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一十二章 舉國之力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征服者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手機請訪問  “朕知道諸位愛卿不相信,不過沒關系,諸位愛卿可以回去讓下人試試,比如弄個油炸蝗蟲配點細鹽嘗嘗看,如果不好吃,可以說朕糊弄你們,可要是好吃,呵呵。

  另外可以鼓勵民間多養雞鴨,只要擁有大量的雞鴨,就算這蝗蟲把天遮了,那也未必夠雞鴨吃的,拿網拼命捕也就是了。”

  “陛下說的在理,臣等佩服,回去之后一定找機會試試。”

  朱厚煒笑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吃蝗蟲也得有才行,朕拭目以待!”

  “至于旱災…可以鼓勵民間多挖水渠和水庫蓄水,只要水儲量足夠,即便遇到大旱,至少能解燃眉之急,此事交給水利部去辦,做個規劃出來給朕看。”

  “臣等遵旨。”

  “還有就是洪災,尋常百姓在面對洪澇災害時,幾乎沒有絲毫抵抗之力,此番禍及半個大明的洪災,若非子弟兵不顧自身安危,拼命抗洪救險的話,還不知道要給大明百姓造成多大的傷害。

  洪災為何屢治不絕,大明立國至今花了多少銀子在治理黃河還有加固長江江堤上面,多不勝數,然而最后呢?

  朕不打算追究以前的事,這銀子被官府貪墨了多少朕心里有數,朕沒有追究不代表永遠不追究,而是存了以觀后效的心思。

  華夏自大禹治水起,時至今日已有數千年之久的治水歷史,然而水患就跟草原之患一樣,一直存在從未杜絕!

  如今草原政策正在施行,若是方針沒錯,草原之患將會在嘉靖朝成為絕唱,那么治水呢?

  洪水為什么會泛濫,是因為大明境內江河密布,一旦遇到暴雨,江河水位就會快速上升,但水流泄掉的速度低于漲水的速度,那么一旦漲位達到江河無法承受的時候,決口破堤隨時便會出現,黃河歷史上數次改道,淹地無算的本質原因就在于此。

  黃河乃是我大明的母親河,滋養一方水土,養育萬千黎民,然而就因為貪官污吏和整治不力導致本該是母親河的黃河竟然成了繼母,當真是讓朕痛心疾首。

  若是能永絕大明水患,朕花再多的銀子都無所謂,甚至就算是讓朕的皇室傾家蕩產,讓大明的財政再次破產,朕也在所不惜!

  官員貪腐,朕也會權當沒看見,只要能治理好,那就是朕之能臣,國之棟梁!”

  楊一清肅然道:“從古至今治理黃河無非清淤還有固堤,然效果并不顯著,此非官員無能矣。”

  “非是無能?”朱厚煒笑道:“讀了一輩子的圣賢書,卻從書中找不到良方,所謂的經世致用不過是空談罷了。”

  “老臣敢問陛下有何良策可治黃患!”

  朱厚煒笑了,很顯然楊一清因為不服氣所以想和他抬杠,不過也不是不能理解,從古至今,歷朝歷代,哪一代不治理黃河,最后呢?

  效果不盡如人意,所以在楊一清看來,黃河之患是不可能根治的,這和草原問題有著本質的區別。

  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一樣,都有興盛和衰落的時候,中原強盛,可以揍出幾十年的太平,也可以和親和出幾十年的太平,總的來說辦法總還是有的。

  可黃河綿延上萬里,治的了今天治不了明天,治的了一段治不了全程,幾乎沒有根治的可能。

  滿朝的大臣不缺治水的人才,古往今來也出了不少治黃的能臣,然而最終的結果呢?還不是該泛濫時候泛濫,該決口時候決口…

  楊一清不否認嘉靖帝絕對是當世雄主,也不否認嘉靖帝會超越漢武唐宗成為名震千古的無雙大帝,但是…

  嘉靖帝終究是人不是神,哪怕他擁有一支給他出謀劃策的幕僚團隊,楊一清也不認為就能解決千百年來無法解決的難題。

  如果真解決了,那豈不是說他們也是見識淺薄,尸位素餐之輩,豈不是說儒家的學說當真是百無一用,只能風花雪月,與治國無礙。

  這如何能忍!

  朱厚煒想到了后世的美國,無可爭議的是美國境內洪澇災害確實很少,后世專家們經過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與美國本身的地理環境有關,比如森林植被的覆蓋率等等,這些先天優勢沒有遭受后天太大的破壞。

  但是人為因素不是沒有,比如水利工程,境內的主要河流都開鑿了運河相連等等。

  當然有很多東西是無法復制的,但不是不能效仿。

  比如朱厚煒知道美國境內有很多蓄水量很大很大的水庫,而這些水庫、湖泊在發大水的時候能夠很好的起到蓄水的作用。

  反觀華夏呢?華夏有四大湖,也就是太湖、洪澤湖、洞庭湖還有鄱陽湖。

  九江為什么洪災頻繁?固然是因為河流密布,但與鄱陽湖也有很大的關系。

  簡單點來說就是江西境內的水全都通過五大水系向鄱陽湖匯集,然后通過鄱陽湖向北泄洪至長江,當五大水系短時洪峰超過鄱陽湖的泄洪速度時,洪水就會在沿湖周邊蔓延,形成洪災。

  四大湖面積何等之大,然而蓄水量卻嚴重不足,因此也無法有效承擔起防洪泄洪之重責。

  “楊愛卿這是打算考校朕吶。”

  “老臣不敢,只是心有疑惑罷了。”

  朱厚煒呵呵笑了笑道:“那朕就說上幾句,在朕看來,簡單點來說的話,治理水患在于四點,固堤、清淤、泄洪和蓄水!

  前面也說了歷代都在固堤還有清淤,然而固堤該怎么固?

  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那是事倍功半之舉,固堤的真諦在于防患于未然,清理淤泥,拓寬河道,重筑堤壩才是正道!”

  “拓寬河道,重筑堤壩!”眾臣驚呼。

  “陛下,此舉只怕勞民傷財,而且以大明當前之國力只怕力有未逮。”

  “朕知道,此案難度確實太大,所以可為百年大計!”朱厚煒嘆道:“至于勞民還談不上,畢竟不是征徭役,而是募工,老百姓做工給銀子還能養家糊口,談什么勞民,只怕百姓還求之不得呢。”

  “陛下說的是…”眾臣郁悶,皇帝說的好特么有道理…

手機請訪問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征服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