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兩件事 “不必如此,按說老牛鼻子,坐鎮在羅浮山幾十年,以他的手段,不可能不知道,妾身在這里待著!”高陽瑄淡淡的說著:“他沒有和你們晚輩說起,就是給妾身,留面子了!”
這種涉及到前輩的事情,這些人自然不敢妄評。不過在何長汀和陳延壽看來,高陽瑄的說法很有道理!如果說高陽瑄近三十年在這里,那么道尊留在羅浮山,顯然就有些用意了!
“仙子姐姐,確實自謙了,都是羅浮山的鄰居,想必和師祖是故友罷!”知道面前這個麗人,居然和師祖一個級別,陰麗華自然目瞪口呆。
畢竟自己大師伯廣陽子,江湖上人稱混元真人,最小的徒孫都在江湖上赫赫有名,年齡都比自己大了!所以自己師祖在江湖上的名聲,自然是可想而知。
作為當代道門領袖,各家道門至尊,這可是天下道門推選出來的。可是著高陽瑄居然和師祖論交,所以對高陽瑄只有尊敬!
“故舊也可以,朋友稱不上!幾十年修行,不管前路如何,別的心思,如今早就淡了,倒是沒有想到,這老牛鼻子居然還沒死!”高陽瑄淡淡的說著:“那真蛟蜃,比牛鼻子年輕一半不止罷!說他突然死了,確實讓人不敢置信!”
這次陰麗華和師姐梅亮雪,受師門所托前去茅山。因為道尊計兩甲子修行大成,重新創立一門絕學,據說叫《先天真元功》,想找尋門下弟子,傳承一下自己衣缽。
這個決定對陰麗華影響,自然更是巨大。畢竟本身身處羅浮山,道尊沒有親自傳授,陰麗華已經明白,自己肯定不是有這個機緣的人!此時狀態需要這個境界的人,自然要好出太多。
至于這個高陽瑄,看來自然都不知道,師祖道尊創立的這個功法。雖然心里心驚,陰麗華沒有太過失態。知道這個高人,就算不是和祖師一輩,只怕也比自己師傅,明顯要高出許多修為。
修行到了一定境界,自然許多的外因,就不會太計較。看到高陽瑄也不再說話,陰麗華心里思考一下,忍不住便問道:“晚輩愚鈍,怕不能知曉前輩心意,晚輩斗膽詳詢,前輩和祖師有何機緣,以后回到師門,好向師門長輩告知!”
眼睛里精光驀閃,高陽瑄緊緊看著陰麗華,看陰麗華眼神清澈,知道她似乎沒有別的意思,眼神方才又緩和下來。慢慢的又轉頭看向這些人,似乎想起了什么一樣,但是許久沒有吱聲。
陰麗華站在一邊,哪里敢出聲打擾。只能一邊運功護體行氣,一邊偷偷內視自己,看看身體經脈有沒有異樣。讓陰麗華有些驚訝,不但身體沒有影響,反而發現自己似乎有些收益。
因為渾身毛孔似乎都在張開,就像當初還在母體,四肢百骸都在接受,這周圍元氣的營養。如果真如她所說,這里充滿了陰魄,雖然不知道什么原因可以吸收,但是至少有益無害。
而這個巨大的溶洞空間,似乎就好像是巨大的母體宮床,源源不斷的供給營養。陰麗華暫時不知道禍福,還是忍不住慢慢吸收。
這時高陽瑄似乎回過神來,眼睛看著那個坐在凹槽里,披著輕紗的女子一眼,喃喃的淡淡出聲說說道:“你出身那老牛鼻子門下,妾身也就沒有必要隱瞞,記得當年閨名高陽瑄!”
似乎不是在對陰麗華說話,看著坐在陰魄石蓮臺上那個女子,目光中卻充滿了柔情,好像在回憶什么美好。就像一個美麗溫柔的女子,對著自己心愛的郎君,默默在傾訴一般。
她思緒陷入了迷茫,眼神卻是深深的溫柔。如果不是知道她的身份,看著她這副樣子,一定足以令人感覺到癡迷!
鬼母、歡喜母,高陽瑄!
聽到這個名字,不但陰麗華帶著詫異,就是梅亮雪都好似被晴天霹靂,突然劈中自己一般。不由自主的身體,更是有些發抖了,神情格外激動,也首次帶著了驚懼。
這三個字別人也許不知道,陰麗華何梅亮雪師姐妹,卻自幼便是如雷貫耳。因為她們師傅八面仙子馬夢蕓,幾乎念念不忘的把這個人,把這個名字經常念叨。
說的好聽,叫歡喜仙子!
江湖上畏懼的人,稱之為九子鬼母!
而那些帶著不屑,卻偏偏又敬畏的人,暗地里稱呼歡喜母!
一個看似美好,卻又帶著矛盾的名字!一個曾經在江湖上,讓人聞風色變的名字!一個也在江湖上,掀起腥風血雨的名字!當然,就算沒有四大鬼王的名頭,也是一個令多少人,望風而逃的名字!
身為地獄門太上長老,這個名字現在在江湖上,傳說應該是的最多的。因為很多人傳聞她已經不在,甚至很多人相信她早已經身逝!
按照老一輩江湖人士的分析,她也是昔日地獄門,修為最高的人物。據說閉關修行無數年,一個許久不見身影的人物。許多人以為她不在人世,或者已經在某地兵解。
修行到了這個境界,出身什么門派,其實已經并無意義,因為大家追求的都是天道!作為道門領袖的道尊,一樣追求的是天道!作為羅浮劍派的弟子,梅亮雪何陰麗華自然比誰都明白!
晴天霹靂沒有想到,她居然隱身修行,就在一個離著羅浮洞天不遠的地方。如果不是機緣巧合,哪里會碰到這等人物。沒有人會懷疑她的身份,也根本不會去懷疑。
江湖上有誰敢,冒充九子鬼母?
陰麗華不知道何長汀,梅亮雪卻已經隱隱猜到,身邊何長汀的身份。陳延壽的身份她不知道,但是可以何何長汀并肩而立,自然也不會簡單。當著這兩個人說假話,除非九子鬼母不在人世!
世人見過她三次!第一次在唐末廣明元年(乾符七年),這一年她出現在世人面前。
而這一年,天下最有名事情有兩件!
一件道門終南論道,另一件黃巢離開楚北武昌城,東進下饒(波陽)、信州(上饒)、池州(貴池)、歙州(歙縣)、婺縣(金華)、睦州(建德),一路上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