路掃蕩干凈后,便收集所有戰船,沿渭河往東,直入長安!

  一路之上,沒少遭受蒙古騎兵襲擾,但跟隨邵鋒作戰的五萬大軍皆為老卒,已經非常適應行軍途中與騎兵作戰。

  再加上有渭河為依托,又有密布的火力網支撐,只被稍微拖延了數日行軍速度,但依然頑強的抵達了長安城下。

  如今的長安城,早已不是強漢盛唐時那個作為世界文明中心的巨型城市,其規模雖大,卻遠不如洛陽。

  邵鋒前世對關中就十分熟悉,距離這個時代不過兩百余年,地理不會有非常大的改變。

  剛至長安城外三十里的地方,便遭遇早已從關中各地集結起來的七萬守軍,由元帥塔海率領。

  他的老搭檔禿雪,在兩年前鎮守漢中時被邵鋒生擒,活剮了三千余刀才死。

  他們二人同為蒙古國元帥,相互之間雖有齟齬,但畢竟也是多年的戰友。

  塔海自然有心為老友復仇,他亦深知利州軍攻城能力強悍,若是悶守長安城,卻是放棄了己方騎兵野戰的長處,反倒會束手束腳。

  因此在城外布置堂堂之陣,要在城外一舉擊潰邵鋒的利州軍。

  邵鋒依然是背對渭水列陣,他一路攻伐而來,攻占下的城池,自然要留守一定的部隊,因此到達這里的時候,兵力才剛過三萬,不足敵軍兵力一半。

  雖說他一路招納不少吐蕃人和回紇人作為雇傭騎兵,但騎兵總數也未超過八千,與對面半數以上皆是騎兵的蒙古大軍相比,十分弱小。

  塔海雖說兵力占優,但一開始并未主動進攻,而是廣撒騎兵,并且開始封鎖渭水上下游,斷絕邵鋒退路。

  如果邵鋒依然保持被動應戰的姿態,那么等到全軍所攜糧草消耗殆盡,便只能任人宰割。

  而若是他主動出擊,步兵陣勢自然難以追擊騎兵軍陣,而且若是與蒙古大軍的步兵糾纏上,嚴密的陣型難免就會出現破綻,從而被騎兵一舉搗破!

  這便是此戰兇險之處,也是邵鋒將這次進攻長安稱之為軍事冒險的緣故!

  縱然如此,他還是命令步兵大陣向著長安方向主動進攻!

  敵軍騎兵雖然聚散離合莫測,但長安城終究是他們必守之地。

  關中蒙古大軍糧草幾乎盡數聚集于此,若是棄長安不守,那么騎兵再多,也只能退出潼關。

  塔海見邵鋒布置成一個巨大的空心方陣,外圍盡是身穿板甲手持拒馬長槍的重步兵。

  長槍如林,遠遠看去,便如一座巨大森林正在堅定不移的向前移動。

  騎兵是絕對不敢沖擊如此巨大的槍陣的,所以塔海將三萬騎兵散播出去,將利州軍的三萬大軍空心方陣包圍起來,跟隨方陣而動。

  偶爾會忽然沖出來拋射箭雨,但這些箭雨對空心方陣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邵鋒的軍隊,哪怕是火銃兵都身著鐵甲,哪里是區區拋射的箭矢能傷的。

  騎兵騷擾無效,塔海只能派遣步兵主動進攻,以圖沖開槍陣。

  這時利州軍空心方陣停止行軍,在各個長槍方陣之間的間隙中,奔跑出一隊隊手持火銃的士兵。

  他們來到長槍方陣外圍,在敵軍進攻方向排成五列。

  直待敵軍步兵沖入有效射程,而后全軍便按照鼓點節奏,進行輪排射擊!

  敵軍步兵亦在原地發射弓弩對射,然而弓弩難破利州軍精良的板甲,殺傷效果雖有,但無法對這群老兵造成任何影響。

  這群老兵宛如精密的機械,依從鼓點節奏,按部就班的進行著裝填銃子、定裝火藥,通條塞緊,再以叉桿支撐穩定,然后同時射擊!

  一系列動作完畢后,立刻蹲下來回復裝填火藥銃子的動作,便輪到后排進行發射。

  蒙古步兵也都是人人身穿扎甲,雖多數為新兵,但裝備絕對精良。

  這些扎甲,對大宋制式弓弩有極強的防御力,除非使用大斧重錘近距離打擊,否則絕難破甲。

  但是在面對利州軍火銃的射擊下,堅硬的扎甲鐵片根本防御不住隨火藥動能炸出來的鉛子,中者無不悶聲倒地,傷口處便是一塊碗口大的疤痕,內部血肉模糊,筋碎骨折。

  這般傷勢,放到軍中也基本沒救了。

  火銃的射擊密度和速度雖然比不上蒙古步兵的弓弩,但殺傷效率卻遠勝對方。

  一番持續交火,利州軍火銃手傷亡寥寥,而蒙古大軍弓弩手卻已出現崩潰跡象。

  這個時候,火銃手卻主動朝前齊步而走,竟似在引領巨大的空心方陣前進。

  看得塔海當場呆住,甚至不敢置信。

  他命令弓騎與弓弩手持續進行火力壓制,同時令正面重步兵沖鋒破陣。

  利州軍頂著對方箭雨巋然不動,火銃手看到當面沖來的重步兵,居然一步不退,保持著固定節奏進行射擊。

  五排輪射,硬是接連數次打斷敵軍的沖鋒勢頭。

  若非督戰隊將陣線強行前壓,這些絕望嚎叫的蒙古重步兵恐怕早已崩潰。

  他們畢竟占據兵力優勢,付出數不盡的尸體為代價,終于還是突破到了火銃手陣前。

  這時火銃手方陣才縮進長槍手方陣之后,但陣前卻不知何時留下了數十支五六十斤重的小炮,以叉架支撐在地上,炮口正對著沖鋒而來的重步兵。

  當蒙古重步兵沖至二十步以內之時,這數十支小炮同時發射!

  轟鳴的火光之中,數不盡的鋼珠飛射而出,將陣前二十步以內化作一片金屬風暴的區域!

  踏入這個區域的步兵,立時如割麥子般躺倒一地,殘肢碎肉橫陳,腦漿與內臟混合,好一副修羅煉獄般的場景。

  一次齊射,便將這群帶著絕望意志沖鋒而來的重步兵勢頭徹底打斷。

  尚還活著的人,茫然看著四周血海,竟不知該前進還是后退。

  便是這些重步兵之后的督戰隊,亦充滿恐懼的站在這片尸山血海之后,手中的大刀亦停止了揮落,任憑部分喪膽發瘋的士兵從身旁沖過。

  敵軍正在發愣,但空心方陣卻不會停,整個方陣亦開始穩步推進。

  而方陣外圍那些最為勇猛的步兵,卻是排成一排,挺著長槍怒吼著朝剩余的敵軍步兵沖去。

  在敵陣混亂,且軍心瀕臨崩潰時,這樣的一次白刃突擊,當即就將他們徹底擊潰。

無線電子書    制霸諸天從華山劍宗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