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二十八章?? 懷才不遇

無線電子書    重生從承包殺豬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廣播播出一星期,效果開始顯現,國營商店的購銷人員開始主動跟廠里聯系要進火腿腸了,而之前,都是銷售科主動跟他們聯系,問他們是否需要貨了,然后給他們送去。

  現在國營商店人員主動聯系他們,這說明他們發現火腿腸挺好賣,很快就賣完了,所以要打電話跟他們,要求進貨。

  有人說廣告不起作用,不能看廣告,要看療效,可實際上卻不是如此,不打廣告人家咋知道你生產什么東西呢?商業廣告這個東西在此時還屬于一個超前的事物,雖然在一線城市,廣告比較多,但在江臨市和東林縣這種小地方,廣告確實很新鮮。

  廣告的效果在朱佃石等銷售人員那里也得到了驗證,原來出去推銷火腿腸,要費半天的口舌跟別人講火腿腸是什么東西,有多好吃,老是有人覺得像蠟燭,現在再去推銷,別人就說:“我知道,這叫太多火腿腸,肉多多,營養多多,廣播里有。”

  省去了好多口舌,節省了許多時間,這樣一天就可以多賣一些火腿腸了。

  這下可把朱佃石和他二姐夫以及周建軍和黃寶明幾人給樂壞了,錢賺多了,連老張也高興起來,因為他原來為了賣火腿腸主動叫賣,不但讓廠里職工笑話,而且效果還不太好,現在打了廣告,顧客主動走進門市部里買了,他都沒時間站到門外面叫賣了。

  感覺火候差不多了,陳志城召開會議,研究向江臨市派駐辦事處的問題,建立銷售渠道,保證銷售暢通,是他一直想要做的事情,本地市場,他讓朱佃石等人帶著開拓差不多了,而且本地市場就這么大,再怎么開拓也只有那個量,要想真正把火腿腸產業做大,必須要開拓外地市場,首先就要在江臨市打開市場。

  江臨市其實此時叫江臨地區,現在所謂的江臨市只是縣級江臨市,江臨地區下轄十縣一市,地盤不小,如果能把整個江臨地區的市場給占據了,那也不錯了。

  而最重要的市場無疑是江臨市,江臨市作為此時的縣級市,經濟肯定要比東林縣發達,所以有必要到江臨市設立辦事處,先把江臨市的市場給開拓了。

  陳志城召開會議研究這事,李占軍與王學忠二人都沒什么意見,他們在經營市場方面比陳志城差太遠了。

  通過打廣告促進了產品的銷售,在他們看來不可思議,不知陳志城從哪里想來的主意,難道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可陳志城原來是一個農民啊,而且還是一個二流子農民,咋就么這聰明呢。

  “在江臨市設立一個辦事處,專門負責開拓江臨市場,由于此事關系到我們廠今后的發展,需要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去負責,占軍廠長,學忠書記,你們倆人誰愿意去?”陳志城想了想就問他們兩個。

  兩人一時沒心理準備,忙說:“廠里事情比較多,我們兩人脫不開身,要不安排其他人去吧。”

  “有誰愿意去?”陳志城又看向另外兩名副廠長,這兩名副廠長都搖搖頭,說廠里有事,離不開。

  他們都不愿意到江臨市負責開拓市場,一方面怕辛苦,另一方面怕一離開廠子本部,再回來,就不再是那個副廠長了。

  陳志城一看這種情況,便蹙眉問:“如果你們都不愿意去,反正不能讓我過去吧?要不你們推個人選,我們來研究一下。”

  此時他手里確實沒有人選了,朱佃石現在是銷售科長,需要協助他負責整體的銷售工作,周建國黃寶明以及他二姐夫都不適合去擔任駐江臨市的辦事處主任,讓他們具體去搞銷售可以,但讓他們負責整體工作就不太像話了,畢竟這不是家族企業,而且他們此時的能力也達不到。

  王學忠聽了之后,想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道:“志城廠長,我給你推薦一個人,縣經委的老萬,一直想辭職下海,但始終沒邁出那一步,早想調到企業干了,可領導不批準,如果此時你幫他申請的話,把他調到我們廠來,讓他去負責江臨市的銷售工作,準合適。”

  陳志城一聽,問:“你現在能不能聯系上他,讓他過來跟我談談?”

  王學忠道:“可以,我現在就給他辦公室打電話。”

  王學忠接著就出去給縣經委的萬正時打電話,萬正時此時正在辦公室里頭百無聊賴地看著報紙,這種無聊的日子他已經受夠了,他跟王學忠是同學,平時沒少向他發牢騷,想辭職下海,可又不敢,家里人也極力反對,搞的他很沒勁。

  接到王學忠的電話,他心里一怔,沉思片刻,便答應馬上去見陳志城,陳志城現在在東林縣這個小縣城里也算是一個風云人物,可他不是縣經委的重要領導,跟陳志城沒接觸過,此時想了想,就起身騎著自行車去了縣肉聯廠。

  到了之后,他來到陳志城的辦公室,王學忠作了介紹,然后就把房門關上,讓他們兩人單獨談。

  陳志城掃了幾眼萬正時,此人中等身材,穿著一件的確良小白褂,小白褂上面有兩個口袋,其中一個口袋里插著一枝鋼筆,梳著一個大背頭,頗有幾分領導的范,但他在縣經委什么都不是,連個科長都沒混上,這說明他雖然向往當領導,無奈不得其門,時間久了,就開始發牢騷,開始懷才不遇,開始想逃避,學著一些人辭職下海。

  此時下海的一大批人主要是自感本領不小的知識分子,眼看著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他們不服,才興起了一股下海潮。

  萬正時算不上知識分子,他此時下海還真沒什么可干,當小商小販,他肯定不愿意,所以暫時沒下海那是明智的,而到了九二年之后,市場經濟興起,那時下海的人才多了起來,而可以干的行業也多了,至少政策上不存在任何障礙了。

  萬正時也打量他兩眼,就笑著走了過去,主動坐到了他的面前,說:“陳廠長,久聞大名,學忠跟我說,你想請我到廠里工作,我要過來,至少要當個副廠長,陳廠長跟縣里說好了嗎?”

無線電子書    重生從承包殺豬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