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94章:沂國的新年(上)

無線電子書    我要做明世祖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非洲誠然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和各種疾病,但朱見濟對大范圍的統治黑叔叔是不感興趣的。

  以大明眼下的國力,能夠吃下周邊的海島,把東太平洋和印度洋變成自家花園已經很撐肚子了,沒必要再眼饞一個蠻荒的黑非洲。

  所以他只要后世南非的那地方,把控住東西方交通的新要道,收點過路費,偶爾去那邊開開礦就好。

  而在這幾年內,朱見濟的主要目標要轉移到東邊的大海上去,爭取組織人手登上新大陸,把那些高產農作物帶回來。

  人口想要迅速增長,需要依賴穩定的社會環境,也需要依賴足夠的口糧。

  “愛卿此去,還可以跟泰西諸國說一下佐安公主的事情。”

  “他們這些年來不是在搞什么東征嗎?朕不介意幫他們一把,等日后重建羅馬,對西方來說,也算好事吧?”

  雖然那邊打仗的根本原因,還在于搶奪資源,可到底打著宗教的牌子。

  打壓回回教,擴大基督世界,恢復羅馬帝國,如此光偉正的理由,怎么著也能誘惑幾個家伙過來,幫大明分擔一下軍事壓力。

  大家一起快樂分贓嘛。

  鞏珍小心的把皇帝的囑咐放到心里,然后再次從天津港出發,南下過金洲海峽,去往歐洲。

  這個時間,已經到了一年的最后一月。

  本該是一家團圓的時候,可鞏珍還是要離開本國,進行一次長達半年的航行。

  好在鞏珍家里還有兄弟陪伴老母,他的兒子也已經長大了,足夠奉養娘親,讓他的航海事業減少了不少牽掛。

  這次去西方,一回生二回熟,應該不會再花費如上次那般的時間。

  希望一年能來回個兩三次,把這條航線穩定住。

  不然航程太久,也不利于大明的海貿發展。

  而在呂宋島上,已經掛牌營業了三年的沂國也張燈結彩起來。

  沂王朱見濡要在這里帶著全家老小,度過正式就藩的第一個新年。

  沂國對外宣稱是建國三年了,可他們的國王卻是今年三四月份才過來的,雙方都不怎么熟悉。

  朱見濡打算趁著這個機會,宣揚一下他作為國主的權勢,拉進一下君民關系——

  呂宋島上的移民,大多是從本土招募過來的破產農民和無業流氓。

  前者還好,只要手里有塊地給他種田,很快就能恢復中華民族樸實的樣貌,和藹、勤奮,成為國家順民。

  而且呂宋島上的氣候,根據太學里的教材說法,是屬于“熱帶雨林”的那種,水熱充足,土地肥沃。

  以前這里的土著不種地,光是吃天生地長出的各種果實都能夠飽腹,也就沒怎么開發過這座面積不小的島嶼。

  如此作派擱在大明老百姓眼里,簡直就是暴遣天物!

  自打在本土失去土地的農民來到這兒后,就沉迷在墾荒中不可自拔。

  唯一的問題,就是呂宋島多山地,不好大面積的耕種。

  不過朱見濡對此接受良好。

  山地多在眼下根本不是阻礙,畢竟移民就兩三萬,完全夠用。

  他苦惱的是移民成分的后者,那些被招募來的無業流氓。

  這群家伙多為手腳健全的成年人,可惜生性懶惰,喜歡混日子,由此在國勢上升期間的大明本土都過不安生。

  當初上船來呂宋,也是饞朝廷給的移民待遇,其中甚至還有不少人,是拿了錢就跑,企圖白嫖朝廷的。

  如果不是因為朝廷抓捕的及時,他們還不會過來。

  等到了呂宋,他們在最初還會為了生存而干點活。

  現在沂國慢慢穩定了,開墾出來的土地也成了熟田,能夠收獲不少糧食,還建立起來了幾個人口聚集的小城,便不由得暴露本性,又搞起事來。

  呂宋從年末到年初這段時間,正是涼爽少雨之時,便于出行。

  所以朱見濡光是在這個月,就收到了不少關于流氓們“走街串巷”,偷盜搶劫的消息。

  雖然頂多搶點小東西,根本不敢動手傷人,可帶來的影響,也是很惡劣的。

  “凡事開頭最重要,要是在立國之初不把民風改好,以后人心散亂,就不好弄了。”

  待在自己的王宮里面,朱見濡召見了他從本土招募來的一些謀士臣子,預備學習堂弟,給沂國來個“新年新氣象”。

  王宮修建的并不豪華,因為是趕時間建造的,還有點逼仄小氣,完全比不上本土那些王爺的府邸高大闊氣。

  不過在內的君臣都相信,這只是一時的。

  等沂國發展起來,自然會有大房子給自己住。

  為了不損諸夏之國的風度,合理利用空間,朱見濡還響應手下人的提議,采用古時的跪坐禮節。

  反正他們的情況,和西周的諸侯也差不了太多。

  在朱見濟提出的“尊孔復古”號召下,加之沂國是大明第一個海外實封藩國,自有不少在沂國落腳的文人雅士,想在這兒恢復一下上古之貌。

  一個道士打扮的人趁機在蒲團上朝朱見濡拱手道,“有賴于皇帝恩德,我國得以三年之功,而定基業于此。”

  “然正如大王所慮,人心難測,定要慎重對待!”

  “流氓帶來的擾亂要做整治,可百姓中的思鄉之情,卻無法以強勢治之。”

  治安問題,的確是小事。

  沂國雖然小,但也能組織起幾百號打手,把流氓抓起來,恢復秩序就成。

  正因為如此,朱見濡也想著自己要找個機會立威,才一直放任流氓們到現在,準備過年殺豬見血。

  “此話怎講?”朱見濡對著那道士一頭霧水。

  在他看來,民間騷動,多為游手好閑之人挑撥的。

  把人解決了,問題就沒有了。

  怎么突然說起了“思鄉”?

  道士露出慚愧之情,解釋道,“貧道原為本土一處觀宇小道,只是數年前觀主不尊王法,執意抗稅,故而被流于呂宋。”

  “貧道來此地后,多有反思,為恕己罪,清心中貪念,常于百姓中行走…”

  后面,他就莫名在移民中有了點聲望,被朱見濡招募過來,成了沂國殿堂上的顧問。

  移民之初,忙活于生計雜事,老百姓沒空想太多。

  但偶爾看到個道士和尚,也喜歡蹭過來說兩句,拜拜那用泥巴隨手塑出來的偶像神仙。

  畢竟是離鄉之人,拋棄了祖宗來到異地,心里總有點過不去。

  這種情緒,在生活忙碌之時,還可以壓制。

  可隨著日子安穩,衣食暖飽了,就會浮出水面,攪亂一池春水。

  這道士發覺,從今年起,喜歡來他的簡陋道觀里拜神的越來越多,也有些人喜歡抓著自己,傾訴一下漂泊的煩惱。

  他們雖然有了土地,但心神還沒有在沂國扎根。

  “此等民心,堵不如疏。”

  道士伏地叩拜,“貧道請大王于國內修些觀宇,不論佛道,以供百姓舒解。”

  “而且此地土著眾多,既荒且蠻,一時難以將之教化,不如借神靈之名,告訴他們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朱見濡想想,覺得可以,便點頭準了。

  儒釋道三家本就交融極深,朱見濡自己也是深有體會。

  他閑的沒事,還拿著佛經煉過仙丹呢,兩年前也畫過一張《一團和氣圖》,當做給兒子的小禮物。

  不管是在國內推廣哪一家,只要有利于自己統治,還在華夏文明之內,都不成問題。

無線電子書    我要做明世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