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八十章:兵貴神速

無線電子書    錦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天啟皇帝聽罷,不禁點頭。

  說實話,他心如明鏡,若沒有東林軍,他又能怎么樣呢?

  指望魏忠賢?

  魏忠賢雖已是很賣力了,可天啟皇帝很清楚,即便依靠魏忠賢,大明也只能依靠廠衛,多征一點稅賦,勉強地穩住局勢而已。

  想要真正解決問題,根本沒有任何的可能。

  可如今,有了這訓練有素的東林軍,則已全然不同了。

  這天底下,聰明人多不勝數。

  他張靜一并不比任何人聰明,天啟皇帝也并不比任何人聰明。

  因為不需要太聰明,其實就比任何人都清楚,眼下的問題出在哪里。

  發現問題太容易了,莫說是天啟皇帝君臣,即便是那街邊說書的,一旦論起眼下的內憂外患,也能說出一個子丑寅卯來。

  可要解決問題,已是難如登天。

  天啟皇帝從前是沒有底氣的,可現在有了。

  他背著手,在這城樓之上,道:“抽調一部分的將士,原地休息半個時辰,隨即出發,兵貴神速,怠慢不得。接下來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誰,膽大包天。還有,要急詔鄧健率一干衛精銳馳援江南,這里的事離不開他。”

  這意思不言而喻了!

  張靜一則是點頭稱是。

  而后,二人在這城墻過道上,在這斷壁殘垣之中,席地而坐,吃了一些蒸餅,就著水壺里的溫水,勉強果腹。

  緊接著,一隊一千五百人組成的人馬,便迅速的集結起來。

  天啟皇帝親自上馬,與張靜一一道,領著人朝著南京城進發。

  實際上這附近已有人得知了消息。

  到處都有傳言,說是流寇已經拿下了軍鎮。

  正因為如此,所以四鄉八里的軍民百姓,便充塞在官道上,逃難者如過江之鯽。

  江南這邊,對于流民還是恐懼的。

  這里士紳的統治更為穩固。

  而且讀書人多,讀書人早已將流寇視為了洪水猛獸,各種關于流寇吃人心肝之類的流言極多。

  因此在得知流寇南下之后,這附近的村寨,有的士紳出面,組織了人力開始結寨自保。

  這種通常情況之下,是大士紳的手段,家里地多,人多,招募數百人,龜縮在自己的大宅里,將糧藏起來,武器也是現成的,畢竟家里還養著鐵匠。

  那些小士紳,就沒有這樣的膽魄了,有的是依附于大士紳,有的索性舉家逃亡,不少的百姓和佃戶見狀,也嚇壞了,攜家帶口,希望逃去蘇州或者是南京,他們覺得那里城墻高,流寇或進不去。

  而東林軍一路西進,便遇到了不少這樣的隊伍,他們阻塞在官道上,到處都是哭爹叫娘,好在一看到有大軍過來,大家便紛紛避讓。

  南京城這邊,卻依舊是歌舞升平。

  那畫舫里頭,又得了最新的消息。

  眾人依舊飲酒作樂,談天說地,待有一仆人將軍鎮里送來的消息送到了這坐在首位上的人手里,這人打開了字條,又押了一口酒,才笑了笑道:“沒想到,那王時敏竟和一群人投軍去了。”

  眾人聽罷,抬頭看著那首位上的人,都笑了起來。

  “真是虎父無犬子。”有人不吝贊嘆。

  隨即有一人道:“此子倒有班超、張騫之風。”

  “哈哈”

  大家不無贊嘆。

  這倒是實話,讀書人嘛,現在遇到了危機,其他人還在秦淮河里成日飲酒作樂,難得有幾個膽大的,自然而然也就讓人眼前一亮了。

  “軍鎮有大軍五萬,而譚將軍又是老將,有他坐鎮,南京城便可固若金湯。我聽譚將軍最近的傳報,說是賊軍不過數千,這些人倒是膽大包天,論起膽色,倒是這東林賊軍,也不遑多讓。”

  有人頷首點頭道:“就事論事而言,確實如此,只是膽色無用,進了江南,便等于自陷泥潭,這是取死罷了。”

  眾人聽罷,又紛紛笑了起來。

  那為首之人便笑道:“好啦,不必理會,我等等著捷報傳來便是了。對了,還有一個好消息”

  說到這里,他停了一下,賣了個關子。

  眾人便都朝這為首之人看一眼。

  這為首之人淡淡笑道:“益王殿下,已下定決心,啟程前來南京城了。”

  眾人聽罷,微微張目,紛紛露出震驚之色。

  原本他們以為益王未必有此擔當。

  畢竟,在江西做他的逍遙王爺,快活無比,實在不必趟這趟渾水。

  于是,有人便忍不住問道:“先生,這益王殿下卻是什么意思?”

  為首之人便道:“他是目睹昏君殘暴,心憂社稷,擔心大明的江山社稷,最終敗在朱由校那個小子手里,于是痛定思痛,決心啟程至南京,只要他人一到,我等困死了這東林賊軍,若是還能擒住那昏君還有張靜一,便請他在南京城攝政,到時再做計較。”

  眾人松了口氣,眼中多加多了幾分神采。

  朱由校那個小子,帶著東林軍來,這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若說不恐懼,那是騙人的。

  畢竟干掉這幾千強弩之末的人馬容易,可這件事怎么收尾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請一個近支的宗室出來主持大局,而且這個人,則必須是自己人。

  益王朱由木這個人就封在江西,那江西既是魚米之鄉,也是文風鼎盛之地,正因為如此,這朱由木也受此熏陶,他的書畫都是一絕。

  這樣的人,其實在大家心里,倒是滿意的。

  有人嘀咕道:“我素知益王是個賢人,現在他肯出來主持大局,那么就再好不過了,大明看來中興有望。”

  為首之人道:“他此番決心進南京,是擔著天大的干系,藩王不得朝廷旨意,不得離開自己的藩地,這是祖制,只是現在,形勢所迫,也只能如此。我等且不要急,先等著從孝陵衛那邊來的消息。”

  眾人紛紛稱是。

  又有人道:“南京城那邊,魏國公和南京六部,會有什么看法?”

  “他們?”為首之人不以為意的樣子,淡淡道:“他們能有什么看法,這南京諸公,與我等自是休戚與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眾人暗暗點頭。

  這大明在江南的文武官吏,和本地的利益瓜葛太深了。

  彼此之間,早就融合在了一起,本地的巨賈和士紳們,有的是錢糧,這些錢糧早已通了天,而南京六部,絕大多數的尚書和侍郎,本就是從北京罷黜來的,他們被迫遠離了北京這廟堂的中心,大多都自覺地自己懷才不遇,對皇帝本就不滿,再加上與江南士紳們同流,自然而然,也就水乳交融了。

  魏國公府。

  魏國公徐弘基,這幾日都沒有睡好,他乃是在萬歷二十三年襲爵,奉旨僉書南京軍府。

  到了萬歷三十五年協守南京,領后軍都督府。

  而到了萬歷三十七年又奉旨提督江防,可以說,徐弘基基本上掌控了江南的兵馬。

  不過等到了天啟皇帝登基之后,徐弘基以生病的名義,辭去了軍職,于是朝廷便給他加了一個太子太保,一直都在家中養病。

  只是這江南的江防和軍中的事,卻幾乎又交給了他的兒子徐文爵。

  徐弘基雖說是在養病,實際上江南的軍務,絕大多數時候還是由他操控著,這倒不是他非要攬權,而是江南的無數武官,幾乎都是靠世鎮南京的魏國公舉薦的,說是門生故吏遍布江南也不為過。

  大家有什么事,還是率先尋他。

  徐弘基的身子孱弱,每日都在公府的養生堂里歇息,此時他靠在竹椅上,身上蓋著一層薄裘,一旁幾個女婢躡手躡腳的伺候著。

  而徐弘基傳出了幾聲咳嗽之后,便有一個穿著大紅的飛魚服的中年人進來,朝徐弘基道:“父親。”

  徐弘基抬頭,看了一眼這個稱呼自己父親的人。

  此人正是徐文爵。

  “哎”徐弘基道:“為父昨夜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殺入了南京城,文爵,你說此夢何解?”

  徐文爵則道:“這只是夢而已,父親需放寬心,何況夢是反著來的。”

  徐弘基苦笑道:“怪只怪怪咱們徐家牽涉太深了,現在南北朝廷,已到了勢同水火的地步,我們徐家,卻成了風口浪尖,不管怎么說,我徐家世受國恩啊。”

  “世受的是國恩,又非是他朱由校的恩德。”徐文爵道:“他朱由校倒行逆施,不讓我們好過,還有什么可說的。父親,你身體不好,南京的事,兒子自會料理。”

  徐弘基聽罷,一時無言,良久之后,他才道:“老夫只是擔心,咱們徐家重蹈成國公府的覆轍。”

  徐文爵一臉認真地道:“正因為如此,所以兒子以為,為了不效仿成國公,咱們才要魚死網破,那朱由校,欺人太甚了,不除他我們沒有好日子過。”

  徐弘基點點頭,似乎接受了徐文爵的意思,而后他又嘆了口氣,才道:“孤軍深入江南看不懂,老夫看不懂啊!”

  最新網址:

無線電子書    錦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