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請訪問 早朝結束,朝臣們三三兩兩離開大殿,準備各自回衙門辦公,就在這時一名穿著新軍裝,卻滿身都是塵土的大兵急匆匆的沖到了殿外的廣場。
大兵的手上拿著代表十萬火急的三角令旗,背上則是一個圓圓的長桶。
“大捷!宣府大捷!”大兵呼嘯著奔跑,從滿朝的大臣當中飛一般穿梭而過。
不論是誰,都不敢在皇宮內撒腿狂奔,但軍情傳遞是例外。
身為朝臣,這樣的場景見過不止一次,然而所謂的邊疆軍情十之八九都是壞消息。
比如正德年間的軍情急遞,不是蒙古人突破了邊關薄弱點,就是被劫掠了多少牲畜和女人,要么就是邊疆一戰,大明損失有多慘重等等。
大捷?好久沒聽到過捷報了!
朝臣們也不走了,而是紛紛回轉,看看這軍情急遞傳回來的捷報到底如何。
朱厚煒已經回了寢宮,本打算隨便用些早點便去御書房批閱奏折,陡然間聞聽軍情急報,立即將手中的筷子一扔,皇冠都沒戴上便去了乾清宮。
“取來朕看。”朱厚煒的臉色有些凝重,沒有看到真正的奏報,他對于大明的報捷實在沒有太大的信心。
主要還是因為大明文貴武輕,如果能有抹黑武人的機會,那么文官一定會不遺余力。
所以在歷史上大明很多次所謂的大捷,在史書上記載比如斬首三級報捷,比如正德皇帝親臨戰陣,十幾萬人鏖戰一天,最后殺了十幾個蒙古騎兵。
他么的就算是十幾萬人拿磚頭互相扔一天都不止死他么十幾個。
可以說大明的文官為了抹黑武將,已經完全沒了下限。
不過或許是受了影響,朱厚煒對于大捷和大敗的觀念也被局限在了一個條框之內,一時半會也跳不出去。
“蒙古小王子巴圖蒙古于嘉靖元年四月十二,率精騎五萬進攻宣府…總兵朱壽,副總兵衛新身先士卒,親冒矢石…此戰陣斬蒙古騎兵五千六百人,俘虜蒙兵一萬一千,戰馬、牛羊不計其數…宣府駐守兵馬陣亡一千三百九十三人,重傷四十七人,輕傷近無…”
大捷!當真是大捷!
如果這封捷報不是宣府傳回來的,那么朱厚煒沒準還有可能將信將疑,可這是宣府戰報,如今的宣府總兵是朱厚照!
連皇位都不稀罕的朱厚照會虛報戰功,他么的別開玩笑了…
所以這封捷報上面說的肯定都是真的!
比真金白銀還要真!
只是可惜朱厚煒沒有上過真正的戰場,他的練兵之法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照抄罷了,而且他也高估了朱厚照的節操。
在朱厚煒眼里,為了能當將軍,為了能上戰場砍人,朱厚照連皇位都能跟扔臭襪子似的扔了,如今遇到大戰,他能憋住?
至于他把束天祿留在朱厚照身邊約束,說實話他自己都沒抱什么信心。
所以朱厚照上戰場掄大刀砍人肯定是真的,最不濟也一定是痛打落水狗,只是不知道這次砍翻了多少蒙騎。
“國朝之幸哉。”朱厚煒大笑,看著一臉懵逼想要知道答案的幾十名大臣,隨手將捷報遞給了任興,而任興則是捧著捷報交給了楊廷和。
楊廷和看完深吸一口氣,卻沒發表意見,直接傳給了梁儲,然后一個個傳了下去。
約摸過了盞茶功夫,在殿內的大臣們終于全都看完,可一個個臉上卻看不到喜色。
“諸位愛卿,宣府大捷,重挫蒙古小王子,此賊數年來屢屢犯邊,掠奪我大明人口無數,此番大敗,估計邊境能安穩數年,怎么,諸位難道不該為大明賀,為邊軍將士賀?”
皇帝問了,大臣們就不好繼續裝聾作啞,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兩人之一的楊廷和繼續裝死,于是兵部尚書王瓊當仁不讓站了出來。
“回稟陛下,臣并不質疑邊軍的戰力,可這封捷報太過匪夷所思,五千步卒對陣五萬鐵騎?不但戰而勝之,還能斬首數千,俘敵過萬?
簡直荒唐,邊軍一向都喜歡虛報戰功,斬百人能說成殺千人,這封捷報會不會如此,臣不敢下定論,但臣以為當核實之后再論。”
前來報捷的大兵聞言,目光如火一般盯在王瓊的老臉上,讓后者忍不住眉頭一皺,匹夫竟敢如此無禮!
朱厚煒臉上泛起冷笑,儒家的文官果然是這個德性。
他們心里面肯定希望宣府之戰的戰果是真的,因為只要此戰為真,那么邊境確實可以安逸幾年,也就不用如正德朝那樣時時刻刻如臨大敵。
但是他們也不希望是真的,因為宣府大捷指揮作戰的不是他們名教的子弟。
區區武夫,如何能竊取這等滔天之功!
土木堡之變以后,大明的武夫勛貴幾乎死了八成,也是自那以后,武勛集團就已日薄西山,也正是從于謙力挽狂瀾保住京城之后,文官的力量才真正嶄露頭角,一舉將武勛集團壓在了身下。
這種局面來的何其不易,身為儒家的一份子,如今在殿內的大臣有一個算一個,都絕對不會允許武勛有一絲一毫抬頭的機會。
哪怕天子大力支持也不行!
“這么說來,王愛卿覺得這份捷報有假?”朱厚煒的目光冷冷看著王瓊。
報捷戰士單膝跪倒,大聲道:“末將愿以項上人頭擔保獨石口大捷絕無絲毫虛假,若有不實,請誅末將滿門!”
大臣們冷冷看了眼跪在地上的小將,拿命擔保?
那也得看看你的命值錢不值錢!
“陛下,邊軍將領為了戰功虛報乃是常態,更有甚者,甚至不惜殺良冒功,臣以為獨石口之戰,或許大明確實勝了,但斬獲必然為虛無疑。”
報捷小將恨不得沖過去將王瓊咬死!
“虛報戰功,殺良冒功?”朱厚煒肅聲道:“那么俘虜呢?俘虜是草原人還是中原人,總沒那么難分辨吧,而且捷報上面可是說了,獨石口之戰俘虜的蒙古兵足有一萬一千,就算這一萬一千俘虜當中有不少因傷重而死,想來萬余還是有的,只要押解回京,豈不是一眼便辯?”
手機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