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 022章 往事

無線電子書    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新年期間,家里的婦人們都在忙碌,下午徐青山駕車去洪家村退豆腐箱子的時候,洪氏讓他給自家大哥帶話,讓他明日再送個二十箱豆腐過來。

  又讓徐青山回來的時候路過鎮上,多買些簸箕壇子還有佐料什么的回來,能帶多少就帶多少。

  洪氏已經有些飄了,現如今每天做的不是霉豆腐,而是一錠錠白花花的銀子。

  晚上,徐青山回來的時候卻只帶回來十幾個壇子和二十幾個簸箕,至于佐料卻并未買回來。

  一問之下才知道,因著新年剛過,鋪子里頭的貨才還沒有補充完全。

  “不著急,反正等豆腐發霉還得六七日,這樣,明日你去縣里,多買些回來,縣里的鋪子肯定不會缺貨。”

  洪氏直接做了決定。

  宥陽雖然在江寧府里頭只能算是中等,但卻因為水路的緣故,有中小型的貨船可中轉,頗為富庶。

  隔壁的徐章卻聽得眼睛一亮,要去縣里?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有大半年了,可徐章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自家外祖家罷了,去過最繁華的地方就是個小小溧水鎮罷了。

  古代的縣城是什么模樣的呢?和后世有什么區別?

  懷揣著滿滿的好奇心,徐章沉沉睡去。

  第二日卯初時分,也就是早上五點多的樣子,徐章便起了,冬天晝短夜長,這個時候天還沒亮呢,一番洗漱晨練之后,徐章便找到了徐青山。

  “你也要去縣里?”徐青山有些意外。

  徐章點頭道:“阿爹,我還沒去過縣里呢,聽人說縣里很是繁華,而且縣里的書局要比鎮上的書局大得多,里面的書也多了很多,我想去看一看。”

  果然,一聽到和讀書有關,徐青山就答應了。

  “既然章哥兒想去縣里,你就帶著他一塊兒去便是,再把文哥兒和彬哥兒都帶上,一起去縣里轉一轉。”

  祖父聽到父子倆的對話,直接就做了主,給徐青山下了命令。

  “聽阿爹的!”又對徐章說:“你去叫大朗和四郎。”然后便準備出去套車。

  “等等!”不想老爺子卻再次叫住了他。

  “阿爹還有事嗎?”

  老爺子看了看徐章,才說:“你隨我進來,我有事兒囑咐你。”

  徐章沒有細聽,而是去屋里叫了徐文和徐彬。

  卯末時分,也就是早上六點多將近七點的樣子,天色已經開始出現光亮,雖還有些暗,但已經能夠視物了,徐青山帶著徐章三人坐著牛車慢悠悠的往縣城趕。

  當然了,還是那條去溧水鎮的路,要到溧水轉官道才能去縣里,自然也能在碼頭坐船,可自家有牛車在,又不用自己走路,完全沒必要浪費這筆船資。

  路上。

  “三叔,縣城大嗎?”徐彬長到十五歲,還是第一次去縣城,更別說徐文和徐章了。

  “很大!”徐青山斬釘截鐵的說。

  “有多大呀!?”

  “好像有咱們溧水鎮五六個那般大吧。”

  “三叔肯定去過很多次縣城吧?”聲音透著幾分羨慕。

  徐青山笑著回答:“想你這么大的時候,基本上每年都會進城一趟,具體多少次倒是記不清了。”

  “阿爹去縣城做什么?阿爹做活不都是在鎮上嗎?”這是徐章問的。

  “當年我還沒成親的時候跟著師傅到縣里幫人家打制家具,倒是經常往縣里跑,師傅手藝好,便是縣里的不少富貴人家,都經常找他。”

  說著徐青山似有些遺憾:“可惜我天資普通,沒能學到師傅他老人家的本事,只勉強學了個兩三分,只能在溧水鎮上廝混。”

  徐青山的木匠師傅乃是徐章那位不幸客死異鄉的三叔公好友,也因著這層關系,徐青山才有機會拜在他的門下。

  聽徐青山說他師傅如今已經作古,他師兄也就是師傅的長子帶著家人一道兒搬到縣城去了,因隔得遠,彼此之間的往來也就少了。

  徐章看著牛車上放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有一柚子般大小的壇子,里頭裝的是霉豆腐,沒有些家里的臘肉腌魚,剛挖下來的冬筍什么的。

  “阿爹帶這么多東西是要去拜訪那位師兄嗎?”

  徐青山道:“不是,我和師兄已經有十幾年沒有見面了。”徐青山說著話的時候,神情語氣隱隱有些不太對勁兒,似乎里頭還有什么隱情。

  徐章沒有細想,但想來極有可能是徐青山的師父去世之后,他和那位師兄之間生了齷齪,否則依著徐青山的性子,怎么也不會這么久都不打照面。

  就算是關系淡了,但有著師兄弟的情分在,徐青山至少逢年過節什么的也會送送禮。

  不過這是徐青山的事情,他不想細說,徐章也懶得尋根究源,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不想被別人知道的事情。

  頓了片刻徐青山又繼續解釋:“這些都是咱們盛家的年禮,盛家和咱們是親戚,當年盛家的老太爺還救過你們曾祖的性命呢!”

  “救過曾祖的性命?”三兄弟全都好奇的看著徐青山。

  徐章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盛家老太爺昔日救下了曾祖,就等同于是救下了咱們全家,再加上咱們兩家又是親戚,確實該多走動走動。”

  徐青山笑著說:“章兒說的極是,你們都要記著,日后若是有機會,定要報答盛家對我們的恩情。”

  徐彬和徐文也連連應是。

  “阿爹可知盛老太爺是如何救下祖父的嗎?”徐章好奇的問。

  徐青山徐徐回憶道:“祖父是個命苦的,你們高祖和高祖母走的走,祖父十五歲起便跟人跑船行商了,走南闖北,倒是攢下了一份不菲的家業,可后來有一次去往長沙府的途中,在湘江之上,卻遇到了水賊,水賊兇悍狠辣,不僅祖父身上的錢財和和船上帶的貨物也被搶奪一空,還被打成重傷,落入江水之中,險些喪命。”

  “好在這時遇上了盛老太爺的船,盛老太爺命人將祖父自江中打撈起來,叫來郎中診治,祖父受傷太重,需要靜養,盛老太爺便將祖父安置在江邊一戶漁家之中,托那戶人家悉心照料。”

  三兄弟聽著連連點頭,這確實是救命的大恩。

  可徐章卻又輕飄飄的來了一句:“那戶漁家便是你們曾祖母家,當初曾祖母家日子過得艱難,家里只剩下你們曾祖母和年邁的祖母,虧得盛老太爺讓人留下的銀錢才好過些。

  祖父和祖母也因此結緣,傷好之后,便想外烈祖母求娶了祖母,帶著她們祖孫二人一道輾轉來了宥陽。”

  “阿爹,為何曾祖父不帶著曾祖母她們回咱們家祖地,反而來了大灣村買田建宅,定居于此。”徐章有些不解。

  徐青山搖了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

  “那阿爹可知咱們家祖籍何方?”

  徐青山使勁回憶了一下,“好像就是咱們江寧府的,但具體是哪里的我就不知道了。”

  ······

無線電子書    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