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資源利用的意外收獲

無線電子書    人在大宋:從簽到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蕭琦為大宋掃平四海,征戰各國戰無不勝,不但使得大宋百姓不再受外敵襲擾之苦,還讓大宋百姓過上了當世第一強國,上等國民的好日子。</p

  鎮北王蕭琦不光因此被百姓稱之為戰神,在百姓中威望極高,他還是當朝皇帝唯一女兒的駙馬。</p

  這戰功和身份,使得蕭琦不論在朝廷中,還是在百姓中的威望都無人可比,簡直就是大宋朝最具權勢的人物,沒有之一。</p

  皇帝趙眘因為知道蕭琦這樣的人,根本就無意皇位這樣會拖累他的東西,所以對蕭琦也是非常放心,根本就不擔心蕭琦會謀權篡位。</p

  因為鎮北王府世子的出生,可以說大宋朝舉國歡慶了一波,特別是在都城臨安,城中百姓簡直猶如過年一般各個面帶喜色。</p

  鎮北王府也因此一直熱鬧了一個多月,因為常勝營身在各地的將領太多了,從張秀懷孕這幫人就開始準備禮物。</p

  現在知道生了個小王爺,這些常勝營的眾將領都帶著禮物前來祝賀,就連身在半島和島國的馬守城和張建功都派人送來了很多當地的稀罕玩意。</p

  一個月后,蕭琦跟張秀永嘉三人才商量了很久之后,給孩子取了名字叫蕭勤字平安。</p

  寓意就是他們希望這個孩子不要因為出身好就變得懶惰,希望他勤勤懇懇一生平安。</p

  雖然名字起得一般,但是他們三人可是沒少費工夫,永嘉覺得這孩子是皇帝的外孫名字應當起得霸氣,蕭琦卻不以為然,名字這東西是孩子最先理解的詞匯之一。</p

  太過霸氣的名字加上身世好,會讓這孩子打小就覺得自己凌駕于眾人之上,容易養成跋扈的性格。</p

  蕭琦擔心自己的孩子將來會因為囂張跋扈,給他自己帶來禍事,所以他堅決反對給孩子取霸氣的名字,并且定下規矩,以后他的子孫名字必須中正平和。</p

  張秀也覺得蕭琦說的有道理,同意蕭琦定下的規矩,永嘉徹底沒了辦法,只好同意以后蕭家子孫取名不得太過霸氣和太過柔弱。</p

  孩子滿月張秀可以出門之后,她和永嘉就帶著一眾宮女拉著回禮,領著蕭勤開始磕頭蟲一樣,去皇宮拜謝孩子的眾多曾外祖母外祖母。</p

  皇宮中那些外祖母還好,看到小家伙高興的賞下了不少小玩意。</p

  那些曾外祖母就不一樣了,特別是被趙構那個騷狐貍后來霍霍進皇宮的,那些二三十歲的所謂曾外祖母,看到蕭勤眼睛都綠了,恨不得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p

  去的時候拉了幾大車禮物,回來的時候,幾輛大車竟然都又拉滿了,那些年輕的曾外祖母還要求張秀以后要帶著孩子多來看她們。</p

  回去張秀把這事情跟蕭琦一說,蕭琦聽了不住搖頭,心說百姓都覺得進了皇宮做嬪妃日子就多好,看看被騷狐貍霍霍的那些女人,簡直就特么是在受刑!</p

  不過如今這個世道就是這樣,蕭琦也沒有說什么廢話,說了也沒用。</p

  就在小王爺蕭勤快要兩個月的時候,大宋鑄造局突然有人跑到王府找蕭琦報喜。</p

  聽報喜的人說了喜事是什么之后,蕭琦也喜不自勝,心說還是人多力量大啊,自己想不到的地方就會有人想到。</p

  原來蕭琦在命人研究水磨坊結構,讓他們把那些利用河水動力的木質結構換成鋼鐵結構,用以連接新型的鋼鐵織布機。</p

  那些鐵匠中有人研究這個動力系統的時候,覺得可以把這玩意用來錘煉鐵胚,將那些大塊鐵胚進行提純。</p

  這個想法一經提出,頓時得到了很多鐵匠的支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第一架用來錘煉鐵錠的水動力作坊已經建好,并且試驗成功。</p

  話說現在大宋的鋼鐵提煉一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鐵質從煉制出來就比以前好了許多,現在又多了這么一個可以錘煉大型鐵錠的東西出來。</p

  那以后大宋的大件鐵器,就不會只能用澆筑的鑄鐵件了,這樣的作坊可以將人力無法捶打的大塊鋼錠捶打出想要的形狀來。</p

  蕭琦興沖沖的來到新建在河邊的鐵器作坊,看了結構之后,蕭琦給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見。</p

  他告訴這些工匠,以后這樣的水動力作坊,一定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地點,就是平時的時候可以正常運轉,有洪水的時候,要保證作坊不會被水淹。</p

  還有就是水動力的傳導結構,要可以斷開,有洪水的時候,水流太急水車不能停下的時候,要可以把水車傳導動力的地方斷開,省的作坊里面出危險。</p

  林林總總提了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蕭琦對那幾位工匠,特別是想出這個主意的工匠進行了大額獎賞,那名想出這個主意的工匠,也從正八品被提拔成了從七品的官職。</p

  蕭琦非常明白,這些底層工匠的小智慧是非常管用的,而且他們因為一直在實踐中,所有的機械改進肯定是因為他們這些人的靈光一閃出現的。</p

  因此,蕭琦再次在大宋鑄造局中的賞罰條例中,增添了對于那些小發明的獎勵制度。</p

  這下那些工匠的積極性更是被提高了起來,新老工匠都慢慢的開始把他們以前在工作中積攢的小竅門,和一些節省人力物力的技巧報了上來。</p

  大宋鑄造局短時間之內,就再次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不但原料被節省了不少,產量還提高了很多。</p

  大宋鑄造局,在蒸汽機還沒有造出來的時候,就進入到了一個小跑前進的階段。</p

  這個結果讓蕭琦非常高興,此時棉花雖早已傳入華夏很久,但是并沒有大規模的種植,僅是在邊疆地區有種植的。</p

  蕭琦下令自己的封地和隴右都護府這些地方,讓他們在雨水不多的所謂干旱地區,大力開墾荒地種植棉花。</p

  他可不想自己的動力和織布機都弄好了,可是棉花這種原料卻沒有,那就太扯淡了。</p

  至于南方,這邊多雨,并不適合棉花的大量種植,而且這里的百姓一直對種糧有很高的熱情,突然讓他們種植不能吃的東西行不通。</p

  不論什么時候,想讓人們的思想有所轉變,必須先讓大家看到好處才行,不然就只能強迫百姓去做,這個可不是蕭琦愿意看到的。</p

  說起棉花種植,最適合棉花生長的地方是前世的新疆地區,那里的氣候適合棉花生長,產出的棉花是最好的。</p

  可惜現在蕭琦沒有去把那里拿下的打算,路途太過遠遠,即便是拿下那里開始大面積種植,這時代的運輸就是個大問題。</p

  這個只能將來自己的蒸汽機技術成熟了,煉鋼技術也有了大幅的提升,到時候鋪設大宋第一條鐵路,解決了運輸問題再說。</p

  想到運輸問題,蕭琦想起如今大宋的馬車還是兩輪的,因為四輪馬車無法解決轉向問題,所以華夏的馬車一直到清末還都是兩輪的。</p

  想到這個,蕭琦馬上把自己關進書房寫寫畫畫,弄出了四輪馬車的結構圖。</p

  雖然他對四輪馬車前輪的轉向并不了解,可是他可以做實驗啊!</p

  拿著自己畫出的四輪馬車的結構圖,來到大宋鑄造局,找了幾位頂尖的木匠,讓他們按照自己設計的幾種圖紙做出樣品。</p

  打造出來之后,蕭琦讓他們進行各種實驗,例如轉彎半徑,轉彎速度。</p

  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控制在馬車行駛的時候,讓兩個前輪不會左右亂晃,馬車在高速行駛的時候倆前輪左右亂晃太容易翻車了。</p

  經過眾多工匠多次實驗,不知道到翻了多少次車,還傷了兩個駕車的軍兵,才算把前輪不會亂擺的問題解決。</p

  接下來蕭琦就想著,著手改進大宋馬車運輸的情況,改成四輪馬車以后,馬車能有更大的裝載量拉的更多,那車軸和車輪就必須要進行改進,不然半路太容易出問題了。</p

  蕭琦再次鉆進書房開始設計鋼制車軸和車輪,鋼制車軸好說,大不了多用些鋼材使得車軸粗一些省的斷裂。</p

  車輪就麻煩了,用料太多加上車軸會太重,用料少了又容易斷裂,最后蕭琦只好決定把原來的木質車輪做的更粗壯一些,車輪關鍵的地方全都鋼鐵。</p

  有些事情一旦有了開頭,難題就一個接一個的到來,這些都設計好了之后,蕭琦又開始對車軸和車輪連接處發了愁。</p

  載重多了那車軸和車輪連接處,就成了摩擦力最大的地方,像以前那樣車軸和車輪硬磨肯定是不行的,而前世的軸承生產可以說是很精密的,制造非常難。</p

  就連蕭琦穿越前的前世,華夏還在攻堅少數幾種世界頂級精密軸承生產。</p

  不過考慮到這種馬車軸承必須生產出來,這玩意只算普通軸承,用熱脹冷縮的辦法把那些軸承的珠子硬裝進去還是沒問題的。</p

  而且這個軸承以后是必須用到的東西,現在是馬車,就連那些已經建成的水動力傳動軸將來也必須用上這玩意。</p

  再加上以后的蒸汽機研制出來,還有自己日思夜想的火車,那更是需要天量的軸承。</p

  蕭琦認真的想了許久,覺得生產那些裝圓珠的軸承不現實,現在的技術根本就不可能量產正圓的圓珠來。</p

  弄成不規則的圓珠,那些軸承別說讓車軸轉得順滑,軸承自己就造反了。</p

  蕭琦決定用那種兩個大小鐵環中間插裝梯形圓柱狀滾珠的軸承。</p

  將軸承圖紙畫好之后,蕭琦給這些軸承定下了十幾個大小的標準,以后無論是車軸和水動力傳動軸,和將來要用的火車車軸,都要以這幾種大小不一的軸承內徑做標準。</p

  拿著從小到大十幾個尺寸標準的圖紙,蕭琦來到大宋鑄造局,把那些高級鐵匠門全都召集起來,用了兩天的時間,跟他們講訴了這些軸承的制作方法和用途。</p

  然后讓這些工匠用他們的經驗,去想辦法怎么把這些軸承生產出來。</p

  既然已經想起了馬車的事情,做事就做全套,減震彈簧也是要生產的,火車要用的鋼板彈簧先不著急,馬車用的彈簧可以先弄一些出來。</p

  當然拉貨用的馬車不用裝這些彈簧,現在的科技還達不到貨車也裝彈簧提高舒適度的程度,這些減震彈簧只能用作官宦和富豪乘坐的馬車了。</p

  再次來到大宋鑄造局,將生產彈簧鋼的想法告訴了那些專門負責熔煉鋼材的鐵匠。</p

  因為彈簧鋼蕭琦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弄,只能告訴要求憑借這些鐵匠們憑借經驗悶頭研究,所以蕭琦定下高額獎勵目標。</p

  這些人一起研究,如果取得突破,生產出了可用馬車的彈簧鋼,整個參與研制的這些鐵匠獎勵一千兩銀子,提出突破性建議的那名鐵匠,再嘉獎五百兩銀子。</p

  把這些都忙完并且安排下去之后,蕭琦累壞了,雖然這東西不是體力活,但是真的勞神費心,他在家中連著兩天都睡到大中午才能自然醒。</p

  這把張秀給心疼壞了,說什么也不許蕭琦再往書房鉆了,告訴他以后弄那些東西,每次只能弄一個。</p

  有了新的想法,先寫下來休息一段時間,才能繼續進行下一次的研究。</p

  蕭琦也知道自己能想到的東西,這輩子天天忙活也做不完,在加上張秀紅著眼睛強烈阻攔,他只得順著張秀的意思答應下來。</p

  以后想起什么,他就拿筆記下,然后挑選出這個時代努努力就能有突破的,交給大宋鑄造局去進行懸賞研究。</p

  這樣一來,蕭琦反倒是一下輕松了,大宋鑄造局雖然被他送去了很多需要研究的東西,但是現在的大宋鑄造局已經集中了整個大宋的能工巧匠。</p

  那些研究項目隔三差五的就會有一些突破,逐漸的大宋鑄造局中形成了自己接著往下接著研究的氛圍。</p

  這是蕭琦沒有想到的,心說難道自己這無意之間竟然弄出了中科院的雛形么?</p

  高興之余,蕭琦跑進皇宮找趙眘和趙構再次請旨,請二皇在大宋鑄造局中,再成立一個大宋皇家工匠研究所。</p

無線電子書    人在大宋:從簽到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