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8章 稀土攻略(下)

  姜余給出的條件,讓職工們欣喜若狂。

  自從863廠停產以后,他們每個月的工資就區區300塊錢,勉強養家糊口。

  姜余一方面是考慮到這些人長期在輻射環境下工作,影響健康和壽命。

  另一方面算是這些人遲到的一種補償吧!

  樺國如果沒有這些可愛的人在前線作出犧牲,可能就沒有他們這一代的幸福生活。

  姜余要求東方礦業的所有勘探工程師們走出國門,去國外勘探。

  主要是周邊的鄰國,比方說蒙古、阿三國、緬甸、烏克蘭甚至是澳鼠國都可以。

  他們會以旅游者的身份,進入這些國家到處走走看看。

  有條件充許就進行勘探,沒條件的就當是公費旅游了。

  樺國已經擁有稀土完整的產業鏈,而且在提煉成本方面擁有不可取代的優勢。

  那些發達國家就算是在外面發現了稀土礦,最后還是不得不把那些礦產運至樺國加工提煉。

  要知道,稀土礦和提純后的稀土元素材料相差的價格可是有百倍、千倍,甚至是萬倍的的差價。

  就比方說,阿三國盛產棉花,總產量僅次于樺國,但他們最后還是要把這些原材料低價出口至我國。

  因為全球能夠大規模進行紡織棉料生產的國家就只有樺國。

  等這些紡織面料生產出來后,通過加工制成衣物,阿三國又會買回去。

  他們不得不這樣做,因為他們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支撐。

  像澳鼠,北美,桑巴都差不多如此。

  樺國的企業,尤其是工礦企業,必須要掌握核心科技才不會被人卡住脖子,失去定價權。

  至于所謂的產量,所謂的期貨,都是西方人和猶大人割韭菜的資本工具而已,不必太認真。

  供求關系才是真正的市場基礎。

  稀土礦的萃取和提純技術根本不是一般中小國家能夠玩得起的。

  在樺國稀土行業還未崛起之前,北美的一家公司支撐起了全世界80%以上的稀土供應。

  他是北美唯一的一家稀土礦業公司,名字叫Mountain Pass Materials,妥妥的壟斷企業。

  即使如此,這家公司生存也很艱難,稍微有個風吹草動,便很難支撐下去。

  因為他們提煉的成本實在太高昂了,而且產量又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又極其惡劣。

  以樺國超低價的人力資源,東風礦業的超級提煉技術,成本價肯定比Mountain Pass Materials公司便宜幾倍,甚至幾十倍。

  東方礦業公司只要放出風聲,接受全世界的稀土提煉加工,這家公司就會應聲破產。

  事實就是那么殘酷。

  人家總不能虧本做生意吧!

  等打敗這些稀土礦業公司以后,姜余也打算讓那些發達國家嘗嘗超高暴力的壟斷價格的味道。

  他要東方礦業跟阿維斯馬鈦鎂那樣,成長為稀土產業界的龍頭霸主企業。

  尤其是島國和棒子們,以前吃進去的就要全部吐出來。

  1994年,12月28日。

  樺國與北美關于WTO入世談判最終破裂。

  北美代表團正準備乘航班返回花生屯。

  他們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

無線電子書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