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二十五章 包工頭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征服者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手機請訪問  楊一清略微平復了心境問道:“朝廷并沒有收到來自邊關的急報,那么威武候草原大捷,想必是圣上告知于首輔,圣上的用意是?”

  楊廷和凝聲道:“威武候立下此等功勛,就算他自己不在意,可隨之出征的將士卻不能不賞,如何賞?一旦重賞,威武候的身份怕是要瞞不住了。”

  “為什么要瞞?”楊一清不解道:“正德皇帝棄國之事,總不能成為史書上的懸案,按下官的意思,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倒不如借此契機,讓天下人知曉內情,也免得胡亂猜測,反而有損圣上名聲。”

  “本輔也確有此意,因此本輔提議招威武候入京,圣上賜王爵!”

  “王爵…”楊一清苦笑道:“憑借威武候的戰功,賜王爵略微差些,滿朝上下只怕也不會同意,可威武候本是帝君,就算退位也該是王爵,如此倒不算什么,現在主要是要看圣上有沒有魄力將威武候的身份公諸于天下。”

  “圣上兄弟之間的事,我等外臣無需多言,屆時圣上自會決斷,本輔之所以和你們說起這事,無非讓諸位有個心理準備罷了。

  本輔之所以提起這事,是想說說因為此事將會有什么影響,這也是本輔要說的第二件事。

  在本輔看來,威武候草原大捷,那么大明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再無北患,那么圣上將會如何實行草原政策,此為一。

  其二,北境無憂,那么大明九邊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駐防兵力,圣上是否會裁撤邊軍。

  其三,圣上一直打算整飭屯兵,此番大捷便是一個契機,此乃天子意志,我等難以改變,但不能無所作為,那么該如何應對?”

  楊一清點頭受教。

  “圣上登基一年多,便折騰了這么多事,本輔可以想象,在未來的幾年內,還不知道會有多少讓外朝猝不及防的事會發生,一清頗有決斷,日后便要靠你操勞了。”

  “份內之事,豈能懈怠。”

  楊廷和點了點頭,然后露出一縷疲態,諸位閣臣自然不會久待,紛紛告辭而去。

  嘉靖二年三月中旬,內閣首輔楊廷和因母喪回鄉丁憂,楊一清任內閣首輔…

  京城一如既往的平靜,平靜的就像是一潭死水,扔個石頭進去都不帶起漣漪的那種。

  如果換做以前,草原能有這般大捷,估計滿京城都會張燈結彩,變成歡樂的海洋。

  畢竟對于中原百姓而言,草原就是世代寇仇,是一直亡中原之心不死的蠻夷,對此,南方的百姓感受或許還不太深,但是在北方老一輩的記憶當中,當年于謙北京保衛戰的慘烈還有些許印象。

  至于祖輩嘴里面口口相傳下來,當初蒙古人占據中原時,把漢人當豬狗的事跡,也從來沒有斷過傳承。

  然而此番足以震古爍今的草原大捷,別說民間百姓不知道,便是朝臣幾乎也都不知道。

  知道的內閣覺得是威武候不屑報捷,而天子似乎也無意聲張…

  而在離京城并不算太遠的天津衛,此時卻是浪濤洶涌。

  澎湃的海浪狠狠的拍打著岸邊的礁石,而在離海岸不過百丈的地方,儼然已經成為一座巨大的工地。

  被皇帝稱之為‘大明海洋搖籃’的天津衛船廠,正在熱火朝天的施工當中。

  興王朱祐杬手里牽著王世子朱厚熜,百無聊賴的在工地上轉來轉去。

  皇帝侄子給他們這些承建船廠和鐵廠的宗室,起了個不算好聽的名字…

  包工頭…

  這名字怎么聽都覺得不太雅致,不過左右也就是一個稱呼罷了,也當不得真。

  在接下承建天津衛船廠的活之前,朱祐杬一直不明白,為什么建一座船廠需要用一百五十萬兩白銀。

  他在接下來之前可是仔細查過案牘,還派人問過會造船的工匠細細盤問過,最后得出的結論是最多十萬兩,節省一點五萬兩就足以修建。

  所以朱祐杬這才興致勃勃的直接對船廠下手,而且他的幾個兄弟似乎也對船廠感興趣,不過最終還是他接手修建,足以說明興王這一支更得親侄子看中。

  然而不干不知道,一干朱祐杬才發現,他想的實在是太簡單了…

  修建天津衛船廠,朱祐杬是承建商,可實際上他就是個負責后勤的…

  后勤負責什么?

  買東西,雇傭工匠和百姓做工,負責工人們的一日三餐還有勞工費的發放等等…

  這他么都是什么事,堂堂親王竟然干這個?

  但是沒辦法,在如何修建船廠這一塊,他朱祐杬說了不算,工匠說了也不算,說了算的是皇帝親自給他安排的六個人!

  這六個人還有響當當,聽起來很是牛叉的頭銜!

  天津衛船廠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

  天津衛船廠總設計師,副總設計師…

  神他么工程師,神他么設計師…

  但是就算朱祐杬再怎么腹誹,六人對他也是漠不關心,在他們眼里似乎只有船廠,其它的一切包括他這個親王都是浮云。

  不過最讓朱祐杬感到不滿的不是別的,而是人工。

  這次修建船廠動用人力超過五千!

  大明是有徭役的,甚至可以說只要不怕費事,這五千勞工完全可以動用徭役。

  但是不行!

  這是皇帝侄子三令五申交代的事,不管興建什么,一律不許動用徭役!

  無法動用徭役,便只能選擇雇工,雇工是要花銀子的!

  多少銀子?

  朱祐杬算過一筆賬,一位雇工一個月最低需要二兩銀子,那些不知所謂,被六人組認為是技術工的每月至少三兩銀子,折合一下按照二兩五一個月來算,一個月就是七千五百兩!

  另外還有伙食,在船廠做工,一日三餐,包吃包住,這個吃指的可不是粗茶淡飯,而是葷素搭配,白米和白面敞開供應…

  這他么同樣是六人組規定的!

  光是這吃這一項,五千人每月的消耗就至少一萬兩!

  按照工期來算,光是人力消耗這一塊,興王就得支出高達近三十萬兩白銀!

  一百五十萬兩的承建銀,光這一塊就干掉了五分之一!

手機請訪問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征服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