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兩百五十一章 半斤八兩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征服者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手機請訪問  宗室藩王被朱厚煒狠狠坑了兩把,要說不恨那是不可能的。

  他們之所以恨,是因為和在自己的封地上當土皇帝比起來,在京城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他們沒辦法作威作福,也無民可欺。

  這也是廢話,房山縣巴掌大的地方,云集了數百藩王,除了藩王家眷、護衛以及雜役之外,連個民都沒有,你讓他們欺負誰去?

  藩王互相傷害?

  都是藩王,哪怕有親王和郡王之分,可別忘了,他們都是朱家的子孫,身體里面流淌著的都是朱家祖上的血液。

  誰比誰尊貴?親王欺負郡王?揍不死你!

  除此之外就是利益受損,每一位藩王在自己的藩地都有屬于王府的產業,還有數量極其龐大的王田,這些財富乃是數代藩王年復一年,日積月累積攢出來的。

  享國越久的藩王,王府的財富就越豐厚,這本身就是無可厚非之事。

  然而失去了封地,還被朱厚煒剝奪了非御賜之田,然后住進房山還被朱厚煒狠狠勒索了一把,諸王的損失有多大?

  簡直無可計算!

  不過恨歸恨,該接受的現實也只能接受,胳膊終究還是擰不過大腿,諸王在氣憤、痛恨之余也著實老實了很長一段時間。

  不能不老實,因為和豐城侯一樣,沒誰喜歡往皇帝的槍口上面去撞,誰知道坐在龍椅上的那位憋了什么收拾他們的心思,就算不落個跟寧王一樣的下場,再被朱厚煒狠狠勒索一筆,這種可能性實在太大了…

  不過諸王也發現了,朱厚煒確實沒有食言而肥,他們的王府固然被限定在了房山,但是皇帝也確實沒有限定他們的自由。

  也就是說在北直隸范圍內,他們可以隨意去任何地方,這對于曾經被困在一州一府內的藩王而言已經算得上是恩賜,也確實抵消了諸王心中不小的怨氣。

  此刻超過九成五的藩王云集乾清宮大殿內,那些因為老邁導致行動不便的藩王就算沒來,也讓王世子進了宮中。

  不能不來,哪怕朱厚煒沒有強求諸王來,諸王也要來,因為誰都不知道皇帝的葫蘆里面賣的是什么藥,但他們知道皇帝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召集眾藩王入宮。

  此番召集,必有大事!

  除了眾藩王外,朝中的大臣只有內閣七老到場,不過和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諸王比起來,七老一個個眼觀鼻子鼻觀心,都擺出了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

  “陛下駕到。”當值的太監公鴨嗓音穿透整個乾清宮。

  等到朱厚煒在御座上坐下,內閣七老與滿殿宗室這才躬身施禮,異口同聲道:“拜見吾皇,吾皇圣安。”

  “朕躬安,平身。”

  等到所有人直起身軀,朱厚煒緩緩說道:“太祖分封諸王,鎮守各域,而朕廢此祖制,奪諸位宗親封國,朕知道諸位對朕必然是心有怨言…

  朕不是說此制不好,而是因時易事,任何祖制都有不合時宜的時候,既然不合時宜,那么自當革之、變之。

  這就好像是太祖皇帝頒布的宗室奉養制,開國之初,宗室才有多少?而今又有多少朱家子孫,太祖皇帝何曾能想到自己的子孫在經過一百多年之后,會有如今的規模?

  大明若是千秋萬代,屆時朱明子孫又有多少?百萬、千萬還是數千萬,屆時便是集天下之力,能養得起朱家的子孫嗎?

  不能!既然不能為何不早改?至于諸位宗親,你們確實是有自己的封地,可朕曾經也是藩王,知道約束藩王的道道枷鎖。

  你們被困于一地,無詔外出形同謀反,而謀反最輕都是除爵!

  這樣的日子諸王難道還沒有過夠嗎?就算諸王樂在其中,難道諸王也覺得自己的子子孫孫也會樂在其中?”

  朱厚煒很是心平氣和的說著,諸王也只是靜靜的聽著,然后不知不覺的咀嚼著朱厚煒的話。

  朱厚煒說的這些話有道理嗎?當然有。

  他們身為藩王,身份尊貴確實不假,可惜卻沒有絲毫自由可言,王府里的長史還有無處不在的暗探、錦衣衛就是一雙雙盯在他們身上的眼睛。

  他們的惡事一樁樁,一件件,都會事無巨細的匯報到京城之中,當然,身為藩王就算做些惡事也是無傷大雅,至少沒有惡貫滿盈的話,朝廷也不可能拿他們開刀,否則就算是皇帝也會被口水噴死。

  然而失去自由呢?當一只被困在圈中,整日里面只知道混吃等死的豬難道就真的開心了?

  永樂靖難,連累子孫,為了不讓藩王作亂,裁撤藩王三衛也就罷了,可將他們圈禁,諸王能沒有怨言?

  只不過是敢怒不敢言罷了,如今他們又被圈在了京城,同樣是忍氣吞聲,到底是好還是壞,誰又能真正說得清呢?

  有些事如果不被提出來,那么身在其中的人或許不會多想,甚至會去選擇性遺忘掉,但是現在朱厚煒把話說出了口,他們就不能不去想,而且因為朱厚煒的話在前面,所以諸王想的時候便會被引導。

  引導之后還會對比,這一對比就會發現,一個是有封地,但封地就是豬圈,一個是沒封地,但是他們已經不是豬…

  半斤八兩罷了…

  但是諸王都知道,皇帝召集他們來此,很顯然不是要開解他們心里面的憤懣,而是有事,至于什么事,是好事還是壞事,誰都不知道,于是諸王靜待朱厚煒的后文。

  “朕相信,朱家的子孫沒幾個廢物,他們也有熱血,也會想要建功立業,乃至千古垂名,然而因為祖制,讓他們沒有機會,所以他們只能渾渾噩噩的去蹉跎一生。

  這是我朱家子孫的悲哀更是皇家的不幸,同樣也是朕的責任,朕曾經說過,會給朱家子孫機會,但凡我朱家子孫熟讀圣賢書者,可與天下士子同場科考,只要能成為舉人,朕就優先給他們做官治政的機會。

  朕就不信,那些寒門士子連買筆墨紙硯都要精打細算,而王室擁有海量的資源可以聘請最好的西席,朱家子孫還能競爭不過天下士子!”

手機請訪問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征服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