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考成法 吏部分為文選,考功,驗封,稽勛四司。
其中文選負責掌管官吏位次等級的升遷、改調之事。考功掌管官吏考核、升遷黜退的政務。這兩個司最重要。
至于驗封掌管封賞爵位、世襲祖蔭、褒獎封贈等。稽勛掌管勛級、名冊、死喪生養的政務。
就顯得比較輕的。
大明吏部從開國之初先是隸屬中書省,之后又分出來,一直是六部之首,其中也是有一定之規的。
而李賢更是從吏部之中一步步走上來的,對吏部內部情況了如指掌。
故而吏部條例之中,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朱祁鎮也僅僅是看看而已,看完之后,說道:“先生在考功司主持過京察大計,卻不知道我大明考核官員都有何法?”
李賢微微一愣,雖然覺得朱祁鎮有一些明知故問,但也不能不回答,他說道:“考滿與考察。”
“官員三年一任,到期之后,先由各部長官審查,再由吏部覆查,而各部長官以及在外巡撫四司都是由陛下親自審查的。”
朱祁鎮點點頭。
這也是為什么李賢覺得朱祁鎮是明知故問的原因。
無他,朱祁鎮不是剛剛登基的皇帝,他參與朝政這么多年,每天要見的大臣,很多都是考滿的。
不過,朱祁鎮也不親自處理這西庶務,都是在該員考滿之后,送到內閣,然后由內閣考察,然后將意見送到朱祁鎮這里。
朱祁鎮更多是走過場的,當然了,如果朱祁鎮有興趣了,也可以就內閣所提出的一些問題,問一問當世人。
這一條流程,朱祁鎮不知道做過多少次了。怎么可能不知道。
李賢繼續說道:“再有就是京察與外察了。”
至于京察與外察,就更不用說了,上一次京察鬧出的事情,還在眼前,朱祁鎮更不會不知道了。
朱祁鎮說道:“如此說來,吏部考察都是察人,而不是在察事?”
李賢說道:“皇帝英明。”
的確,吏部就是管人的衙門。
朱祁鎮說道:“但是而今很多政務推行不利,下面的人能拖就拖,能躲就躲,朝廷苦心詣志的政令,到了下面卻成為一紙空文。束之高閣而已。這樣的事情先生也是見多了吧。”
李賢說道:“陛下英明,老臣的確是司空見慣。”
官僚主義在未來都有,在過去更是少不了的。
朱祁鎮說道:“不知道多少事情,都是不了了之,之前朕也不說了,而今趁著這個時候,商議出來一個解決的辦法。”
李賢自然能聽得出來,朱祁鎮的私貨又要來了。
李賢說道:“老臣愚鈍,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樣的難題,不知道陛下有何高見。”
朱祁鎮說道:“以朕之見,應該再加上一項,就是考成。”
朱祁鎮要做的就是將張居正最杰出的政策之一,考成法加入吏部條例之中,給大明百官再加上一頂緊箍咒。
考成法這種管理思想,其實很多人都親身體驗。
朱祁鎮上手的考成法,好不是那么嚴苛。主要是設三個賬簿。一本在本衙門,一本在六科,一本在內閣。
上面記錄著接受上下的奏本與命令,上面交代下來的任務,必須在五日之內處理完成,然后奏銷。
每半年,內閣就要查一下下面每一個衙門的帳篷,與內閣的底本對照,如果有事情沒有做到,內閣就要問一問該部長官了。
其實大明體制之中,對文件處理流程也是有要求的,要求就是某部受理某務,也是五天之內,必須做出答復。
但是時代久遠,這些規定就松散了許多。
如果是重要事務,上面關注,自然是辦起來飛快,但是如果上面不大看重,他們就能拖到地老天荒,拖到這個事情都忘記了。
內閣諸位聽了,心中暗道:“如此百官就要辛苦了。”他們都是從官場一步步走上來的,自然也知道很多上面一拍腦門的命令,還真不好辦。
但是而今他們身居高位,自然是愿意讓下面老老實實的聽命令了。
李賢說道:“陛下妙思,只是此事恐怕不應該單單要吏部負責,與都察院也有關聯。”
六科雖然直屬皇帝,但是朱祁鎮卻也不能直接管理,一般都掛在都察院下面。都察院對六科的管理權也不深。
這就是讓六科給事中遇事敢言。
朱祁鎮給出的僅僅是一個方向,但是如果將思路變成了可操作的條例,卻是要細細思量的。
朱祁鎮說道:“朕也是一愚之得,剩下的就要拜托諸位先生思量了。”
“臣等不敢當。”幾位內閣大臣紛紛行禮說道。
隨即又陷入沉默之中。
朱祁鎮從吏部條例翻到了戶部。讓他一瞬間想起了周忱。
因為周忱雖然不在了,但是戶部之中滿滿的都是周忱的痕跡。讓朱祁鎮不由的睹物思人。心中暗道:“如果周忱尚在,戶部之事,又何須我操心。”
戶部分為十三司,分掌各省與京師錢糧。每一司都對應一個省或者兩個省。比如云貴就是在一起的,實在是貴州那一點點錢糧撐不起一個司。
每一個司之后,還有四科,分別是民科,度支,金科,倉科。
看似框架不改,但是如果看具體細節的話,全然不是國初的體制,而是周忱的規劃。充滿了周忱的影子。
朱祁鎮說道:“周文正在的時候,量入為出,支撐天下錢糧。曾經與朕說過每年預算制度,而今其人不在,其政亦去,實在不該,在十三司之外,當列預算一司,總理大明財賦之用,每年由內閣審核,大臣群議。”
其實,周忱在的時候,周忱對天下開支一直是心里有數的,即便而今朱祁鎮心中也是有一筆賬的,但是在大明的制度之中卻沒有表現出來。
無他,在與瓦刺打仗的時候。朱祁鎮對未來需要花多少錢,他心中也是沒有底氣的。
如果確定了預算制度,反而讓文官限制他的辦法。
而今卻不一樣了,瓦刺已經不是大明大敵了,雖然朝廷花錢依然很厲害,但是總體上來說,不會出現大規模缺口了。
如果之前,量入為出這四個字,朱祁鎮是萬萬不敢說出來的。
就是因為朱祁鎮做不到。
細細看朱祁鎮登基以來,哪里是量入為出,量出為入還差不多。朱祁鎮幾乎一直在找錢之中。
但是此刻手頭不緊了,有些事情自然是可以做了。
李賢說道:“臣帶天下百姓謝過陛下。”
朱祁鎮說道:“這是朕早就該做的了。”
大明朝政在這幾年之內,其實已經漸漸的轉換之中,從緊繃的戰時狀態,慢慢的恢復到平日的狀況。
朱祁鎮隨即又看了禮部,刑部。兵部,總體上來說,并沒有什么好說的。
禮部朱祁鎮一向是束之高閣的。很多禮儀上事情,朱祁鎮也不是太清楚的,至于刑部,刑部最大的問題,并不在于刑部的行政流程什么的,而是在法律條文。
說起來刑部不過是一個執行部門而已。
至于兵部,更是一個不能輕易插手的地方。
無他,兵部與五軍都督府重疊最多的地方了,而兵部與五軍都督府之間的明爭暗斗,從太祖時期就有了,一直延綿到現在。
甚至是列代皇帝有意縱容的。
畢竟兵權太重要了。
朱祁鎮也會做出什么改變了。不過看到工部條例上面,朱祁鎮忽然將話題扯開了,說道:“各地設立都水司這一件事情,進行的怎么樣了?”
地址: