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三十四章 對勛貴下手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征服者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手機請訪問  古來爵位傳承,自然是老的死了新的上,皇家還有太上皇的說話,貴族當中可有太上王?

  現在有了…

  秦王的要求就是他們這些愿意遷徙去海外的宗室,四十五歲以上的保留王爵留下,皇帝賜封他們為太上王,他們襲爵的子孫前往海外,四十五歲以下的則直接走!

  秦王還能走,可德王他們不少已經老了,沒有必要把自己這一把老骨頭給撒在海外去了,一向強勢的秦王在提出請求的時候,讓朱厚煒當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然后覺得自己忒他么不是個東西…

  再接著朱厚煒自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要求,他現在就是要把宗室給攆出去,一步步分化掉,然后再制定宗室大政!

  天下親王、郡王三百多,送給老哥一百多,再在美洲安排一百多,澳洲安排一百多,這大明的天下,宗室之弊永絕!

  對待宗室,朱厚煒不能用力過猛,所以還是以威逼利誘外加勸導為主,可對待勛貴則沒那么客氣。

  大明勛貴遍布天下,這些貴族對大明屁的貢獻沒有,十個有八個只會仗著祖上的余蔭在民間作威作福,魚肉百姓!

  朱厚煒忍他們很久了!

  后世沒有宗室,沒有貴族,大明也不需要!

  朱厚煒的終極目的就是要將依附在大明身上吸血的宗室、勛貴全部踢出去,然后再料理士紳、官員和讀書人這一類的特權階級!

  至于先清理哪些勛貴,朱厚煒的小黑本上記得清清楚楚。

  魏國公,也就是開國第一名將中山王徐達的后人,末代魏國公徐文爵降清,必須要滾。

  定國公,也是徐達后人,不過末代定國公徐允禎投降的是順賊,倒是可以先留一步,畢竟一門兩公,全攆走了不合適。

  成國公…朱厚煒恨不得宰了他,但是沒借口,這家伙的后人也就是末代成國公朱純臣在順賊攻打北京的時候獻了齊化門,后來還將隱匿在他家的太子朱慈烺給獻了,典型的賣主求榮,十惡不赦,好在被李賊殺了,也得滾!

  黔國公和英國公還不錯,一個抵抗到死,一個城破戰死,可以留著…

  至于侯爵那就多了,什么安遠候、定西候、撫寧候、靈壁候,這些都是后世子孫不肖的,連累祖上,全滾…

  伯爵,朱厚煒記不清楚各個伯爵的后世子孫如何,所以隨便點了二十個…

  兩位國公,四位候爵,二十位伯爵就是第一批被封到海外去的貴族!

  南直隸,大明南都!

  魏國公府內已然備下香案,魏國公徐俌率全府族人以及所有的下人、家丁在院中跪滿了滿院!

  看上去只有二十來歲的太監手中捧著一卷圣旨,一字一句的將圣旨念完,隨后笑道:“魏國公,領旨吧。”

  徐俌傻了…

  等到太監宣讀完圣旨,徐俌還長跪在地,腦子里面已然是一片空白!

  大明第六代魏國公徐俌,成化元年襲爵,弘治九年為南京守備,正德五年加太子太傅銜!

  可以說自打先祖徐公達受封魏國公以來,魏國公的爵位真正開始顯赫就是在他徐俌的手里!

  第二代魏國公徐輝祖和第三代徐欽都曾惡了太宗皇帝被削爵,第四代徐顯宗和第五代也就是徐俌的父親徐承宗,兩人一輩子都是唯唯諾諾,碌碌無為…

  徐俌相信,就算在他的手里無法讓魏國公這一脈成為大明第一勛戚,那么他的兒子也一定能做到,因為他已經重拾了皇家的信任,為兒子徐鵬舉打好了根基!

  哪怕正德皇帝禪位,嘉靖帝登基之后進行大刀闊斧般的改革,讓大明直接產生翻天覆地般的變化都沒能讓徐俌的信心有一絲一毫的動搖!

  畢竟皇家與勛貴一體乃是千百年來王朝的共識,在勛貴沒有謀大逆或者犯下十惡不赦之罪的情況下,皇家根本沒有道理對勛貴動手!

  “父親,父親。”徐鵬舉輕喚了兩聲,這才讓徐俌回過神來領旨謝恩。

  “請問公公,陛下可還有別的交代?”徐俌滿肚子的不解。

  “這個還真有…”小太監笑了笑,然后便見徐俌不懂聲色的將一錠金子揣了出去。

  “陛下說了,讓公爺無需胡思亂想,遷徙宗室和勛貴乃是大政,為的是讓戰皇在海外擁有立足的根基,此番除了魏國公外還有成國公、以及數十位候伯一同前往海外。

  陛下還說了,勛貴與皇家同榮,戰皇在外開辟疆域,實為第二個大明,勛貴過去不是受苦去的,而是和宗室一樣為了鎮守江山!

  所以陛下說了,現在你們不想離開故土,沒準還會忌恨他,但是你們以后肯定會感激他!

  另外,陛下考慮到魏國公年邁多病,也不愿意看到國公在路途上出什么意外,故而自即日起,魏國公爵位傳于嫡長子徐鵬舉,由第七代魏國公率族人前往海外鎮守!

  魏國公您則繼續保留尊號,直到百年之后,至于公府在南京的產業,公爺可以留一位子嗣繼承,但是這位子嗣不承襲爵位,只能是位富紳。”

  “明白了。”徐俌長嘆一聲道:“公公解惑,俌不勝感激,已擺下薄酒為公公接風洗塵,還望公公不要推辭。”

  “那便攪擾公爺了。”小太監面帶微笑,難得出來宣旨,這樣的美差如果不撈足了,豈不遺憾。

  這樣的一幕在各地上演,接到旨意的勛貴,有的釋然,有的憤怒,有的絕望,但是沒有反抗。

  當今天子是什么樣的人,勛貴們都太清楚了,原本他們還能勾結官員乃至軍隊抗拒皇權,現在?

  反抗基本上和找死沒半點區別。

  反抗不了,就只能乖乖接受,誰都知道不接受不可能,因為不接受的勛貴最后的下場一定無比凄慘,最輕估計都會被削爵!

  去往海外,爵位還在,雖然遠離故土,但是未必沒有盼頭,更何況天子大政,移民千萬,官員和讀書人無數,他們能去,自己也能去!

  而這個時候,在茫茫的大海上,一片連綿看不到盡頭的龐大船隊已然出現在了海平面上!

手機請訪問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征服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