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不留遺憾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征服者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手機請訪問  說實話,穿越之后的朱厚煒滿腦子里面想的事情就只有如何才能實現自己心目中的宏偉藍圖,最簡單的目標是為了給大明這個漢家王朝續命。

  最宏大的目標則是想要讓大明在他的意志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徹底轉變,有了這個基礎,他才會去考慮殖民全球,征服天下!

  為了這些目標,他在只有五六歲的年紀就自我放棄了本該屬于他的童年,當然對于一個擁有成年人靈魂的孩童來說,童年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如今十幾年的努力,他曾經的構想正在一一實現,甚至被他定為二十年大計的蒸汽機都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有了蒸汽機,大明的鐵路可以遍地開花,沒有心臟的鋼鐵巨艦將會讓大明的軍隊征服這顆星球上的每一個角落。

  但是他終究還是忽視了一些東西。

  比如后被譽為世界上最全的百科全書,華夏民族的文化瑰寶,集三千人之力,歷時數年方才修纂成功的…

  永樂大典!

  大典近一萬兩千冊,三億七千萬字,編纂這樣的大典,可見何等之繁復,那個時候可沒有打字機,這三億七千萬字的大典完全是靠讀書人手中的筆,一個字一個字的抄錄而成!

  因此也只有一部原本,到了嘉靖朝,嘉靖帝賊他么喜歡這部大典,于是才不會管翰林院有多辛苦,下了旨意讓翰林院將大典從頭到尾給抄了一遍。

  可惜的是,大典太他么大,以至于嘉靖皇帝得道飛升的時候都還沒抄完,一直到隆慶初年,翰林院才完成了任務。

  于是大明便有了兩部《永樂大典》,其正本放在了南京的文淵閣,副本放在了北京的皇史宬,然而事實上是南京根本沒有正本!

  后世研究隆慶時期的大典比原本要少了三千多冊,那么很可能是嘉靖死的時候因為沒抄完,所以隆慶皇帝下旨讓原本大典給嘉靖帝陪了葬,至于存于世的嘉靖副本更是命運多舛,遺失、毀損、搶掠,到了現代還遺留下里的嘉靖副本已經是少的可憐。

  這不能不說是華夏文明史上的一大遺憾,朱厚煒最不喜歡的便是遺憾!

  為了讓這部大典真正的傳承下去,為了歷史文明不留遺憾,朱厚煒決定給翰林院那群整日里面閑的發慌的翰林們找點事做。

  “傳朕的旨意,命人前去南京將《永樂大典》取到北京來交給翰林院,朕給翰林院五年的時間,將大典復抄一遍!”

  任興領旨暗笑,陛下這是要整治翰林院吶,把大典抄一遍…五年內,翰林基本上也不用干別的事了,光抄都能把手抄斷了去…

  不過這本身就是翰林院的份內事,翰林們就算叫苦連天,也無法拒絕。

  朱厚煒的注意力又回到了長子身上,看得出來,朱載坖很是聰明,嗯…主要是他老爹的基因太好…

  但是太聰明的話…

  要知道燕大小學部的小學生在入學之前可沒接受過教育,他們才是真正的啟蒙,可朱載坖呢?

  朱載坖如果按照小學部最低五歲的入學標準進學的話,那個時候的朱載坖…朱厚煒多了不敢說,就憑玉姐兒這般填鴨式教導,屆時認識千八百個常用字,會背上百首詩詞幾乎是板上釘釘的。

  如此一來,朱載坖在小學時代就會顯得格格不入,想要融入到整體當中會很難,這同樣違背了朱厚煒的初衷。

  清官難斷家務事,朱厚煒就算雄才大略,可面對這些瑣碎之事也會感到棘手。

  目前看來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看看能不能船到橋頭自然直了…

  在長春宮用完晚膳,朱厚煒沒有宿在長春宮,而是坐著御輦回了乾清宮。

  “安排朝鮮使節還有烏斯藏使節明日朝會入宮覲見。”

  “老奴記下了。”

  次日一早,大朝!

  所謂大朝,也就是所有在京五品以上官員都會進入皇宮參加的朝會,不過也只有三品以上以及各科給事中才夠資格進入金殿,其余官員只能在殿外空地上列隊等待皇帝的旨意或者散朝。

  大朝每月逢一逢五舉行,一般而言如無意外,一個月六次,除了大朝外,每天都有常朝,能上常朝的官員起步都得四品,所謂文武百官指的也就是這撥人。

  不過朱厚煒對待早朝的態度和對待經筳的態度幾乎一個樣,一開始的時候他對于早朝還有新鮮感和期待感,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錯了,而且錯的離譜。

  早朝說白了就是眾臣廢話口水表演的時間,也是屬于噴子的絕對戰場,什么狗屁倒灶的小事都喜歡拿到朝會上來討論,什么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被無限放大到危及社稷江山的高度,然后噴屎…

  聽夠了,新鮮感沒了,剩下的就只有厭煩,既然真正能決定國之大政的地方是御書房,那么還需要什么朝會?

  朱厚煒算是真正明白為什么朱厚照、朱厚熜還有朱翊鈞三位皇帝一個比一個怠政,動不動就幾十年不上朝的真正原因了。

  而且早朝的時間非常不人性化,按明制,卯時早朝,也就是早上五點舉行朝會,這要是夏天也就算了,可要是冬天…

  五點的朝會,離的遠一些的官員,甚至三點就要出門往皇宮趕,披星戴月都不足以形容其中的艱苦。

  當然官員苦不苦和朱厚煒毛線關系,朱厚煒不爽是因為他自己也得在四點鐘起床,等更衣、洗漱,再用完早膳,時間也就差不多了。

  想想看,大冬天的躲在被子里面睡的多舒坦,卻要被太監叫魂似的叫醒,這誰他么能忍受!

  于是朱厚煒一怒之下,全然無視滿朝上下的反對聲浪,直接將大朝會定在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常朝不定例。

  什么是不定例,就是皇帝覺得明天可以開常朝那就開,沒必要就不開。

  至于時間則改成了辰時,也就是早上七點。

  官員們肯定反對皇帝又一次篡改祖制,但是反對有用?

  你要上朝你愛上不上,反正朱厚煒自己縮被子里面呼呼大睡,愛咋咋地!

  嘉靖三年四月初一,大朝!

  宮門開鎖,熙熙攘攘的大明官員進入承天門,按照官位排序,有條不紊的走進太和殿。

手機請訪問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征服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