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云山。
穿過云溪鎮一路向北,進入大山。
云山外圍除了云屏山是高聳的大山,外圍都是一座座丘陵山帶。
山勢起伏,卻不陡峭。
從云溪鎮進入云山,便看到一壟一壟的梯田。云山梯田挺有名,好像是四川十大梯田區之一。
云山梯田的面積超過萬畝,這也是云山一大旅游景點。
可若是看了網上的照片過來旅游,想看看傳說中的美麗梯田景,大部分人應該會失望。
梯田只在特別的時間點才會特別漂亮,比如五月初,梯田蓄水插秧,夕陽映照下的云山梯田便會特別美麗。又比如九月初,一壟壟水稻成熟,云山梯田便進入金色世界。或者二三月,菜籽花盛開…
云山的丘陵地帶,梯田就有萬畝,整個區域面積更大了。
云山丘陵地點也叫云壟山,以前叫茶山。
陳家曾經是大地主,云屏縣最大的茶商。曾經的云山茶園,海拔都在900米以上,據說有近萬畝,是主要的藏茶產地。那些茶園早就不見了,變成了現在的云壟梯田,也叫云山梯田。
云山風景區項目是現階段云屏縣最大的項目,項目在15年啟動,初期規劃階段已經完成。
雙車道的泊油路沿著山谷,彎彎拐拐。這是景區主干道,主干道沿途連接著很多水泥鄉村公路,那些水泥路通往一個個村子。
云壟山沒有比較大的山谷。
泊油路所在的山谷很窄,最寬地方不過百米。山谷大多數地方的寬度就十幾二十幾米…
但山谷兩邊的坡度,并不陡峭,全都是梯田。
云壟山的村莊很少在山谷底下。大多數村莊在山頂…
不是特別陡峭,但都是巨大的山體。住在山頂上視野極好,能看到壯觀的風景。
看到梯田再走7公里,便到了大竹村,風景區名稱‘云山竹海’,有個仙女湖。
云山竹海外圍區域土地稍微平坦,但還沒到村口,就能看到遠處有巍峨大山。那座山的名字叫紅巖山,紅巖山中有個紅巖寺。陳放家的老宅,就在紅巖山區域。
大竹村人口很少,整個村子只有三個生產隊,估摸著只有七八十戶人家。
村子的農田很少,竹林很多。即便有農田,也挖成了魚塘,每家每戶都有魚塘和竹林。
景觀道在村口分成兩條,一條進入山區。另一條進入大竹村,經過大竹村主要的聚集地,再有水泥路將分散的人家戶聚集在一起。
泊油路在竹林中穿過,高大毛竹遮擋了陽光。
陳放打開車窗,一手伸出,感受著風,竹林里的濕度…
昨晚下過大雨,今天雖然是大太陽,但在竹海的公路上,依舊感受到的涼爽。
泊油路一直延伸到仙女湖,這是座大型人工水庫,仙女湖的水面面積6平方公里左右。
仙女湖依山而建,這里本來就是天然水庫。
現在的仙女湖,湖中有17座小島。那些小島都是露出的山頭…
水庫外圍是一條條水槽,全都是竹林。
這個水庫,恐怕只能坐著飛機才能看到全貌。在陳放小的時候,他一直以為仙女湖是個小水庫。
除了在‘老水坑’,那里有大片湖面景觀,但估計,也就能看到幾十畝水面。其余地方,水面寬度通常就幾十米,最窄的地方也就十幾米。
仙女湖很大。大竹村這邊只是仙女湖的一個角落…在仙女湖周圍還有很多個村子。但那些村子,和大竹村沒有道路往來。大竹村到云溪鎮只有一條道路,走云壟梯田。
柏油路只到紅巖寺附近。
紅巖寺,一座還算挺大的寺廟。平常時間沒什么人來,但到過年,這里人擠人,也會過來很多小商小販…
仙女湖西到紅巖山,高山陡立,這也是云山的一大景點,應該說是最重要的景點之一。在紅巖山的仙女湖旁邊,陳放剛才看到了很多推土機正在推平土地。那邊要建什么大項目?
大竹村的人很少。
大竹村老一輩的人,好像都是陳家老宅出來的。有些是陳家的雇工,有些事陳家旁系改了名字(因為當時的環境)。當年的陳家有多么輝煌,后面就有多么的落魄。但所幸,陳放他們一脈將陳家祖宅保留了下來。
泊油路盡頭,大竹村三組。道路在水庫上,一遍是懸崖到水庫,另一邊是紅巖山的外圍,路兩邊也都是高大的竹子…
紅巖山下的竹林里,隱藏著一棟棟房屋,還能看到老式三合院、四合院。也有現代的磚塊樓房…
在水庫邊的一棟平房外面,陳放拿出手機:“喂,在家么?”
“在山里打竹筍,你回來啦。”張晨。
“昨天回來,正在你家門口呢。”陳放說:“快點回來了,找你干活。”
“馬上。”
“在哪里打竹筍呢?”
“小竹溝,你家的后山竹林里打竹子。”張晨說:“你是不是要回老宅哦?”
“嗯。”
“我馬上下山。”
陳放掛了電話,發動車子。
張晨,陳煥的干兒子,也就是陳放的干弟弟。
他大專生,畢業后就跑去了上海,跟著陳放干裝修。一直到五月份之前,陳放這邊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決定解散公司。
張晨是五月份回來的老家。他也是陳放在上海除了周柏之外唯一能說上交心話的人。
水泥路一直修到小竹溝外面,里面是紅砂巖石板道路,道路寬度三米多,能通車。
小竹溝,一條山澗大水溝。最寬有兩三米,最窄半米多,加上昨晚下了大雨,能聽到嘩嘩流水聲。小竹溝到仙女湖隔著一座山,這條山溝流入仙女湖東邊的山脈,無人大山,不進入仙女湖。應該是進入了仙女湖的附水庫,紅巖水庫。紅巖水庫很偏,陳放都沒去過那個地方。
小竹溝這里有毛竹、楠竹、斑竹,硬頭黃竹、青絲金竹、龍頭竹、水竹、苦竹等等,云山竹海有的竹子,小竹溝都能找到。
小竹溝外面狹窄,里面寬。
進入山溝的路口,一邊是山澗溪河,另一邊就是有坡度的竹林。越往里面走,越寬敞,走個百多米,山谷寬度就變成二三十米了。
深入山谷1公里左右,爬上一個坡,便看到了老房子的一角。
爬上坡,左轉,便到了老宅下的青石壩子。青石壩子在四合院正大門下面…
老宅是豎立長方形,老宅大門下面的青石壩子是橫著的長方形,面積有一畝多。院壩下面是大水塘,基本上廢棄了,有七八畝…
小竹溝下游水流大。但老宅旁邊、紅巖石板路旁邊的小溪,那只是一條很小很小的小溪。流水占小竹溝十分之一左右…
陳家老宅外面有兩條小溪匯聚。一條小水溝似的,從老宅后山谷里出來。另一條從老宅外面西北方向的小山谷里出來,那才是小竹溝的主脈。
以前的人們信風水,陳家老宅便是聚水之地。選擇的地方在兩條小溪匯聚處…再就是這個地方隱秘,除了山谷的進出口,還有些隱秘小路。
水塘面積很大,但卻不深。陳放小時候經常在里面洗澡,最深的地方,也就一米五左右。
反正陳放記得很清楚,水塘最深的地方只到下巴位置,而且水塘底下都是紅巖石石板。水塘也不是完全荒廢,因為有天然溪水注入,這個水塘便一直在用,里面養著草魚、鰱鳙等等。這個水塘每年都能抓挺多的魚,屬于天然放養魚塘。
這個水塘估計有七畝的面積,是個不規則的三角形。水塘下游長著很多水葫蘆,靠小竹溝的那邊水花生旺盛,都延伸到水塘里面了。
水塘里的魚每年都要抓一次,通常是過年前抓,只抓大魚,小魚不抓。用來做臘魚的大魚,鯉魚要求5斤以上,草魚的七八斤以上,鳙魚得十斤以上。至于鯽魚,還有些雜魚,這么大一個水塘,很難抓的完。
老宅這里挺好,甚至可以說是風水寶地。就是位置,太偏僻了。當年村村通電,這座老宅就差點沒有通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